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说起旅行,成都是怎么都绕不开的一个地方。"蓉城"、"锦城"、"天府之国"、"蜀中江南",任何优美的形容词放在它身上,都毫无违和感。而且它也是全国唯一连续13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的城市!当然,她也担得起。</p><p class="ql-block"> 成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逸,俗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的安逸是藏在骨子里的。成都虽是新一线城市,却拥有很多地方没有的烟火气。而这些烟火气,就藏在各个街巷之中。宽窄巷子便蕴藏着不一样的“烟火人间”,虽然时尚和现代逐渐成为这里的主旋律,但这里始终是直观老成都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平行排列组成, 宽窄巷子整体空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道路格局。街道空间尺度由两旁建筑、院墙所界定,街巷宽度内宽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沿街立面院门形式丰富,每户大门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有屋宇式、石库门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街道主调呈现清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有个“标签”——中国特色商业街。在这里,宽与窄并行,纵与横交错,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各种宅院式酒店茶坊, 将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缩影为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经过整体改造后,成为具有“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p> <p class="ql-block"> 好多四合院为历史遗留,街道乃清朝古街,有些是仿古而建,较成规模。据资料介绍,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平定准葛尔之乱后,驻守成都的千余兵丁,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满城。辛亥革命以后,少城的城墙被拆除,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民宅,蒋介石也曾经来过。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二十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p> <p class="ql-block"> 走在巷子里,走浅了走深了,文创之味总能脱颖于繁复的商味,带给你一丝惊喜,心灵被浸染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宽窄巷子曾驻留满蒙八旗军。 马是宽窄巷子历史中最重的见证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铜钱大门,满足了好多看到它的人对金钱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活体雕塑。 一种街头行为艺术,传自欧美。游客与之合影,每人20元。允许摆三个造型。 两名“雕塑家”的造型,的确与众不同,艺术魅力还在于天天修炼。 一则介绍提醒游客:模特很辛苦,请尊重他们的劳动。 他俩将“活体雕塑”冠名“铜人唐朝”,并有自已的“抖音”和“快手”。</p> <p class="ql-block"> 川菜是瘾 ,川茶是韵,川剧是调。</p><p class="ql-block"> 川菜,是吃货老饕的瘾,来到成都当然少不了品尝川味美食,成都人不仅热爱生活,更懂得享受美食,这里能提供全世界最长的美食清单,和最懂吃的人民。成都的美味把历史厚重感和现代气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都三只耳火锅,特点主要就是经营冷锅鱼为主并结合中餐为辅的特色火锅。</p> <p class="ql-block">一堆招牌火锅挂满墙。想吃就进去,走累了就先坐坐。</p> <p class="ql-block"> 【小龙翻大江】宽窄巷子内的火锅不止一家,但这家最古典和气派,也最有自己的调调。从门头设计就可以看出来,菜品非常精致,也是景区内游客最喜欢去消费的火锅店,网上评价很高。</p> <p class="ql-block"> 之前听过一句话:“别的地方的人感冒了要吃药,成都人感冒了都是靠火锅来治病的。”街边找一家人多的馆子坐下,不吃环境,不吃装修,好吃又会吃的成都人只管味道好。鸭肠涮得脆脆的,耗儿鱼煮得已经入味,黄辣丁一定要趁着活蹦乱跳的下锅,毛肚稍微一涮就好了......谁能拒绝这一锅麻辣的味道?感冒就不让她吃?简直“杀人诛心”!</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这在成都也不例外。