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仨》之日本旅行(母子)日记

追梦的雪子

<p class="ql-block">母亲的旅行日记5篇(截选自微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儿子的旅行日记5篇(截选自读者报、假期小报)</span></p> <p><b>1、大阪之旅:环球影城打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记)</b></p> <p class="ql-block">挑战心跳和尖叫的一天,大阪环球影城,是视觉感官冲击和极限胆量挑战的最佳胜地。</p><p class="ql-block">哈利波特禁忌之旅——最热门的玩乐项目,4星难度。<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电影里。</span>4D电影的亲身体感,让我的尖叫和害怕无法噎在喉间,尽情地释撒,到极致时只能闭眼。豆儿全程淡定,用他的双眼,他的勇敢,和魔法世界来了一次亲密接触。</p> <p>蜘蛛侠——挑战难度4星,我当了一次逃兵,以修复那还未从魔法世界挣脱出来的小心脏。豆儿是漫威迷,当然继续他的蜘蛛侠英雄之路,挑战他的极限心跳,尽情触摸偶像的铠甲。</p> <p>飞天翼龙——环球影城最高难度(5星),据说是全球最高飞行式过山车,让人能有飞在空中的感觉。最高、坡度最长、速度最快、蛇(龙)形旋转、俯升、侧飞等等,我看着都有翻胃的感觉。虽然我们手握快速通票,但还是集体退缩,连豆儿也在两轮挑战后暂且偃旗息鼓。</p> <p>大白鲨——真心讲挑战难度不高,却是很适合我这种不喜惊险的人去体验。有趣致的情节,有倾情演出的日本工作人员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在游船中和一堆copy大白鲨,来了一次虚拟搏斗。</p> <p>最让豆儿喜欢的项目是——太空之旅(4星惊险难度)。只有这个项目日本学生超多,中国游客却寥寥无几,在排队等待一小时后,一家人再次体验了4D太空之旅。探星空、越虫洞、体感宇宙大爆炸等等,在室内过山车的作用下,我只能用闭眼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恐惧。豆爸和豆儿真勇敢,一直和太空温情邂逅,细细感知太空的魅力,他俩真不愧是科幻小小迷。</p><p>我呢,有偶遇环球城copy的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美女当前,我好好当了一次绿叶😂[捂脸][呲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记)</b></p> <p class="ql-block">来日本大阪游玩,让我印象犹为深刻的莫过于Universal---日本环球影城,它的时空穿越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p class="ql-block">刚踏进环球影城的大门,我就被其强大而磅礴的气场所震撼――人多、建筑多,密密匝匝的人群如千百只蚂蚁向各自的目标进发。每个园区的建筑体现一个主题,如纽约区、飞天翼龙区、哈利波特园区等。建筑风格虽然不一样,但在金黄色的阳光衬托下浑然一色。各主题园区呼声、叫声、水声、轰隆声、音乐声在空气中碰撞,飞溅,构造出一幅人声鼎沸的画面…… 此时,我们找到一份地图,按照地图上各园区活动的时间、地点,拉开一场穿越之途的序幕。</p><p class="ql-block">轰隆隆,我们穿越到第一个目的地――哈利波特园区。暗灰色的城堡、尖尖的塔、会动的照片、窜飞的地毯、挪移的小火车、无处不在的小魔法棒……一份诡秘的气氛瞬间将我们包围。这是一个安静而神秘的地方,让我忍不住带着那份好奇去探秘 。</p><p class="ql-block">城堡里,开启了我的哈利波特魔法禁忌之旅,阴森的廊道,弥漫着诡异的气息,随着人群涌动,我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只听到钟滴嗒滴嗒地响着,轰轰轰,前面异样的声音响起。我不禁往前瞅了瞅,一排座椅正将前面的人带到阴森的、未知的魔法世界。