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杨松林</p><p class="ql-block">摄影:队友</p><p class="ql-block">编辑插图:风清*云淡</p><p class="ql-block">指导:全体队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商议已久,说走就走。 </p><p class="ql-block"> 2021年深秋,我们五家八人的自驾游旅行团,从10月15日到10月24日,历时10天,行走2300公里,跨越四川、云南2省,游玩泸定、康定、雅江、理塘、稻城、亚丁、泸沽湖、盐源、西昌、邛海、上里古镇等11景点,翻山越岭,走街窜巷,赏自然之大美,品各地之小吃,惊叹山光水色,陶醉风俗民情,载歌载舞,又吃又喝……这一次稻城亚丁之旅,惊险而又惊奇,欢乐而又欢畅,定然会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记忆。浮生长恨欢娱少,一年之中有此十日,不亦乐乎!一生之中有此一游,不亦美乎!</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10月15日)从广元到绵阳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早在几十天前,袁璐、刘锦舒、何小红等人就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个温馨浪漫的专题群中联络、商量,邀约几家人,开上几辆车,在10月中下旬到南方去看深秋美景。几经商议,最后确定——目标:稻城亚丁。时间:10月15日下午出发,一周左右。人员:杨松林、何小红一家,母代东、刘锦舒一家,蒲元斌、袁璐一家,敬剑华,梁冬梅,共8人。洪绍群原本要参加,但因近日有几个重大项目工程必须“一把手”出席,所以非常遗憾在出发前两天洪绍群缺席此次旅行。我们期待同行的赵素清在北京带孙儿,黎哥在广元带孙儿,程勇须上班。线路:且行且定。车辆:一号车蒲元斌的越野,二号车何小红的越野。组织:团长袁璐,团长助理蒲元斌,其余都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团员。 </p><p class="ql-block"> 婆姨们很热情,很细致,安排各家各户带上不同的用品和食品。袁璐家的干酸菜和自热盒饭,敬剑华家的牛肉,梁冬梅家的奶糖,何小红家的炒花生和酒,刘锦舒家的氧气瓶和红景天…… </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蒲元斌驾使何小红的车,载着杨松林、梁冬梅、何小红、敬剑华,从东坝出发,直奔绵阳。袁璐、母代东、刘锦舒三人在绵阳等着会合。 </p><p class="ql-block"> 母代东在群里发来短信,儿子母凯豪(母靖)已定好了“金海花园酒楼”的“漱石厅”雅间,晩上给我们接风饯行。 </p><p class="ql-block"> 袁璐团长在群里发来短信,已定好了我们广元4人的住宿,“绵阳三江水岸酒店”。 </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后,入住,然后所有人员汇到酒楼。洪绍群在北川巡视工地,直接赶到酒楼。刘锦舒的父亲和母靖夫妇、马永国夫妇等在酒楼迎接。 </p><p class="ql-block"> 热情的晚宴,大家频频举杯,喝得脸上红霞飞。祝福,叙旧,合影,惜别……然后,广元的入店,绵阳的归家,都期待着明天的行程。 </p><p class="ql-block"> 嗬,美好的“稻城亚丁之旅”就这样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10月16日)从绵阳到康定 </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8点半,广元绵阳两路人马分乘两辆越野,蒲师傅驾一号车带队,袁团长坐镇助驾,梁局敬局相伴,何师傅驾二号车尾随,刘老师坐镇助驾,杨局母校相伴,在成绵复线高速上奔驰而去。 </p><p class="ql-block"> 10点,驶入彭州服务区,车加油,人入厕。袁团长拿出两袋馕,大家津津有味地分食。袁团长和刘老师拿着一个手鼓似的馕饼摆拍,两个嫦娥争月。</p> <p class="ql-block"> 10点45分,再次驾入名山服务区,入厕。 </p><p class="ql-block"> 车到雅安,就从平原进到了山区,四野景色为之一变。这里是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烟雾濛濛,草木苍苍,茶树茂盛,农舍俨然。 </p><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过,车队驶入二郎山。一看到二郞山,母校就说:“小时候我们就听到一首歌,二呀嘛二郎山”。是的,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会从脑海里想起那支经典歌曲《歌唱二郎山》,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哼唱那熟悉的旋律“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眼前的这座中国西南部著名的山峰,虽然只有3437米,但异常陡峭,异常险峻。