著名的有龙抄手、赖汤圆、夫妻肺片、钟水饺、担担面、珍珠元子、韩包子、龙眼包子、陈麻婆豆腐、蛋烘糕......还有樟茶鸭、王胖鸭、治德号小笼蒸牛肉、自贡火边子牛肉、成都张老五凉粉、川北凉粉、宋嫂面、二姐兔丁、牛肉焦饼、老四川灯影牛肉干等等。</p> <p class="ql-block"> 那里的红糖糍粑上的的黄豆粉浓郁扑鼻,毛血旺里的毛肚又脆又弹,还有比纸片更薄的肥瘦相间的蒜泥白肉,以及躺在老妈蹄花里的软烂芸豆,就像老成都的生活,柔软又有滋味。</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大锅口感独特麻辣鲜香是川菜的灵魂,也是川人的最爱。晚上就更热闹了,条条街阵阵飘香,对着一米宽的大铁锅,系着围裙掌勺的老板时不时还来跟你打个招呼,“来赏一哈嘛。”吃饱喝足了,还可以溜达去小巷深处的路边摊上买上一包卤菜再去附近小酒馆深夜买醉。哪怕游客繁多,也不影响本地人的情趣。每个从成都归来的人,一般都带着一身闲适和一个被折磨坏了的胃,以及一颗想再回去的心。</p> <p class="ql-block"> 这些小吃店中排一号的小吃是“老妈兔头”,麻辣鲜香,滑嫩爽口,是成都小姐姐们喜欢的零食。</p> <p class="ql-block"> 每一只在山清水秀的天府之国降生的兔兔,最后都会在锅里和筷子上结束它有意义的一生。据统计,每年光四川地区就要吃掉3亿多只兔子,而其中成都人一年就要吃掉2亿只,平均每人每年要吃14只兔子。四川省每年需从外省调2000万-3000万只肉兔,以满足本省人的消费需求。四川人对兔子的钟爱使得一只兔子想要逃离四川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一只鸭子想游出长江也是不可能的,就算它能绝处逢生逃离武汉,但也绝对会在到达南京时入锅。</p> <p class="ql-block"> 川茶,是宽窄巷子的韵,春有繁花,夏有幽竹,秋有银杏,冬有腊梅。白驹过隙,门神依旧。 到了这里,很喜欢看看这里的建筑,这些特色的门楣永远是游客们镜头下的麻豆。</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有一万六千多家茶馆,饮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盖碗茶没有繁杂的步骤,只有最平价的温暖。茶馆是成都天然的社交场所,是包容老成都市井气息,酝酿光阴的温柔乡。除了盛名在外的鹤鸣茶社,和街头巷尾的平民茶铺,还有城中各大寺庙提供给市民歇脚的茶区。在成都慢悠悠的茶香中,大慈寺里供奉的神佛对于凡夫俗子的快乐都显得格外宽容。</p> <p class="ql-block"> 老板,来杯飘雪——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会闪出一间茶馆来,老人们喝茶,淡定, 消磨的是时间;年轻人喝茶,悠闲,看重的是体验;孩子们喝茶,快乐,茶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摆设。有人不无夸张地说,成都人大约有半数左右是在茶馆里过日子的,这话我信!</p> <p class="ql-block"> 川戏,是蜀山蜀水的调,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p> <p class="ql-block">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p> <p class="ql-block"> 川剧演员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征。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故川剧脸谱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是各类地方剧种中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 川剧戏装有很多种,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对应有相对固定角色,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有严格讲究。</p> <p class="ql-block"> 在宽窄巷子不仅可以欣赏川剧,有兴趣的你还可以换上戏服,在宽窄巷子的青石板路上走一走,悠长的巷子和建筑,有一种穿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成都人很信奉的一句话,就是:“人生不一定要活得有声有色,但至少要有滋有味”。这滋味既是指唇齿之间的味道,也在说日常生活中的悠闲。</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里,古街尘缘,古街历史,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成都日渐久远的故事。一街一景,景中有景。两侧的的古建筑,参天的古树给我们描绘了历史的画卷,讲述着历史的记忆。每一个庭院的设计是那样的含蓄,那样的具有民族特色,那样的富有文化底蕴。这就是它与其他古镇古街所不同的地方,每看一处,没有雷同,让人不生倦意。</p> <p class="ql-block"> 记忆四川,不是看一眼、逛几个地方,浮光掠影地欣赏一下,就能记忆四川、了解成都的。成都是一座被上天吻过的城市。“两山一平原,烟火三千年”,川西平原物华天宝,近百年相对和平。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少有浓重的危机感。