我坐上传送带上的座椅,在黑暗中左右、上下颠倒,正忐忑不安时,眼前出现了一个魔法世界,哈利波特正骑在一支扫把上,翘首等待着我的到来,接着带我去体验魔法世界的禁忌之旅。我尾随着哈利波特骑扫把、驾法杖、穿学府、拾宝石、斗魔鬼、战阴魂、夺胜利。很是惊险刺激,爽到极致,只是我的耳朵受了罪,妈妈的尖叫声不绝于耳,将她的恐惧不时传达给我。</p><p class="ql-block">较量了魔法世界,我又来到纽约区,和我的偶像蜘蛛侠一起体会了一把英雄魅力,我这个漫威迷全程心电图爆屏……</p><p class="ql-block">环球影城最为吸引我的是宇宙馆,在这里有我最喜欢的精彩虫洞之旅,真可谓我的天堂。在虫洞中,有流星划过的瞬间灿烂,有陨石坠落的地动山摇,有火山爆发的岩浆喷涌,也有宇宙爆炸的灰飞烟灭,时间与空间似雨后玫瑰在宇宙中散发着芬芳。这些影像在我的脑海中不断迂回,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在日本这个诺大的环球影城,我还见识到飞天冀龙的刺激狂欢,大白鲨的海底血腥,小黄人的呆萌可爱……</p><p class="ql-block">环球影城,跨越了多国文化,让我领略了许多书本上未看到的风景。我一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用我的极速心跳和忙碌的眼睛去感知这场震撼的盛宴。</p> <p><b>2、日本游学——大阪,京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记)</b></p> <p class="ql-block">大阪和京都,都市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不同诠释,书写动与静的合美篇章。</p><p class="ql-block">大阪的夜景,灯火如星光般点亮了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大阪的街景,那些如血管般纵横交错的铁轨,那些熙攘的人群,那些疾行的大阪人,无时无刻不在彰显这个城市的都市文化——高楼、快节奏。</p> <p>但大阪也有慢的一面,闲逛在大阪的街头,各种卡哇伊特色的小店,将儿时漫画里的街景,投射到眼前。路经一花店,总会驻足片刻,愉悦自己的眼睛。那花店静默的日本老媪背影让我心中总有一丝不搭调的音符响起。大概在国内,我总看见年轻的女花艺人在伺弄花材。而在大阪,我途经的花店都是老媪在娴静地当着花艺人。</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一对老人的背影,在日本狭窄的巷弄里,慢慢磨移。前行者,拄着拐杖,缓缓颠行;后行者,一步一挪,踽踽独行。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有一丝感伤却上心头。看来日本的老龄化,不是空穴来风,连出租车、货车司机,老年人都偶有出现。他们有别于在地铁站成群的疾行年青人,步伐上总会慢了几个节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同于大阪动静的都市文化,京都给我的印象是——慢。</p><p class="ql-block">下午夕阳西下前,抵达京都的日式酒店。和服是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线。酒店工作人员也是着和服迎接,120度的弯腰和日本女性招牌式的微笑,将这个国家的谦卑表现到极致。大堂经理,亲自将行李送至客人房,在仔细交代好酒店事宜后,脆腑着退出房间,让我在惊讶之余,有那么一丝的感动。日本的谦卑大概已进入他们的骨髓,对细节服务的专注追求已成为他们的自豪,让任何一位旅行的人都能真挚感受到他们的诚意。</p> <p>日式酒店也很有特色,外与内都无不彰显日本人对细节的拿捏到了极致,够美、极简、实用。最后一图里,实用的代表作,欢迎大家来找茬!</p> <p><b>3、京都旅学:千鸟居和街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记)</b></p> <p>伏见稻荷又名千鸟居,是我们京都打卡第一站。人,多多多,有别于京都其他静谧的街角;天,热热热,火辣辣的太阳似要和稻荷神社那绵延4公里的橙红千鸟居夺美。所以,我们在一步步拾阶鸟居中,走走停停。