五十年代,忠勇的人民解放军为修通“川藏公路”上二郎山的这条险道,牺牲了4963名战士,让翻越二郎山从3天变成3小时。九十年代,新的二郞山隧道贯通,全长13459米,这条亚州最长的公路隧道,又把3天变成15分钟。前人修天路,后人走坦途。15分钟,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威严与伟大,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穿过二郎山,一下就进入了大渡河谷,四周景色再次为之一变。空气干燥寒冷,山野高峻巍峨,草木稀少,田地稀缺,唯有一条青蓝的大渡河在山谷底下浩浩荡荡,奔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10分,车队到达著名景点,泸定县的泸定桥。一到此地,自然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招引着我们这一群知识分子,——太平天国石达开、长征、红军、“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二十二勇士……泸定桥头,排着长长的一列游客,依次走过那在中国革命史上最艰难的最惊心动魄的十三根铁索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成双成对地在桥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泸定县城在河谷两边,十分陕窄,二位司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停车的位置。我们己经饥肠辘辘了,在一处街边小吃店吃了可口的面条抄手,随后,向今天的终点康定出发。</p> <p class="ql-block"> 两个车上的人,都开始谈论那座神秘的“康定溜溜的城”,那座浪漫的“跑马溜溜的山”,个别男同胞在想象“李家溜溜的大姐”,个别女同胞在想象“张家溜溜的大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20分,入住“邦金麦朵酒店”,房间干净整洁。 </p> <p class="ql-block"> 街上下着雨,有些寒凉,我们都加穿了棉衣,打着雨伞。</p> <p class="ql-block"> 晚上6点20分,我们8人围坐在面朝大街的二楼上的牛肉火锅桌边。团长说,午餐简单随意了一下,晩餐要好好整一顿!一个帅气的藏族小伙子给我们呈现了一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牦牛肉火锅。大家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点菜品的,分餐具的,倒酒水的,偷眼偷眼地瞥藏族帅哥的……高声大气,不亦乐乎。对面雅间里的两个男女食客,惊奇地盯着我们热热闹闹的这一桌人,好象彬彬有礼的外国人,盯着吆三喝四的中国人。敬剑华象宋晓峰似的说:“此情此景,我要拍一个视频!”于是,大家都拿起筷子叮叮咣咣地敲着碗碟,在“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真高兴”的吟唱中,大发少年之狂。白酒下肚,热情上涌。红酒入口,红晕上腮。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今夕何夕,忘乎所以。 </p> <p class="ql-block"> 夜雨中的康定城,一河汤汤激流,两岸霓虹闪烁,灯光人影,迷离恍惚,别有一番情味。忽然,我们发现大街两旁的楼群后面,漆黑的夜空里隐约可见的几团白沙沙的荧光,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是天街的灯火?是银河的尾端?……看了一阵,我们才明白,智慧的康定人把许多盏荧光灯铺撒在城后的高山之颠,夜幕隐去一切背景,星星点点的荧光让康定城忽然有了一种天上人间的梦幻与深远……</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河岸,在桥头,在街口,在灯下,两个成双,三个成群,拍照片,拍视频,都想留住人生的这美妙的瞬间,都想留下旅途的这美好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长途奔波了400公里之后,今夜,我们8人在“邦金麦朵酒店”的七、八楼上,酣然入梦。</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10月17日)从康定到雅江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只有140多公里,轻松而又充满期待,——折多山,那听起来都令人顿生寒意的雄伟的藏地高峰,——新都桥,那想起来都觉得诗情画意的美丽的摄影天堂。大家期待着奇异的旅程,也暗暗担心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不过,刘锦舒家早已为大家准备了几十瓶氧气。</p> <p class="ql-block"> 梁冬梅和敬剑华醒得最早。5点过,敬剑华就在群里发视频,介绍神奇的折多山。 </p> <p class="ql-block"> 7点20分,团长助理蒲元斌在群里指示:“早餐自行解决,不统一安排哈。”团员们陆续到街上小店吃牛肉面条、稀饭包子,感觉一个字:香!两个字:好吃!</p> <p class="ql-block"> 夜雨停了。早晨的康定,确实是一座溜溜的城。