<p class="ql-block">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真正的师者只有经过不断学习、不断打磨,不断积累才能成师,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要做到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身,教师必须开阔视野、创新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我校领导积极组织,六位老师有幸参加了2021“和美课堂”第十七届全国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我们的教师走进名师课堂,领略了不一样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和美课堂的听课学习中,六位老师收获颇深。尽管窗外寒风袭面,但室内仍然暖意融融,10月27日下午,在王媛老师的组织下,刘静校长同东小全体语数英老师相聚在一起,参加了“观摩和美课堂汇报”的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外出学习的六位老师分享她们在和美课堂上的所见所感,六位老师热情澎湃,针对自己的学科都发表了真知灼见,见解颇深。</p> <p class="ql-block"> 王淑琴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双减”背景下练习和作业的思与行。在分享过程王老师首先指出了我校在“双减”政策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配合的宏伟工程,“双减”不应减去家长的责任、“双减”减去的是作业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其次,在观摩名师的课堂后,王老师指出了我们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并列出了自己的5个思考和4个行动。最后,王老师针对“鸡兔同笼”的典型问题,将名师在课堂上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生动讲授,浅显易懂,点出了在数学课堂上名师的巧妙处理,循序渐进,提出了我们应改进学习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张娟老师就数学本质、教学本质、组织引导三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首先张老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指出自己的不足,并在观摩学习后提出了鼓掌、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她激情澎湃,针对“长方形的周长”和在座的老师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和讲解,她指出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地方,但课堂更是生成问题的种子;数学的本质是思考,教学的本质是安静的思考。张老师在分享中,我们感受到了张老师对名师的膜拜,感受到了她孜孜不倦、积极进取,对知识的苛求、对学习的热情,她谦卑躬身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p> <p class="ql-block"> 李金欣老师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题,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每个老师提出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对待名师我们应始终保持“仰望”的姿态向她们学习。通过观摩学习,李老师指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育无痕”,好的教育、课堂应该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学生的学习就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p> <p class="ql-block"> 段琪琪老师以“走进诗词意象”为题,指出了在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在观摩学习中,段老师将名师的诵读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交流过程中她文字与视频相结合,向我们展示了诵读的魅力,并阐明了在三个学段中,诗歌的诵读要循序渐进。诗多为诗人有感而发,诗以吟诵为主,吟诵的基本规则为平长仄短入声促,依字行腔,最后指出了语文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关注学生。</p> <p class="ql-block"> 李超群老师以诗词为主题,畅谈了两位名师在诗词讲授中的优秀之处。首先对于何婕老师的《出塞》课堂,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五点感想:明确学习目标、看得见的思维、构建支架、课堂与游戏、师生成为认知伙伴。对于罗才军老师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一课,李老师同样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六点感触:明确目标、创新教学环节、以诗解诗、延伸学习、渐入佳境、深刻深情。李老师的分享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诗词教学。</p> <p class="ql-block"> 王媛老师以“预见新课标、探寻新样态”为主题,提出了自己对于语文课教学的五个感想。在分享过程中,王老师激情澎湃,以角色代入的方式与在座的老师互动重现名师课堂的精彩教学,让我们如临其境,真正体验到名师授课的魅力。最后王老师提出了在“双减”背景下对我们每位老师的期许:做一名传递正能量的老师,心若向阳,万物生光!</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六位老师的分享,我们如沐春风。教师,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规划、有思想的师者,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课堂,我们要做到的是熏陶、启发、引领、渗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教授于学生。而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们在膜拜名师、学习名师的过程中,更应该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一种与自我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