</p><p>千鸟居有一道特殊风景线,许多亚洲面孔的女生着和服踩木屐,应和着依山而傍绵延不绝的鸟居,在壮观的橙红中,在光与影中定格住每个自己喜欢的瞬间。</p><p>我对和服没有欲望,只带豆儿了解稻荷中神兽狐狸的故事,那是传递祝福的神秘使者。</p><p>攀至半山,太热太累,折返,就这样稻荷打卡完毕。</p> <p>休憩好自己的脚后,黄昏再次漫步上京都的小街巷——二年坂、三年坂。类似于丽江古城的小巷道,横竖交叠。石板路的两侧,两三楼的独栋小别墅一幢幢整齐排列于街道两旁。不同于丽江古城的是这里没有热闹熙攘的人群,没有浓郁的商业气息。才黄昏七时许,已见多家商铺关门打烊,将白日里难得的那抹热闹掩映入夜色里。温馨地在屋角留下一盏灯,让还留连在坊间的游客继续畅游。</p><p>静,真的很静,京都的街角是干净到极致,静到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记)</b><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读者报上发表》</span></p> <p class="ql-block">烈日当空,整个世界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绿树丛生,整个山谷都浸染在绿色的枝蔓里。我们的汗水与足迹也在这块神圣而宁静的地方留下印迹,而这个地方就是日本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p><p class="ql-block">纵观整个伏见稻荷大社,整个大社坐落于大山中,分千本鸟居和神社两个部分。分千本鸟的红柱子呈一个繁体的“门”字从山脚开始排列绕遍整座大山。像一个橙红的*8*字镶嵌在山野里,好是气势壮观。零星的神社像一颗颗明珠撒落在山里,好是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我们迈进千本鸟居的廊道里,每一个鸟居是由两根木柱和大小两根横梁拼接而成,除横梁和柱脚为黑色外,通体为橙色。柱体上刻有匾文,匾文分年号和人物,每个匾文后隐藏着一个大人物的故事。柱高2.5米、宽1.3米,阳光照在柱梁上金光四射。蜿蜒在崎岖的山路台阶两侧和上方。我找到了一块最老的牌坊,其镌刻着:昭和38年。现在应是日本的平成31年,已过去了七十几年!这块牌坊似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牌坊的下方已开始腐烂,牌坊上橙红的漆已黯然失色,连接牌坊的铁钉也已经锈迹斑斑。匾文上字迹模模糊糊,但仔细观察还是依稀可以看清。</p><p class="ql-block">我们循着千本鸟居的廊道台阶一步步攀爬。一阶一个鸟居,爬到半山时,似迈过了成千上万个鸟居。遥望上方,望不到尽头的橙色鸟居还在山中盘旋蜿蜒,在炙热的太阳下,分外热辣。怕妈妈中暑,我们停止了攀爬,去参观了山中的神社。神社的周围有一排排铜铃铛,铃铛随着参拜人们的晃动发出轻脆的叮铛声。神社两旁立着两只狐狸石像,它们叼着一把钥匙,踏着一块青石板、尾巴翘起、头昂着、仰望着上空,像是在向上天祈祷着什么。我能够感受到它的庄严,它的企盼。听大社里的讲解才知,这狐狸是神社的使者,有通天的本领,为人们传递美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伏见稻荷大社是日本的一大福地,它在日本人民心中是区分神域和百姓居住地的中间世俗地带。它祈祷着百姓幸福安康、祈祷着商人生意兴隆、祈祷着农民风调雨顺,祈祷日本飞速发展。</p> <p><b>4、京都旅学:岚山小火车、漂流、小竹林、清水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记)</b></p> <p>闲游京都已两日,溜达完街角,去感知京都岚山的自然风光。</p><p>提前在网上订好票,一位留学的小妹妹,亲切地为我们送来票。于我们攀谈中知晓,这位20多岁的中国留学生,独立性特别强,一边留日读研,一边打零工补贴生活费用。在日本这个服务至上的国度里,热情、微笑、严谨也在影响着她的工作理念。耐心地陪我们解惑了一个小时有余,目送我们上小火车后才离去,为小姑娘的认真负责点赞[强]</p><p>岚山小火车久负盛名,樱花季,红枫季会是它最美的季节。5号车厢更是视觉感官超Nice,全景车顶外加无窗车厢,让你的视角180度无死角。