云雾在城市两边的高山缭绕,让康定有了一种迷茫的仙气。绿水在长街中间的河道流淌,让康定有了几分鲜活的灵气。</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康定,是甘孜州的州府所在地,甘孜,是四川面积最大的市州,相当于整个山东省。民国时期,这里曾经是西康省的省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大半个中国沦陷,这里曾经是苦难的祖国与世界保持物资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更远的历史上,这里一直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驿站,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炊烟袅袅,马蹄踏踏,茶叶从这里运走,大麻从这里运来……昨夜的街灯下,康定河有些浑黄,此时,已变得清澈明净了。折多河与雅拉河浪卷雪山之水,波浪滚滚地在此汇合成一条更大的康定河,然后,穿城而过,千回百转地奔大渡河而去。康定,这个有故事的山水之城,让我们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团长安排了一点时间,让大家沿街顺河地转一转,以弥补康定城夜幕下的缺憾。大家在争相组合拍照。在这个产生《康定情歌》的地方,大家无形中受到感染,照像时有的依依靠靠,有的搂搂抱抱,不是溜溜的大姐,就是溜溜的大哥,都在演绎着现实版的“康定爱情”。7点46,洪绍群在群里总结:昨天夫妻团友们的照片都很恩爱,共同点是女缠男,建议今天先生们都主动点,换成男缠女,先生们把婆姨抱住。随后,他还发来视频和照片,给我们示范怎么是“女缠男”,怎么是“男缠女”。于是,大家纷纷改变姿势,来了一个“树缠藤”。其实“树缠藤”也有味道,挺好的! </p> <p class="ql-block"> 深受感染的婆姨们,在情歌广场的街头雕像前,三个娘们儿,——母代东的婆姨刘锦舒、杨松林的婆姨何小红、蒲元斌的婆姨袁璐,围着一尊高大、英武、帅气的康巴汉子,热切地望着,深情地指着,爱昧地摸着……嘿!娘们儿,你们这样情不自禁,叫一旁的几个爷们儿情何以堪?</p> <p class="ql-block"> 梁冬梅在康定河边咔嚓了一张美照。 </p> <p class="ql-block"> 8点50分,我们乘车出发。这时,一队穿戴着鲜艳亮丽的民族服饰的藏族男女,捧着洁白的哈达,吹吹打打地从街头款款走来。是迎亲的队伍。这唱出经典情歌的地方,人们定然热烈地追求着爱情,所以迎亲的队伍才这么有情义,有仪式感。刘锦舒忙着抢拍了几张照片,还录了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车队顺坡而上。随着地势的抬升,康定的老城和新城已在身后,渐行渐远。 再见,爱情圣地,——溜溜的康定城!</p> <p class="ql-block"> 10点左右,车队盘旋辗转了三十多公里后,到达海拔4298米的壮丽的折多山垭。这个景点太著名了,来往的车辆必停此地,来往的游客必看此景。山垭之上,蓝天之下,车水马龙,游人如蚁,寒风冽冽,经幡飘飘。折多山,被誉为此生必驾的318国道线上的“川藏第一关”。“折多”,藏语意为弯曲盘绕。当地人自古有句谚语:“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在海拔4000米的山上,十月,寸草不生。但见湛蓝的天空,明净如洗。丝丝缕缕、团团朵朵的白云,被阳光照得十分明亮。蓝天白云之下,远山如浪,起起伏伏,云雾如带,遮遮掩掩……人到此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天地悠悠,宠辱皆忘。</p> <p class="ql-block"> 嘿,刚才在车上还满脸倦容的婆姨们,一到此地,就活蹦乱跳地来神了,也顾不得什么高反不高反,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拍照,一个姿势一个姿势地作秀。在“318此生必驾”的标牌下,五个婆姨逐一留念。那神态,在煕熙攘攘的游客中一比较,不愧是来自川北广元的美女,靓!</p> <p class="ql-block"> 很有新媒体制作经验的敬剑华同志,以山坡石道和五彩经幡为背景,拍摄了一个短视频:折多山的朝圣路上,大家或者拾级而上,或者牵手而行,——扎西德勒! </p> <p class="ql-block"> 团长袁璐同志独倶慧眼,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行走着拍摄了一段长长的高高的玛尼石板墙,六字真言,彩绘精雕,大小随形,至诚至信,藏族同胞的信仰,令人感慨不己,——扎西德勒! </p> <p class="ql-block"> 梁冬梅童心大发,杨松林豪气突来,他们分别在“西出折多”的石碑前,骑坐在纯白色的牦牛背上,留下不一样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梁冬梅左手抓鞍,右手高举,手屈一指,“红尘滾滚,策马扬鞭。”杨松林稳坐牛背,右手揽绳握鞍,左手撩开衣襟叉于腰间,极目远望……“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 站在“318此生必驾”石碑两侧,三个爷们儿五个娘们儿合影留念。一个热心的游客帮我们抓拍了一张集体照,个个表情生动,人人神态自然。特别是母代东同志,一边高呼欧耶,一边举手点赞,母校最帅!