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吕顺桂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p><p class="ql-block"> 该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p><p class="ql-block"> 上课时,吕老师首先从贮藏、消化、细嚼慢咽、蟋蟀等重点词语中的字形与读音着手,顺势引入课文牛有四个胃,前三个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进行消化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而后,吕老师通过板书课题,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蟋蟀“红头”,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圈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顺势板书,起到了理清脉络的作用。接着吕老师让学生用连接词让学生说一说红头的旅行路线,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科普了“牛反刍”现象。</p> <p class="ql-block"> 接着,进入了本课的重点。李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红头的语言,充分体会红头进入牛肚子后着急、悲伤、绝望的心情;进而点出了文章另一个主人公青头,引导学生对青头的语言进行分析,感受青头对处于危难状态的红头的指挥、鼓励与援助。根据文本内容,通过分读、齐读,读出它的轻重缓急,由此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p> <p class="ql-block"> 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回归课文关键点。吕老师再次向学生设疑:蟋蟀红头能出来的原因有哪些?使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把自身体会渗入文本,从而引出本课另一个重点:青头与红头的深厚友谊,以及青头拥有的乐于助人、知识渊博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课堂最后,吕老师抓住课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红头会对青头说些什么?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吕老师除了关注表现积极的学生,还给未举手发言的同学一些机会,充分照顾到了全体学生。</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结束后,三年级语文组教师共同参与评课,对本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予以评述。老师们纷纷表示,吕老师这节课引人入胜,令人听后回味无穷,体现了吕老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入性。邢校长作了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吕老师的课堂十分精彩、顺畅自然,可以见得下的功夫之深。希望能通过此次宝贵的机会,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进而获得自身的进步与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