沿途的樱花树和红枫树窗畔而依,被哐当哐当的小火车慢慢丢到脑后,很有情致。</p> <p>岚山漂流是今天旅行最为兴奋的点,漂流近两个小时,河流湍急的地方会有些小刺激,一路上,野鸭、鹤、鸬鹚时有相伴,如有樱、枫相赏会更是景致绝觉,行船畅爽。</p><p>让我感概颇深的是船上的日本船夫,驾着载有20位旅行者的木船,很是稳妥。两位长者交替执桨,一位黝黑的白衣壮实小伙全程撑篙。2个小时的漂流,日本小伙在36度烈日下无片刻休息,专注撑篙。汗湿了衣数遍,篙撑了滩石数千次,每一次入水都得卯足全力,才能让我们在暗石林立的激流浅滩中安全行进。我和豆儿很是不忍,在美景和他身上,左右流转。好想递一瓶水给他,却在一船旅行者面前羞于启齿。</p><p>看到很多年轻的日本小伙都是这般很能吃苦,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真态度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是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豆儿亲眼目睹,会是他书本学习外的不同感知,很有意义。</p> <p>下午五时许,于酒店附近的清水寺走上一遭,正在修缮的清水寺,也是樱花和枫树的胜地,据说还曾是《名侦探柯南》的取景地,走走逛逛,在夕阳的余晖下,感知寺庙的宁静和庄严。</p><p>这一天,除却风景外,遇见他们挺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记)</b></p> <p class="ql-block">哗哗,随着竹竿点破江水的声响,我们开始乘着小舟游览岚山,河水平净、清澈,可见成群的小鱼四处徘徊,可见孤身的小鸭扎身入河,可见单个的海藻“漂洋过海”,随水纹一簇簇轻纱曼舞。相机的“咔嚓”声连绵不断,河水的“咕咚”声终日潺潺,天空与大江交相辉映,大山与河滩横跨河川,一幅色形声俱全的画面。而我们的小舟上,3位船工(2位交替执桨、1位撑杆避礁)为我们河川上漂流保驾护航。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那位“避礁”的大哥哥。</p><p class="ql-block">这位大哥哥皮肤黝黑,高大壮实,白T恤白帽,大概20多岁。一头浓密的头发在炙热的阳光下总是闪着晶莹的汗珠,滴落于脑颊蜿蜒而下。他那双手布满褶皱结满茧子,似告诉我他经过生活的风霜。他带着一副眼镜,后面有一双坚毅的眼睛,全神贯注,时刻盯着小舟周围的河道。</p><p class="ql-block">因在岚山下漂流的河道并不平坦。暗礁藏于水中,时刻撕裂船底;漩涡卷起水浪,伺机拖船入水;巨石横卧河面,阻挠船支前进,再加上路途遥遥。我们的小木船载着20多位旅客漂流在河川上。两位年龄稍大的叔叔坐在船仓上互换着划桨,只有那位大哥哥是一位避礁者,一直站在船头,时刻观察着河道,用他的臂力和腿力撑着船一点点前进。他像一位执大刀的将军,引领着军队前行。&nbsp;</p><p class="ql-block">“Hello,every one……” 当船长慢摇着桨和大家幽默交流时,他在一旁默默地撑竿,注入每一份力量在竹竿上,点破江水,支撑小船前行;当在乱石险滩处时,他是领头兵,用竿子戳岩壁暗礁,引领着小船在狭窄的岩缝中穿行;当在激流旋涡处时,他不断调整方向、身形,竹竿在他的手中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扫水点石,灵活自如,将船从水流的高处安全地平滑入低处。他让我最为震撼的是,时值夏季最热时期,中午最热时点,温度可达40度,2个小时的河川漂流,他满头大汗,全程撑竿用力。水分从他身体一点点流失,未有一丝懈怠,攥紧竹竿朝石头一靠,寻找支撑点,咬牙一戳,船立刻远离了大石。有几次当我们横越激流时,船与旁边的岩石只差0.5cm~1cm的距离,插身而过,安全跨越。我从他紧绷的神情可以探知,危险和困难常伴船支左右,但他坚毅的眼神给我心安,因为他一直在坚持勇敢地面对。</p><p class="ql-block">点破江水,勇往直前,大哥哥用他的竹竿书写他的坚持、果敢。我们也要握好手里的笔竿向光明的彼岸进发。</p> <p class="ql-block"><b>5、京都旅学: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记)</b></p> <p>在京都的最后一日,重温了我少女时代漫画的梦。