</p> <p class="ql-block"> 12点34分,袁团长在群里提示:“已经进入了新都桥景区了哈,窗外的景色,都是新都桥的景色”。我们透过车窗一望,果然风景美丽异常。公路两旁,山坡上,河谷间,零零散散的一些白顶红窗的藏族民居坐落其间。山坡舒缓,小河蜿蜒,金黄的柏杨静静伫立,青苍的草坝一望无垠。天哪,这不就是我们时常闪过心头的一种人生梦想吗?——安静的天地,宁静的心灵,缓慢的生活,悠长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12点40分,刘锦舒在群里发语音:“团长团长,在哪里吃午饭?快到1点啦”。我们确实饿了。1点过,我们在新都桥的一个食客较多的店子里休整,进膳。</p> <p class="ql-block"> 然后,穿过长长的高尔寺隧道,下午4点过,到达海拔2530米的雅江县城,入住“雅江大酒店”。按照蒲助理的要求,休整几十分钟,考察雅江县城,然后共聚晚餐。 </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大家吆吆喝喝地下楼,齐聚在酒店下面一条极具民族特色的风情老街边。老街沿山而建,十分狭窄,只能容一辆车子通行,会车困难,行人只能在两边的屋檐下走过。店铺林立,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一排紧闭的门面前,我们伫足在一扇扇镶嵌着藏族吉祥图案的门窗下。以这些藏族门窗为背景,我们突发奇想,两夫妻靠着石柱摆话。杨松林、何小红夫妻,母代东、刘锦舒夫妻,双双登场摆拍。似闲人聊闲话,似邻居拉家常,引得街对面的两个藏族妇女跑过来看热闹,满街人哈哈大笑。不知怎么的,老婆在柱子那侧看过来,眼神总有一些特别的意味,象是看见了隔壁老王。</p> <p class="ql-block"> 一位康巴大哥跟我们沿街同行,热情地介绍了许多雅江的县情民情。雅江只有4万多人口,历史悠久,经济贫困。县城,被称为中国最小的县城。汹涌的雅砻江穿城而过,一边山坡上是两三条街道的老城,一边山坡上是一条街道的新城。两座大桥连通两岸的街道。要在极其扁窄的河沿聚族而居,一寸之地都是珍贵的,人行道只能容一人落脚。老百姓靠养牦牛、挖虫草、采松茸为主要的经济收入。雅江素有“中国松茸之乡”的美誉。看到这些藏胞的生活状况,不由得心生感叹: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在雅江县城转了一圈,我们有些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男女很少有常见的高原红和藏地黑,汉子高大壮实,婆姨高大肥硕,白白的,肉肉的,太漂亮了!个别同志心里突然有了一些狂乱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走过横跨雅砻江的大桥,在桥头下的河岸,我们来到一座高大的白塔之下。白塔的基座是一周转金筒。虔诚的藏胞三三两两绕塔而走,左手持佛珠手串,右手带动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一种强烈的神圣的情愫涌上我们的心头。我们一圈一圈地绕着白塔,转动经筒,默默祈祷……神哪,保佑苍生,保佑我们。</p> <p class="ql-block"> 7点20分,我们8人找到母靖介绍的“雅女饭店”围炉而坐。松茸菌炖鸡汤,香气四益,清纯无比!席间,心怀激情的我们举杯共饮。因为明天还要驾车赶路,又担心高反,所以没敢大醉,只有一些微醺。</p> <p class="ql-block"> 神奇不?——是几世的修造,才有这一份善缘:五家八人,五个婆姨三个汉子,在青藏高原的大山深处,在雅砻江的激流岸边,在“雅江大酒店”的楼上,同行同宿,共餐共眠。 </p><p class="ql-block"> 入夜,江涛声中,深蓝的夜空从黑黢黢的山脊浮起一轮白净的圆月,淸辉四溢。我们从酒店楼上的窗口久久凝望。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了我们千年万年,这轮雅江的月亮,今夜,终于等到了我们广元的八个人……</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10月18日)从雅江到亚丁 </p> <p class="ql-block"> 7点40分,在“雅江大酒店”二楼早餐。 </p><p class="ql-block"> 8点30分,整装出发。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将是十分漫长、十分辛苦的旅程。原计划住在理塘,但一查地图,才发现理塘海拔4014米,又商定住在稻城,一看稻城海拔3700米,为了减少高反的影响,最后确定住在海拔2800米的香格里拉镇。昨天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袁璐、刘锦舒、母代东等人的高反都比较明显,而今天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五座高峰,全程达400多公里,充满艰险的挑战,也令人暗自担忧。</p> <p class="ql-block"> 新的旅程开始了,我们对前程充满期待与幻想,因为,旅行者都神往“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9点20分,我们到达今天第一个诗一般的景点,——“天路十八弯”。