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布依乡被世人称为“世外桃源”。有人说那里生活的克里雅人原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了昆侖山进入这里,也有人说克里雅人是2000前古楼兰人的一个分支,还有人说他们原来就是沙漠里的土著人,但我觉得下面这个版本最靠谱。</p><p class="ql-block">相传400年前,新疆于田县绿洲古老农牧区的木尕拉、喀鲁克一带的农牧民为寻找新的牧场,沿着克里雅河北上,发现这个地方水丰草茂、河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胡杨、红柳、芦苇、骆驼刺等丰富的植被,适宜放牧;遂先后有十多户人家在河两岸及支流流域落户,形成了河东、河西世代放牧的两大家族。一口井、一群羊、一处庭院、一片胡杨,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189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克里雅河北上,在当地居民引导下,成功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发现在这死亡之海的中心地带,竟然有一片小小的绿洲,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它的名字被叫做通古斯巴孜特。后来先后又有英国和中国的探险家、科学家在这里留下了足印。这里就是原住民心中形象的达里雅(意为河流)布依(河岸)。</p><p class="ql-block">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这里建制“大河沿”大队,到1984年时由大队改建制为达里雅布依乡。达里雅布里乡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96公里,面积15344平方公里。现有1个村民委员会,6个村民小组,283户人家,1321名村民,乡政府设在铁里木村。这里的男人身材健硕、性格豪爽,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从服装语言、风俗习惯都和于田县城的维吾尔族人基本一样。</p><p class="ql-block">2000年以后,政府陆续在铁里木村建立了乡小学、乡卫生院、光伏电站。这里的孩子1一3年级在乡小学校读书,4年级就被安排到于田县城的寄宿学校读书,因为沙漠深处交通不便,很多孩子要等到放假才能回家一趟。乡卫生院看一些小病还可以,大病还是要翻越沙漠,到几百里外的于田县城、和田市里去看。乡里给每家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电池,光伏电站的运行基本满足了周围牧民、乡政府、小学校和卫生院的用电。 现在铁里木村有好几处家庭客栈,主要的一条街道上开了几家小买部,小饭店,村里路边经常停着七八、十来辆来观光,摄影的越野车,挺热闹。</p><p class="ql-block">由于昆侖山冰川溶雪量的减少,克里雅河的水位逐年降低,有些河床已干涸断流。湖泊绿洲迅速萎缩,新的沙丘不断形成,原始的胡杨林大片大片的枯死。不断加剧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着这片曾经的“世外桃源”,雅里克人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p> <h3>心中的达里雅布依,曾经的“世外桃源”,你是那么神祕,那么遥远。当我们飞越万里,当我们的车队穿越260多公里的大沙漠进入塔克拉玛干的心脏,在暮色蒼茫中进入达里雅布依乡政府驻地铁里木村时,心中的敬畏之情由然而生!</h3> <h3>车队进入沙漠前,排队等待安检。</h3> <h3>车队在沙漠中前行</h3> <h3>沿着克里雅河前行100多公里,河床已渐干涸。空中俯瞰已有大片大片的胡杨枯死,它们曾经的风华和壮美荡然无存,只留下不死的灵魂钉在荒漠深处。</h3> <h3>这两棵千年胡杨,看惯了大漠风烟,长河落日。多少牧人曾歇息在它的华盖下,吃着干馕、喝着咸水,看那羊儿吃草撒欢。离开了水的滋润,千年都没修练成精,如今成了来者的追忆和沙道的路标。</h3> <h3>车队在夜幕降临时,进入达里雅布依乡铁里木村。</h3> <h3>新的一天,朝阳唤醒了沙漠绿洲,唤醒了村庄。</h3> <h3>炊烟在村子上空升腾漂浮</h3> <h3>这就是探险家一个世纪前发现的沙漠仙境。若干年后,曾经的凄美豪放,野性蒼凉已不复存在。她变得开放了、现代了、慢慢地有些商业化了。</h3><h3>画面中红旗飘飘、立着发射塔的地方就是乡政府,他的后边是乡卫生院,左后方有蓝球架的院子是小学校。</h3> <h3>铁里木村大约有百十户人家。摩托车和小汽车也配备了一些经济好的家庭。村子东北西三面沙丘连绵,胡杨交错而生,从空中看唯东南树林茂密,河流蜿蜒。</h3> <h3>清晨,卫生值日员就开始在主要街道上清扫,洒水。</h3> <h3>这里的孩子们天真无邪,性本善良。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电影电视,可他们玩的很开心很健康。小玩具、小轮车、摩托车轮胎、家院栅栏、村口沙丘都让孩子们乐此不疲。</h3> <h3>到了上学年龄,1年级到3年级在乡小学就读,学校就在村头,无忧无虑。到4年级就要跑到几百里远的县城读书了,集体住宿、食堂就餐,到假期才能回家。想到孩子这么小就远离父母亲人,独自面对社会,心里总是酸酸的。</h3> <h3>这个乡面积15000多平方公里,除了铁木里村之外,大多散居在偌大荒原中水草丰茂的地方。一口井,一群羊,一片胡杨,一处庭院就是他们生存的家园。你如果注意,会看到每处房子上除了太阳能电池板,大多还有一根高高耸立的木杆,那是留给飞鸽歇脚的地方。小小的设施,足见当地人心地的善良。</h3> <h3>这里的人们友善好客,纯扑厚道,很少有人拒绝拍摄,尤其妇女和孩子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总会按摄影者的要求,耐心地配合完成摄影的过程。但是随着有些摄影人的随意傲慢、过份自我,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太久。</h3> <h3>这两位维族老人都年过耄耋,精神尚好。在如此艰苦环境中依然长寿,着实让人敬慕。</h3> <h3>克里雅人不用锅,他们以火塘代鍋,平时吃一种用炭火灰沙烘焙,名为“库买其”的大饼,也吃烤羊肉串、烤包谷等,但从不在家里喝酒。在一户人家,女主人特意用羊肉做馅包了一块硕大的“库买其”,供我们享用;虽然灰沙伴着肉香在嘴里很不适应,但大家都很高兴,为此主人还破例让我们喝了酒。</h3> <h3>每家门前一口井,吃水,清洁,喂羊都从井里打水。水有咸味我们喝不来,所有外地的来客都自己带水进来。</h3> <h3>这里盛产肉苁蓉,有补肾功能,来这里的人都会买一些带回去。这是我们途中遇到运输肉苁蓉的拖拉机。</h3> <h3>老乡们在儲存过冬的牧草。</h3> <h3>我们离开铁里木村的前一天,正赶上在乡政府院里开大会,附近的牧民来了不少,县里电视台还进行了录像。当天晚上在村外燃起了十多米高的篝火,音乐响起,舞蹈队和孩子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h3><h3>此情此景,好像给我们来自远方朋友的离别送行,心里由然升起依依惜别的温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