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课堂抛砖引玉,众师赋能切磋琢磨

暮云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寺堡区第二中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之“互联网+教学助手”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时光荏苒,转眼已进入秋天,校园一草一木盛装秋色令人心醉。气候逐渐变冷,加之近日新冠疫情在宁夏的再次反复,使得这个秋天格外特殊。而红寺堡二中的师生们依然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教学活动。校园学习氛围浓厚,一派美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于10月26日开展了语文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经过精心安排与周密组织,共有四位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四位教师以极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极高的能力,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节生动而底蕴深厚的语文课,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期间,为了更好向骨干教师学习,我校其他语文老师积极把握此次示范课机会,统筹协调自己的时间,来到观课室进行学习。通过观课室的实时屏幕,老师们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记录着骨干教师们上课的步骤、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反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lt;一&gt;</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位进行示范课展示的是张风金老师,她所讲授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散文《背影》,授课班级为八年级(10)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自信满满,温暖的笑容使人如置阳春三月。孩子们正襟危坐,昂首挺胸,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这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羔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这不仅是一节优美文章的赏析课,更是一节爱与感恩的教育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伊始,张老师利用教学助手播放了一段饱含情感的朗诵,将同学们迅速带入文章所呈现的浓浓的爱与感恩的氛围中,课堂全程紧抓文章语言特色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反复自主阅读,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勾画出文本中的相关语句并以此为基础赏析本文语言特点。课堂结束之时更是利用本班某位学生与母亲的矛盾作为课程升华点,引导学生以这位同学的身份给她的母亲写信。真正将文本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起到了极大的教育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位进行示范课讲授的是唐文秀老师,她为我们讲授的是八年级上册回忆性散文《美丽的颜色》,授课班级为八年级(12)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老师性格大方洒脱,不拘一格,这也决定了唐老师的课一定是生动活泼,极有个人特色的一节语文课。本节课不仅是学习居里夫妇高尚品格、伟大事迹的一节课,更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理想教育的一节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自读课文的教学展示,唐老师的课程完美契合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自己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建设者,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自主围绕“美丽的颜色”几层含义进行分析,而教师适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孩子们积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在合作与思考中,对文本的认识逐渐深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老师更是发挥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作为事例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居里夫妇高尚的精神品质进行理解。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告诉孩子们面对学习困难应砥砺前行。课堂氛围严肃而又不失活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lt;三&gt;</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位开讲的是英俊潇洒的海江老师,海老师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很新颖,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瞬间,同学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思考状态,纷纷举手,迫不及待的要说出自己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讲的是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海老师循循善诱,延伸思维,回忆并让学生诵读已学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和“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对比感悟“屋”的意义,作者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紧接着分析感知“物质的小屋”和“精神的小屋”之间的意义,更能够让学生将思维集中在本节课的重点之上,有更深的感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值得一赞的是,海老师用诗文引导学生理解优美的语句,使学生更加能够体会感悟本文的情感。可见海江老师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也非常注重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很活跃。相信这节课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lt;四&gt;</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我们秀外慧中、温文尔雅的赵雯卓老师,赵老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新课开始之前她出示上节课的板书,回忆温习上节课的内容,然后重点精读、品读汪曾祺先生《昆明的雨》中第一段落,让学生体会感悟,想象并动手绘画第一段落中所描述的画面,并利用教学助手上传了学生画作,展示学生的成果,这一活动不仅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绘画的乐趣当中学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老师也展示了自己的画作,与学生分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赵老师的画作还是同学们的作品,都可谓是栩栩如生,涉笔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位骨干教师教学中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助手的优势,助推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之中巧妙利用教学助手实时播放视频、图片、上传学生作品等。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智能化、趣味化、有效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写到: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四位骨干教师以其实际课堂向我们完美展示了这句话的含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校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p> <ul><li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供稿丨仇银盈 张彤彤</span></li><li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稿 | 张风金 王琴</span></li><li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定 | 郝静</span></li></ul><p class="ql-block"><br></p>

学生

老师

课堂

骨干教师

示范课

教学

学习

展示

教师

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