我们站在观景平台向下眺望,高远的蓝天下,明丽的阳光里,一条灰白的双车道公路如同一条无尽的长练,仿佛被神灵的手牵着舞动了一下,就灵动优雅地弯曲而又弯曲、盘旋而又盘旋,从远远的山谷转过来,向上,再向上,一直向着高峻的尼玛贡神山的开阔厚实的缓坡延伸上去……此情此景,大家都要留影一张。咔嚓、咔嚓、咔嚓……景美,人美,照片当然美。后来大家筛选,在“天路十八弯”的照片,满意的最多。</p> <p class="ql-block"> 继续蜿蜒前行,继续盘旋攀升。十几里之后,车停海拔4288米的剪子弯山观景平台。站在这里,仿佛在从上帝的视角鸟瞰“天路十八弯”四周气象万千的广袤大地。高原巨大而平缓的山野,在湛蓝的云天之下,起伏着温柔的山际线,一层一叠地铺展到辽远的天边。身临此景,你的心胸一下开阔了,河谷在脚下,森林在脚下,山路在脚下,飞鹰在脚下,云朵在脚下,尘世在脚下……这一刻,你会顿悟一个道理:视野决定胸怀,眼界决定境界。奇怪得很,身临此景,我们和其他游客一样,不约而同地做出这样一个动作,不约而同地留下这样一个背影:面朝远山,振臂高呼。我们三对夫妻、八个游客,都一一拍下了这样豪放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一方高髙的石柱上镌刻着“剪子湾山观景台”几个红色大字,五个娘们儿坐着或站着逐一拍照,情趣高昂。 </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继续攀升。 </p> <p class="ql-block"> 10点30分,我们到达今天第二个诗一般的景点,——尼玛贡神山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草甸。嗬,碧空如洗,朵朵白云悠然飘过,远山如画,点点牦牛悄然游走,山坡枯草荒寒,山顶经幡闪动……身临此景,大家都想放肆一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团里的年轻人蒲元斌乌嘴乌脸地爬到了更高的山岭。杨松林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坡上。</p> <p class="ql-block"> 三个爷们排排座,双手合掌做念经祈祷状。五个娘们欣喜快活得象雪天的小狗,做远望状,做回眸状,做嬉戏状,做静思状,帽子戴上又摘下,眼镜摘下又戴上,头巾围着,纱巾扬起,骚首弄姿花样百出。男女分照后,男女合照。一家一家,成双成对。这个景点,耍的时间最长。 </p> <p class="ql-block"> 11点55分,车加油,人小憩。 </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10点可到达理塘县城,但在“天路十八弯”、“剪子山弯”、“高原草甸”等地方流连得太久,加之母代东和几个娘们儿的高反严重,今天行程中最高的山峰,——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我们一晃而过,不敢停留。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点40分,我们行驶到理塘县的一个高原湖泊——霍曲湿地湖泊。绕湖一周,我们停车来到湖边。唉呀,太漂亮啦!湖水共蓝天一色,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岸草与荒山搭调,枯叶蓠蓠,葳蕤茂密。身临此景,大家自然陶醉了一番,拍了许多心满意足的美照。明白了,诗在远方,远方是诗。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30分,我们抵达美仑美奂的“天空之城”——理塘县城。县城海拔4014米,宽宽敞敞地铺展在广阔平坦的高原,与昨天下榻的雅江县城形成天壌之别。站在理塘的街上,举目四望,我们强烈地感触到,头上的云天与众不同。瓦蓝的天空,蓝得心惊。银亮的白云,白得晃眼。天幕,云朵,对比十分鲜明,边界十分清晣。街上阳光满地,阴影特别浓重。天空之城,此言不虚矣!我们突发奇想,如果小品演员宋晓峰来到这里,一定会说:此情此景,不由得我要吟诗一首,啊——白云这么白,蓝天这么蓝,理塘这么美,何必回家乡? </p><p class="ql-block"> 确实饿了。终于找到了母靖推荐的一个餐馆,它有一个饱含诗意的广告语,“那年那月相遇理塘.回头香餐馆”。好吃。前些日子母靖游过这条路线,一路上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提示和信息。 这是一个川菜餐馆。大家围着餐桌,请母代东点菜。令人大吃一惊,母代东点的菜,非常可口,而且数量不多不少,众人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婆姨们的好奇心永远比汉子们重,饭后,她们几个又开车到城头的一个打卡地去妖娆了一阵。离开理塘县城前,蒲元斌领着车队在县城里简单地逛了一转,想看一个叫千户藏寨的村落,但没看到,抱憾而去。不过,车行城里,我们也走马观花地看到了理塘县城几个热闹的特色街区,再来此地,我们一定会去那里游逛游逛。再见,奇美的理塘!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10分,我们一行到达海拔4696米的兔儿山观景点,车停服务区。刘锦舒说:“我属兔,一定要在兔儿山留个影”。兔儿山有两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是那座兔子样的山岭,一是那顶帐篷似的经幡。观景石碑后面的遥远的天际,一座灰黑色的山岭,活脱脱一只弓背蹲伏的兔子,特别是兔头那两支高张的大耳朵,似乎在机警地谛听远处的声息。