</p><p>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珍藏了日本漫画作家的所有作品,整个博物馆,是一部日本漫画的发展史,按每位漫画作家发表作品的年份编号陈列,供大家随时翻看。许多孩子或坐或倚或趴着,在这个漫画书库遨游,以为漫画只是孩子的世界,确没曾想,日本的成年人和老年人也</p><p>在这里和孩子们平分着秋色,追寻着那份最质朴的童贞。孩子们以这种方式释放学习压力,远比我们的孩子追星、刷抖音、打游戏来得有意义多了。</p> <p>我也是一漫画迷,少女时代里为它驻足了几年。那时的零花钱大部分贡献给了它,哪怕成年后的我碾转多地,都携着那份少女时的美好记忆一起远行。今天于这里再一次得到了重温,拾掇那份纯真。</p><p>《尼罗河女儿》《灌篮高手》《乱马1/2》……我的好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曾经那份美好,等待数小时后得到一份礼物,一份来自日本漫画师的现场自画像,好似上天让先生弥补给我的结婚纪念照,它在我心中似若瑰宝,心中无限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6、东京大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记)</b></p> <p class="ql-block">“铛铛铛”几声沉闷的钟声打破了校园的寂静,零散急促的脚步声,从各个方向涌动出来。有抱着书从教学楼里走出来的学生,有戴着眼镜花白着头发走出来的老师,有排着队列安静等待参观学校的小学生模样的学生,还有像我们一样零零星星闲逛在校园各处的闲散游客。就算有这么多人在校园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个字“静”,这就是东京大学。</p><p class="ql-block">最近我随爸爸妈妈来到日本这个陌生的国家,参观了东京大学这个世界名牌学校。在来之前,我通过网络了解过,它和我们的清华大学齐名,于1877年4月12日建成,曾有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这个学校毕业,许多日本首相也是这个学校的学子。它应该是一个超牛的学校,我背的知识集锦里面讲的世界名校里也有它。</p><p class="ql-block">但这么牛的学校,在我的期待中应该是特别富丽堂皇,高大雄伟。但我看到的是像哈利波特书里的那种古欧式建筑物,颜色偏土黄色,偶尔还有破壁残墙。特别是走到工学部,小二楼的洋房上破破烂烂的。但爸爸妈妈喜欢这种风格,他们觉得这个学校很低调,学习氛围很浓。</p><p class="ql-block">跨过石径小道,穿过门廊花坛,成排的银杏树笔直地立在所有小道的两侧,似威武的老兵在给每栋教学楼放哨。这些银杏树都很粗壮,每一棵似乎都需要两个人才能够环抱住。我终于明白了东京大学的校徽为什么是两片银杏,一立一卧,互相交错。因为校园里都是银杏树的影子。在夏季里,满树青翠,与教学楼、蓝天交相辉映。&nbsp;</p><p class="ql-block">迎面走来一个抱着科学器材的大哥哥,步伐匆匆。我尾随他到了实验楼门口。探头看向一间教室,哇,好多科研仪器!实验室里静悄悄的,他们有的静静地看书,有的安静地摆弄着实验器材,有的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喧哗,不扰人,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静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眼中的东京大学,安静,低调。去年北京之行未能见到清华大学,大概所有名校校园氛围都是相似的吧,期待下次清华之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记)</b></p> <p><b>巜我对日本的爱恨情仇》</b></p><p> 曾在巜读者报》上发表</p><p>日本这个国度,在我记事以来,它一直生活在抗日战争片里和我们的课本里。它是那位侵略他国的恶魔,让我有点讨厌它。