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着冯骥才《书房一世界》,一方面心生羡慕,一方面扼腕惋惜。之所以羡慕,是因为自己没有像模像样的书房,无从充分地享受书房之乐,心实向往之。惋惜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就要淡出我们的视野了。但是,也不能因此失望。通过对比,我感觉我也不是完全不拥有书房的。虽说没有完整的、独立的书房,多少我还是有一部分空间,在担当着书房的任务。只不过与冯骥才先生的书房比,逊色多了些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①我的藏书。我的藏书数量不固定,多的时候有2000余册,少的时候1000册左右。去年搬家,新居满打满算能放500本书。我要下狠心处理掉一大半的图书,这可不太好取舍。好在,家里的藏书,我大部分都读过了,如果把读过的没有再读必要的书拿出来,估计能挑出一大批来。想是这么想,真往出挑的时候,哪本都舍不得,索性坐在书堆里看上了。到后来要搬家了,只好挑没读过的书打包搬走,剩下的等过后再处理。即便这样,搬来的书也把书柜装得满圆了。随后,跟夫人申请,得到阳台下储藏间,还有一口大木箱,以及一组壁橱柜,又把近500本书藏了起来。而剩余的那些书分别赠送给单位和朋友了。一个朋友在吉林市,书是用物流快递过去的,我没细数有多少本,用丝袋子装了七大袋子,快递小哥累得汗流浃背,估计这个朋友要花笔为数不小的快递费。赠到单位的书几乎摆满了一组书柜,想了就到阅览室看看,它们都挺好的。这样处理,我挺开心。因为我读过了的书,对于我来说,它们已经实现了价值,放在自己手里,它就不会再产生价值,而到了别人手里,它还能再实现一次价值。我希望这些书能实现更多的价值,使更多的人受益,尽管书商和作者可能不愿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②我的读书。我不是作家,书房不是我的主阵地。但是,我喜欢读书。因此,我所谓的书房,就是放书读书的地方。我也写点东西,主要是用手机,因此,也没有专门写作或创作的空间,甚至没有书桌。近几年来,我迷上了购书和读书,每年都能读百八十本,最多的一年达140本。买书花销每年几千元,对于我来说,不算重,还可以负担。尤其是近几年,我把烟戒了,把酒戒了,两项省下来的钱用来买书绰绰有余,我认为自己赚大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③我的写作。我借用经济学原理,造出一条读书原理: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我认为,物质上讲究有入有出,精神上也应该如此,不能光入不出,也不能光出不入,总体上要保持一下平衡吧?因此,我读书,输入了之后,也寻求突破口来输出。我主要是写读书笔记,不多,和作家不是一个量级的。但是,持之以恒的话,水平且不论高低,文字总会积少成多。大约估算了一下,十余年来写了4本半《教育杂谈》,2本《西行还乡》,以及20余册《书林漫步》,大约有100多万字吧。虽然都是未发表的,但可以代替读书笔记了。有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和美篇里与朋友分享,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公开发表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由冯骥才的书房联想到自己的书房,这是一个很陶醉的话题,谈谈说说的就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有许多感想没有表达出来,好像只是在说表皮,没有深入到书房的内里,受我自己定的篇幅所限,只好等下次再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