兔儿山,神形皆备!服务区楼房的旁边,一顶巨大的圆篷经幡格醒目,千万张五彩经片在寒风中颤晃不已,仿佛神灵已经感动,让颤晃的经幡告知虔诚的世人,阿弥陀佛,神灵将护佑你们。大家以天边的兔儿山为远景,打卡拍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40分,我们的车队行至海拔4685米的海子山。海子山,山上有大大小小的1100多个海子——高原湖泊。这是一片风景独异的天地。天论是河道,山坡,还是峰岭,全是光突突的石砾,寸草不生。我们在车上看见,河道里竖着一块“石河公园”的招牌。山顶全都破碎的流石滩。远远近近,随处可见流淌的河沟与平静的湖泊。天光倒映,河水与湖水皆为深蓝色。神奇的是,寸草不生的高山,哪儿来的这丰沛的流水?藏族同胞的解释是,神灵钟爱此地,撒了一把珠子,落到石山,变成一千多个海子。我们一看这些地形地貌,猜测应当是远古冰川留下的遗迹。果然,在一个地方,我们从车窗看到“国家冰川地质公园”的牌子。由于时间和高反,海子山我们没有停车观景,只在车上抓拍了几张,聊以自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山岭不断,高反不已。 </p> <p class="ql-block"> 行车途中,我们看见前方公路上轰隆隆地驶来难以数计的坦克和军车,威风凛凛,络绎不绝。擦身而过,我们心里陡然升起一种感慨:祖国强大,军人忠诚,才能让我等生活静好,欢享安乐,畅游四方……祖国万岁! </p> <p class="ql-block"> 行车途中,我们一直被车外的一种风景感动。到雅江的路上、到理塘的路上、到稻城的路上,公路两旁的藏胞的民居,不再是多年以前所见的简陋的帐篷或低矮的窝棚,焕然一新的是色彩鲜亮、特色鲜明的藏式楼房,家家户户都在屋顶高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国家富强,惠及藏胞。藏族同胞生活富足,由衷地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30分,车停一处平缓的地方,母代东、袁璐、刘锦舒、敬剑华站在车尾的路边,排成一排,抱着氧气瓶嗞嗞长吸。他们被海拔4000多米的高反折磨得十分难受。 </p> <p class="ql-block"> 白日依山下,天色渐已晚。母靖在微信里提示:要加速赶路,前面还有一座高山。我们匆匆而行,但路上不时要减速停车。忽然,一群下山归圈的牦牛,不慌不忙地占道慢走。忽然,几只羊子橫穿公路。 </p> <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车过稻城。“稻城亚丁之旅”,稻城应是我们逗留游览的目的地。按照团长的重新规划,我们明天再从香格里拉镇返回游历稻城。心仪已久,我们在车上匆匆一瞥窗外稻城美丽的远影,猜想它的如诗如画,它的异风异俗。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暮色凝重,车过海拔4513米的波瓦山。 </p><p class="ql-block"> 翻过波瓦山,遇上一段坑坑洼洼的烂路。对面驶来一辆大型客车,司机见我们是一辆小车,而且开车的是个女的,即刻停车让行。又怕灯光影响我方视线,主动关掉远、近灯光。可能担心我方灯光不足看不清路况,又打开近光灯帮我方照路,让我们顺利通过。我们一下子被感动了,默默致谢:好人,祝您一路平安! </p><p class="ql-block"> 行至一处山腰,我们遇到了此行的第一次危险!我方车辆暮色中顺路上行,蒲元斌的越野车在前面刚刚超过一辆大卡车,何小红的越野车正想跟随超车,突然车灯射来,前方一辆大客车毫无减速之意地轰然冲下,而后面的大卡车依然高速冲行。千钧一发!我们英勇的女司机何小红同志,临危不乱,果断抢超。在响亮的笛声中,我们的越野车从一上一下的两辆大车中安然而过。这一刻,安危就在一两秒,祸福只是一瞬间。这一刻,是胆量的考验,是智慧的考验。坐车的须眉惊惧不已,开车的巾帼云淡风轻。嗨,这娘们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晚上8点10分,我们终于到达亚丁的香格里拉镇,入住路上袁璐团长在网上搜索到的“藏缘酒店”。听说我们要4间客房,老板给我们安排了一、二楼的房间。而且,260元一间。前不久的旅游旺季,它的价格是1200多元,今夜,我们只付了个零头。我们暗自庆幸。</p> <p class="ql-block"> 晩上8点20分,我们选择了一家面馆,一人一碗面条或米线。蒲家的酸菜,杨家的白酒。此情此景,袁璐忍不住咔嚓了一张极具情味儿的照片发到群里,并配文:“酸菜下酒,越吃越有”。 </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藏语之意为“心中的明月”,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天地。香格里拉,这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心灵的家园啊。眼前,夜色深处的香格里拉镇,一点点一串串的霓虹灯光,勾画出远近高低的楼台亭阁,人影幢幢,街影幢幢,一片朦胧,一片神秘。人间乎?天上乎?隐隐约约,恍恍惚惚……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400公里的颠簸,太累了,睡…</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10月19日)亚丁 </p><p class="ql-block"> 6点30分,刘锦舒在群里提醒大家7点早饭:“早餐卷在我这哈”。 </p><p class="ql-block"> 女眷们起床后,照例要在房间里梳妆打扮一番才肯光鲜亮丽地出门早膳。一边吃饭,一边商议后面的线路行程。昨天晩上,梁冬梅、敬剑华、何小红等一些人建议今天一早返回稻城,把令人心驰神往的稻城美景饱览之后,再回亚丁景区游玩。我们此行不是定为“稻城亚丁之旅”吗?路过稻城而不游,憾莫大焉!最后,终因大家昨天长途爬涉,四、五个人高反强烈,再翻波瓦山,再回高原,心有余悸,决定不回去了,谜一般的稻城之美留给下一次。早饭时大家作出的决定是:游一天亚丁,今晩还住香格里拉镇,明天再登程。决定一出,大家的心情一下轻松起来,可以悠闲地逛一天啦,爽!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小镇驱车6公里,车停亚丁景区入口车库。 </p><p class="ql-block"> 8点30分,步入亚丁景区,女同胞们叽叽喳喳地一路寻景拍照。一条长长的电梯依山而上,把我们送入景区“游客中心”乘车点。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几十个人坐在一辆景区大巴上,开始30公里却耗时一个多小时的高山弯道之行。“之字路”一拐接一拐,“螺旋路”一圈接一圈。不断抬升,不断翻越。森林从头顶渐沉于脚下,云雾从山颠渐降在眼前。前方,更远更高的地方显露出一座雪峰,云遮雾绕,银光闪烁。几只黑鹰张展着一动不动的翅膀,在高寒的天宇盘旋。车载解说的柔美的女声,每到一处,都动听地介绍有关情况和传说,娓娓道来,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p><p class="ql-block"> 9点20,到达聚集在一片海拔3800米的山坡上的“亚丁村”。亚丁,藏语之意为“朝阳之地”。村子位于山间台地,共有28戸人家。四周是起伏不断的苍凉群山,蓝天之下,溪流之上,森林之中,这处藏寨恍若隔世。如今,这座古老的美丽村庄,似乎已成了客栈酒店的社区,没有炊烟,不见牛羊……想起新疆的禾木村,我们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p><p class="ql-block"> 从“亚丁村”的下行3公里,几分钟后车到沟底,到了核心景区的入囗“龙同坝”。这是一道沟底的河谷,也是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关隘。所有的车辆到此,统统禁行,一律改乘电瓶观光车。 从下大巴的地方到电瓶观光车站,要爬坡上坎地步行一段山溪栈道。沿着溪边栈道,我们溯流而上。来自冰山的雪水,清蓝,寒凉,而丰沛。流淌至此,呈雪浪起伏、银珠飞溅之势,顺沟而下,轰然咆哮。这一段路,有激流,有奇石,有森林,有彩叶,有松鼠,有飞鸟,有大大小小的玛尼堆,有色彩鲜艳明丽的佛像石刻……拍照,反复拍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敬剑华、梁冬梅、何小红等人醉心此景,渐渐落在后面,迟迟不见上来。 “后面的快点!”杨松林叫喊。“开会,整顿游风游纪!”袁璐叫喊。 </p><p class="ql-block"> 后面的人齐了,我们嘻笑着规定:紧跟团长,不许远离,团员与团长的距离要保持在十米之内。 </p> <p class="ql-block"> 接着,乘车游览3公里,到达“扎灌崩”。再步行500米,到“冲古寺”。然后,乘车游览6公里,到达“洛绒牛场”。这一路,远处的雪峰,近处的海子,高处参天的古木,低处奇异的花朵,明处金顶翘角的庙宇,暗处枝动叶晃的飞禽……我们沉浸在世外仙境的美好之中。 </p> <p class="ql-block"> 何小红、敬剑华感慨:不回去看稻城是对的,这里的彩林草滩,比新都桥漂亮多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放眼一望,海拔4100米的“洛绒牛场”,深秋,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在雪山的怀抱中,这里是一片开阔而平缓的盆地。一条高山雪水汇成的溪流,蜿蜒地淌过草地。茂密的草地一片枯黄,油画似的铺展到远远的山脚,与山坡上的森林参差相连。电瓶车站这边,有数里长的游道架在草滩上,几曲几折,跨过溪流,再几曲几折,一直延伸到对面山坡的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的斜上边,有长长的一排单间单间的房子,一打听,得知是专门养马的房舍。</p> <p class="ql-block"> 廊桥,栈道,草滩,流水,美不胜收,我们不知拍了多少像片。对,今天,我们只快乐,孩子似地单纯地快乐。什么烦恼呀忧愁呀……去它娘的!</p> <p class="ql-block"> 冲古草甸的栈道上,以美丽的雪山为背景,大家拍了许多喜不自禁的美照。众人的照片中,杨松林给梁冬梅拍的依栏眺望的照片最美。 </p> <p class="ql-block"> 过了游客中心,指示牌告诉我们,无限风光在前方在险峰。前面,还有五色海,还有牛奶海,还有央迈勇雪峰。母代东、袁璐等人又被高反弄得虚弱难耐。还往不往前走?一些人坚决,一些人犹豫。在刘锦舒软硬兼施的劝说下,母代东加了大衣髙帽,又围了一条围巾,成了苏俄式的“母代斯基”(袁璐同志评语),闷闷不乐地跟着大家前行。 </p> <p class="ql-block"> 一队马帮从山上走来。高头大马之上,傲然稳坐着藏族男女骑手。从“洛绒牛场”到“牛奶海”,来去10公里,骑马300元。