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临河四小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继续推进“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共同成长”的梯队式培养体系。10月25日——28日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一共有11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王晓云校长和吕秀俊副校长参与了本次听课。</p> <p class="ql-block"> 徐嘉敏老师讲的《9.弹力》这节课从学生们身边的弹性材料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具有弹性,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以小组合作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中,学会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徐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知道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弹力,使学生认识到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马桃老师讲授的是《纸》,本节课在结构上遵循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纸的物理特性,然后由此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介绍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感知和实验逐一探究纸的性质。总结出纸的光滑度、结实度、吸水性、透光性都不同和结构上共同的特点。整节课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教学内容、生与学习内容,使整个课堂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教学气氛和谐。</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 马老师创设情境方面较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 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 </p> <p class="ql-block"> 张宁老师讲授的是《6和7的认识》,本节课张宁老师在师傅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在课上语言简练,每个环节衔接自然,这节课也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简单的知识到深刻的大道理,从学生自己总结,到自己解决问题迁移知识,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老师讲的认真,孩子们听得仔细。</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本节课优点,课堂整体框架结构完整,能在课中适时进行德育教育,教姿教态得当,课堂气氛浓烈。建议:在课上多注重数字书写示范指导,让学生多进行表达、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 顾霞老师讲授的是《个性表格巧制作》。顾老师本节课采用的是自主探究法和任务驱动法的教法,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重难点把控到位。理论和操作紧紧结合。同时五(6)班学生课堂纪律好,学习探究能力强,使得整节课特别精彩!</p><p class="ql-block">同伴评价:顾老师课堂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替代过去信息技术课堂的手把手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反复操作,使得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方法!课堂氛围愉悦轻松但又不失庄严!</p> <p class="ql-block"> 郝喜强老师讲的《6和7的分与合》这堂课十分精彩,不仅呈现了独特的教学设计,而且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乐趣。</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讲课进步很大,时间规划有待提升,继续努力!</p> <p class="ql-block"> 秦慧君老师讲的《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在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展开讨论,分析、比较、整理,得出结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液体的表面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状态。</p><p class="ql-block">同伴评价:秦老师这节课能自然介绍事物的规律,并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张海泉老师讲授的是《6和7的分与合》本节课张老师从孩子们喜欢的做游戏开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节课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环节有条不紊。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讲课进步很大,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思路清晰,知识点衔接自然,望继续努力!</p> <p class="ql-block"> 王野老师执教的是pep 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4 what can you do》Part A Let’s talk 。这是一节对话新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课内容丰富, 王老师整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活动扎实有效。先是通过一首美妙的What can you do ? 的chant激趣导入,学生很愉快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中来。然后通过抢答比赛形式,复习I can 句型。然后就是引出新课,在新课教学中能围绕重点句式展开扎实有效的训练。有学生喜爱的歌谣,歌曲,有比赛,有情景表演,有调查,还有节目表演,创编新对话、英语写作等等,好象是一盘丰盛的大餐。同伴评价:王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并且这些活动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先易后难,先是个人说,然后是两人合作说,再小组合作说,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充分练习说话,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学得很有劲,也很扎实。王老师的板书值得一提,不单单有课件呈现,还有板书呈现,并且板书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非常有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乔文雅老师执教的是《6,7的组成》。让学生利用涂色,摆小棒的方法自主探索6和7的组成,充分让学生多说多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设计环节巧妙,时间还需精准把控,注意课堂的预设和生成。</p> <p class="ql-block"> 付亚琼老师的这一堂课清晰实在,句型练习扎实。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歌曲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歌曲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并且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p><p class="ql-block">同伴评价:付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情景设计合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看视频,有目的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樊美玲老师讲的《6的乘法口诀》这课,先复习了之前学过的乘法口诀,再由生活中常见的豆荚引入本课。豆荚一个一个出示,让学生很容易的想到几个几相加,并且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带着学生完成前三句的口诀编制,剩余的由学生自己完成,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口诀,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后通过几个小游戏让学生熟悉、记忆乘法口诀,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环节完整流畅,学生学习积极性强。</p><p class="ql-block">师傅评价:本节课樊老师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练习形式多样,延伸了学生探究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本次师徒结对活动,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每一位教师受益匪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够将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p>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相信在师傅的引领、精心指导下,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将会逐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校训:求真 敬业 文明 勤奋</p><p class="ql-block">校风:团结 进取 严谨 优美</p><p class="ql-block">教风:忠爱 严勤</p><p class="ql-block">学风:尊师 守纪 勤学 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