再加上清代轰轰烈烈的湖广填四川,充满移民的成都包容而谦和,从不排外并充满温情。被包装的很好的都市是成都,这种藏在繁华都市背后的市井模样,亦是成都。成都,在不同的人的心中是不同的代名词。可能是悠闲、可能是慵懒、可能是熊猫、可能是盖碗茶、可能是麻将、可能是美食...... 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种对四川成都的偏爱。成都, 就像人心头的白月光,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座成都,那里怀揣着全部的人间理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门外一世界,门内一洞天。古香古色的川西民居,典型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三块砖”,原为清末八旗后裔因生活落魄而将祖产易手的一处院子。 当年一商人重金购得后欲重建,他从大师指点中悟出玄机:这是块风水宝地,重建新宅一定要保留保护好一样东西,即主人的旧墻砖。照此运作,后来果然财运亨通,商势如意。 1981年,成都市政府对宽窄巷子按整修如故的原则进行修缮,该院子的商家不但保留了门前的两堵旧砖墻,还用清末、民国和现代的三个不同时期的砖来作为墻基,并将店命名为“三块砖”。</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体现了成都的“闲”。原住民、老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老人们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这一切都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元素和成都语汇,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中的宽居也好,宽坐也罢,宽不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宽的特色与风格。宽窄巷子见证了成都两千多年来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演变,是这座都市历史发展的缩影。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成都之美就在于有像宽窄巷子这些有着文化气息的景点,在于成都轻松的生活节奏,在于成都人的热情爽朗。</p> <p class="ql-block">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p> <p class="ql-block">酒好不怕巷子深,俺熊猫也想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一家陈设别致的银器店铺充满了喜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 从来没有看过一间屋子里有那么多的银锭,每一锭银子都是真材实料,大部分外面还镀上了金,像无数个金元宝垒在一起,拿在手里沉甸甸的。</p> <p class="ql-block">全套银制火锅餐具。</p> <p class="ql-block"> 窄巷子,体会的是另一种感觉,成都的“慢”生活。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宽宽的窄巷子,窄窄的宽巷子,经历着历史的风雨,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p> <p class="ql-block"> 拴马石。有玄机。 百年前的宽窄巷子,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的居住地,他们素来有骑马出行的习惯。正因如此,拴马石被认为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p> <p class="ql-block"> 如今,位于宽窄巷子32号门头老墙上的一处拴马石,离地约1.2米,虽已风化斑驳,但它仿佛是宽窄巷子乃至成都的一块独有的胎记,述说着这里的前世。后来,有艺术家根据拴马石的文物进行想象及设计,在它的附近重新打造了一匹浮雕马,矫健的骏马踏着前蹄,扭着头,好像在目送离去的主人。更有意思的是,马首和左前蹄是雕塑,而马身则是绘画在青砖墙上的线条。整个画面生动立体,成了游人拍照留念不可错过的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窄巷子,两相比较,小资味儿文化味儿快餐味儿老成都味儿……各具千秋,宽窄巷子——网红巷子。 它是被天南海北的游客天天追捧的巷子,也是被改造过的曾经被历史烽烟萦绕的巷子,它虽然有了太多丰满的现代味道,但我们来过了,见识并扫描了宽窄巷子呈现的老成都+现代感的生活韵味儿,足矣。</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带不走的宽窄巷子,能带走的是成都休闲都市、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已经成为典型成都生活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三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和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虽然三国历史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那刀光剑影,群雄割据的时代,以及叱咤风云,个性突出的英雄,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忠义、智慧、勇武精神,成都武侯祠正是体现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三国遗迹所在。