事先不预定,根本骑不到。何小红招手询问骑手,想要骑行。骑手们摆手回绝,没有了没有了。站在路旁,我们羡慕地看着马队蹄声嗒嗒地扬长而去。何小红似乎骂了一句:他妈的! </p> <p class="ql-block"> 每走一步,都很吃力。大家相互鼓励着缓慢行进。几个女同胞都希望走到“牛奶海”,甚至“五色海”。母代东实在难以坚持,入厕之后,刘锦舒陪伴返回游客中心。其余人员继续前行。 </p> <p class="ql-block"> 小路顺坡而过,几间低矮窄小的藏胞石屋散布在山坡上。在一间石屋前,何小红和杨松林相依而坐,敬剑华给他们照了一张《坐在门前的卓玛和扎西》。梁冬梅、何小红坐着,袁璐、敬剑华站着,一排人在藏胞石屋的门前,杨松林给她们照了一张,可题名为《谁家的四个卓玛》,或者《格桑花儿门前开》。 </p> <p class="ql-block"> 忽然,阳光里撒下细小的凉浸浸的雨粒。哦,前面耸入云霄的雪峰被暴风一刮,形成一股股灰濛濛的雨雾,飘落下来,似雪似雨。这是只有在雪峰之下才能遇到的奇景。 </p> <p class="ql-block"> 刘锦舒护送母代东到了游客中心,看到群里姐妹们的美照,大呼:太美了,我要赶过来!果然,她又追赶回来了。 </p> <p class="ql-block"> 何小红爬上路边的一道高岭,挥举着一张鲜红的围巾。 </p> <p class="ql-block"> 蒲元斌看到大家又想打退堂鼓了,引诱说:“前边那个翘起的石包好漂亮,我们去看看。” </p><p class="ql-block"> 大家来到一个湖边,波光粼粼,清澈无比。一个一个,一家一家,在湖边的石头上尽展妖娆,尽显亲密。 </p> <p class="ql-block"> 12点早过了,饥肠辘辘。打道回府。1点过,我们在游客中心与母代东汇合。</p> <p class="ql-block"> 敬剑华、梁冬梅、何小红三个游兴未尽,要一站一站地走下去,再赏沿途的美景。好吧,随她们去尽兴。大家都很是惊㤉:梁冬梅怕晕车,怕高反,出发时特别照顾她坐在蒲元斌车子的副驾,后来袁璐高反严重,想坐何小红车子的副驾,但刘锦舒怕高反,无法让坐,梁冬梅让位袁璐,就一直坐在后排,居然没有怎么晕车;到了各个景点,她总是兴志勃勃,细品细赏,沉浸在山水美境之中,居然看不出什么高反。</p> <p class="ql-block"> 其余五人想早点下山。坐电瓶车,坐大巴车,一个多小时后,返回景区入口广场。两点过了,大家在一处小食店点了面条米粉,津津有味。蒲元斌从车库里开出车子,载着四人,向山下河谷的香格里拉镇急驰。找来找去,袁璐、蒲元斌终于选定俄初河路12号的“藏地阳光酒店”。一间120元,便宜得叫人窃喜不已,要知道,旺季可是一千多元哦。老板说:“全镇停电,晩上九点才来。” </p> <p class="ql-block"> 入住之后,杨松林独自在小镇上溜达闲逛。前天傍晚在雅江,杨松林以50元请了一张“文殊菩萨”唐卡,十分满意。转了一阵,终于在香格里拉镇的一家文玩店,把一张挂在墙上本来不售的“莲长生”唐卡以150元给请了。虽不是手工,但色彩鲜丽,线条精美,佛气浓郁,宝相庄严。这一路,康定、雅江、理塘、亚丁,这些藏地无一不是极边极远的高寒地带,千百年来,人迹罕至。但是,藏胞们却在这样的地方艰难地生生不息。这个人数不多的族群,有牦牛,有青稞,有天珠,有唐卡,有锅庄,有哈达,有拉卜愣寺,有布达拉宫,有一圈一圈的朝朝暮暮地转经,有一步一叩的千里万里地朝圣……不,有这些东西的民族,定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人人都虔诚同一种信仰的民族,定然是一个令世人肃然起敬的坚韧无畏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藏族同胞,扎西德勒!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上6点40分,何小红三人开车</span>顺利到达香格里拉 “藏地阳光酒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人神釆飞扬地讲叙她们看到的美景,觉得徒步下山千值万值。五个女同胞前几天就单独建了一个“五朵金花”群,每个人拍的照片都在群里晒,她们的风采,男同胞就没有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 在暮色四起灯光稀微的小镇上,我们选了一家自已发电的餐馆吃牦牛肉汤锅。席间,大家商议下一步的行程。要么向北,沿着来路返回稻城、理塘、雅江、新都桥,要么向南,从木里,到盐源,到西昌。一听说要原路返回,母代东就愁眉不展。经过多方打听,木里盐源一线道路复杂,路况很差,被否定。蒲元斌在景区的车上,偶遇一个曾就读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小伙子,听说我们来自广元,便热情地介绍从亚丁去泸沽湖再到盐源的线路,他经常带团到这一线,道路通畅。大喜,决定先耍泸沽湖,再耍西昌市。母代东一听,顿时笑逐颜开。好了,后面没有高反了,而且要到神奇的泸沽湖,女同胞比男同胞还激动兴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到9点,电来了,夜色中的香格里拉镇一下子亮了,活了。</p> <p class="ql-block"> 亚丁之美,超出预料。晩上10点过,大家还在群里不停地发美照。今夜,我们在香格里拉小镇的睡梦,是童话里的睡梦……是的,难以言说地美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