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展风采,联合教研促成长

柳暗花明

<p class="ql-block">  为了切实推进“共生联盟”“3+2”学科课堂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的校际交流,推动各校专业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思路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10月26日上午,“共生联盟”“3+2”《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研活动在隆化一小A区顺利举行。</p> 课堂育桃李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首先观摩了三位教师执教的现场课。三位老师巧妙的设计、有趣的活动、精美的课件及优秀的教学素养让参会老师眼前一亮,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同仁们的高度肯定。</p> <p class="ql-block">  来自神童镇中心小学校杨淋老师执教的《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通过讨论妈妈怀孕后的各种不便、体验5分钟的怀孕妈妈、交流家人呵护我成长这几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养育,以及生命的成长都是非常不易的。</p> <p class="ql-block">  隆化一小A区张小丽老师执教了《爱护身体,珍惜生命》一课,她以儿童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为话题导入新课,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她的课堂,以活动贯穿始终,谈校园里的危险行为、找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体验身体残疾后完成活动的困难、朗读阅读角内容五个活动,话题从儿童自身出发,贴近儿童生活,处处激发孩子说的欲望,教育主题鲜明。</p> <p class="ql-block">  鸣玉镇中心小学校的杨荣洁老师的课堂在欢快的律动《幸福拍手歌》中拉开序幕,她执教的《心中的“110”》在对话情景中整理生活,深化安全问题认知 ;在模拟情景中辨析思考,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在榜样情景中剖析判断,增进安全生活智慧。</p> 反思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课后,三位教师就自己的课堂分别做了反思。</p> 专家指方向 <p class="ql-block">  隆化一小A区游古学老师首先谈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她指出:三位教师都没有给学生强制灌输某些观念,而是让学生在充分表达、对话和探究的基础上,自然地得出一些体会或结论,注重孩子的实践。“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告诉我们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爱了。这才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游老师从四个方面谈了她的教学所思所获,她说: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担当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与道德建设的使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道德与法治》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p class="ql-block"> 如何来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呢?首先以“德”字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实现“知、行、心”统一,其次要</span>关注生活 、关注儿童,思政课一定要让孩子的知识进入生活,用体验探索追求德行提升。</p><p class="ql-block"> 她还给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体系: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的适切选择;教学活动的智慧实施;德育意义的巧妙通达;教学伦理的自觉彰显。这六个方面构成一节好课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都有它的考察点。</p><p class="ql-block"> 最后,她借助一副漫画,指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我们只有把握好这门课的灵魂和实质,才能真正让这门课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照亮孩子前进的路!</p> <p class="ql-block">  三尺讲台,一生情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全体参会老师受益匪浅,定将思政教育进行到底,让思政课堂焕发光彩,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

课堂

法治

道德

老师

教研

学生

教师

活动

隆化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