但这个暑假,我随爸妈近距离了解了它,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p><p>初到日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的全民素养很高。表现在几个方面:</p><p>其一,日本人对人谦和有礼。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场所,日本人打招呼都会以鞠躬的礼仪来表达自己最大的恭敬和诚意。他们说话彬彬有礼,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他们十分低调,连路上行人的衣服,主色调都是黑白灰这些朴素色。我在京都的日式酒店,享受到了酒店工作人员的最高礼仪。</p><p>其二,日本人在公共场所很注重文明礼仪,不大声喧哗。特别在地铁高峰时期,人再多我都看到他们能分外有序,排成多列,井然有序地上下地铁。街道上、电梯上大家各行其道,为急行的人让出通道。在地铁上,只听到列车轨道划过的咔嚓声,没有其他杂音充斥我们的耳朵。我看到他们有的近看手机,有的轻声交流,有的凝视窗外,有的默默看书,有的浅浅憩睡。有一次,我爸爸的手机在地铁上响了,他就接受到许多人对他异样的眼光。</p><p>其三,日本人的卫生习惯超赞。在马路上,在景区里,在我们所到的任何地方,都很干净卫生,也少有垃圾箱存在。人们出行都会自带垃圾回家,分类处理,你会看到没有垃圾的街道,偶尔有树叶飘落也会被快速清理。行走在街上,鞋面不脏,连行驶在街道上的“铁老大”也少有灰尘堆积。干净,日本的街道真的很干净。</p><p>这一次日本之行,给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日本人的全民素质,这也是妈妈带我到日本旅行的最大目的。</p><p>日本除了文明素养很高,让我最为兴奋的还是他的科技的发达。有环球影城的室内影像大冒险,将室内过山车和电影技术融为一体;有未来科技馆的4 D星际穿越,将超4D眼镜、球形维布和宇宙电影完美结合。我还近距离接触了体感机器人,观看了9元次异形人虚拟闯荡多维空间,还体验了根据脚印、气息来录入个人信息等虚拟科技游戏等。日本的先进科技让我这个科技迷大饱了眼福,这是我此次旅行的第二大收获。</p><p>我还发现日本人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房屋设计上,很注重细节。他们的服务讲究完美,记得在一个日式酒店,他们的工作人员会在车上备一个小板凳,供我们踩踏上下车。日本的房屋设计在细节上和实用上也超过我的想象。洗漱间可变成私密空间,也可变成开放空间;不管是酒店还是餐馆,你都会看到每间房都有设计逃生通道等。</p><p>在日本,我看到他们在公共场合,都不会大声言笑,地铁站匆忙的人群,快节奏的步伐,地铁里很多人都是安静地呆着,感觉许多人都一个表情,妈妈曾问我,日本人幸福吗?如果他们幸福,他们的幸福何来?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难度,这确实是一个谜。</p><p>日本人曾经在我们心中是一个战争犯,战争的痛,我们永远不会忘却,但他们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这样我们才能更强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结语:</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巜仨》的旅行,让我想起一句话:</b></p> <p>ᵈᵉᵗᵃⁱˡˢ ᵃˡʷᵃʸˢ ˢᵖᵉᵃᵏ ˡᵒᵘᵈᵉʳ ᵗʰᵃⁿ ʷᵒʳᵈˢ, ᵃⁿᵈ ᶜᵒᵐᵖᵃⁿⁱᵒⁿˢʰⁱᵖ ᵗʳᵘᵐᵖˢ ᵃˡˡ ʷᵒʳᵈˢ.</p><p><b>细节永远胜过情话,陪伴胜过所有语言。</b></p> <p><b>旅行生活是我们《仨》十余载生活的缩影,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彼此陪伴,互相理解包容,愿上天将幸福和美好永远定格在这一瞬,也只愿记住这一瞬!</b></p> <p>文|杨雪萍 黄睿洋</p><p>和孩子一起撒下花瓣,会拥有一座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