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新语文老师,今天第一次听大型公开课,我被各位名师的风采所倾倒,他们台风稳健,节奏有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深厚的语文底蕴和教学功底。每位老师都大放异彩,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路传银老师的《故乡》,路老师说:“我不是讲课,我是来给你们讲故事。”在这篇小说中,讲故事的人是“我”,是作者鲁迅,而放在课堂中 这个讲故事的人就是教师。路老师一上课就与同学们展开提问式的对话,通过这种聊天式的对话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美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践行了新课程标准里面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span>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路老师讲的故乡,让我从全新的视角看到了这篇小说的动人之处。少年时读故乡只为闰土变得麻木僵硬而感到遗憾,今天看路老师转换视角再看闰土,又感受了少时好友再次相见 却因身份隔阂而只能变得陌生而恭敬,联想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阶层分化,又多了层满满的心酸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就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就置身语文学习和教学之外,我认为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作为老师,作为向学生讲故事的人,想讲好一篇故事并不容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讲台上,不仅要化身成为一个叙述者,还要成为讲解者、引导者、研究者。讲解故事完整的情节,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韵味和写作艺术,研究用何种方式设计问题,这些都对语文老师有更高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坐在台下,我仿佛又与当年学生时代听语文课时的我重合,深深地感受着语文的魅力。不同的是,如今作为老师在品味文章的同时又学习了有关教学的艺术,人生就是不断收获与进步的过程,再次感谢各位名师呈现的精彩课堂,我会细细品味和消化今天的收获,充实自己的语文储备和教学经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