</p><p class="ql-block"> 汉昭烈帝庙是纪念蜀汉皇帝刘备的祠堂,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蜀汉的百姓看在诸葛亮功劳的份上请求在成都为诸葛亮修建寺庙供奉,被刘禅以国库空虚所拒绝,后来百姓们自发的在刘备的灵柩私自为孔明建造了武侯祠,这是武侯祠的由来。清朝的康熙年间主持重建武侯祠时,在刘备的殿后,建造了诸葛亮专殿,大体上就是现在武侯祠的格局。武侯祠建筑群分为汉昭烈帝、文臣武将廊、刘备主殿、诸葛亮殿、三义庙以及刘备的陵墓六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游武侯祠,有人疑惑为何民间只称“武侯祠”却鲜称“汉昭烈庙”?民国年间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在世人心中,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其历史功绩和威望超过了刘备,武侯祠越叫越响,也是天下百姓心愿吧。</p> <p class="ql-block"> 武候祠内最著名的当属唐“三绝碑”和“攻心”联。“三绝碑”即“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攻心”联为清人赵藩撰书:“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有一条红墙竹影的夹道,画面唯美。红墙夹道蜿蜒而去,竹影覆盖向上扶摇,似在天空摇曳,不时闻有小鸟鸣啾。人在夹道行,似在时光隧道中穿越,刀光剑影之声不绝于耳。武候祠的"红墙竹影"美景名气很大,是成都的一道“网红墙”,是网红拍照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 锦里,即锦官城,是成都的代称,占地30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抖音三大网红城市:成都、重庆、西安。说到成都,就不得不提锦里,锦里位于成都市中心一环路以内,成都武侯祠大街中段,与著名的武侯祠仅一墙之隔,在锦里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锦里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锦里中间主街售卖四川工艺品,再往里走有两条路,左边是吃货的小吃街,右边多是酒吧客栈。 在这里购物,总会有一种令人流连忘返的感觉,这里汇集了四川非常具有特色的知名小吃,餐馆里的美食有牛肉锅盔、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 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射弩、织锦、客栈,铜锣声声,追寻逝水年华;刺绣、竹编、当铺,花轿悠悠,勾起尘封记忆。在锦里,总有一处让你魂萦梦系……</p> <p class="ql-block">锦里古戏楼。台上台下的人都在演绎着人间百态!</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成都的人民就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即那一声声富有四川方言的吆喝声:掏耳朵不?舒服赛神仙哦!“掏耳朵”可是四川人最会享受的绝笔手艺之一。游客躺在竹制躺椅上,微闭着双眼。师傅聚精会神地蹲在这些游客的身边,用一根细小如丝的银色小勺子在他们耳朵里鼓捣着,然后当这些师傅拿出那根小勺时,他们会很娴熟“呼呼”轻轻地吹着这些游客们的耳孔。</p> <p class="ql-block"> 锦里是大众百姓的锦里。店铺门前大都挂着旗幡式的幌子招牌,茶坊、酒巴、客栈、民间艺术摊点……处处爆燃着城市休闲气氛,享受其中是人们的最终目的。</p> <p class="ql-block"> 锦里,成都平原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走进锦里就像走进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这里,古意盎然,锦绣巴蜀,武候故里。</p> <p class="ql-block">锦里——烟火人间浓缩成都生活精华。</p> <p class="ql-block">这条深邃的石巷子是锦里的一大经典,好多游客路过这里都会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漫游锦官故里,品味历史文化,刺绣,竹编,当铺,花轿悠悠;结义园中,两碗绿茶尝川剧;诸葛井里,一眼碧水映风云;兰布幌子,远摇百种锦图;红纸灯笼🏮,近照三国食阵。</p> <p class="ql-block"> 一直纳闷这么好吃的糖为啥叫狗屎糖呢? 狗屎糖”又叫豆香糖,是四川地区土特产之一,是用黄豆、花生、麦芽糖等原料制作而成的糖。糖的颜色与狗屎类似,故称狗屎糖。这个糖的糖纸还自带特别好玩的广告词“吃狗屎糖走狗屎运”。</p> <p class="ql-block"> 用锦里墙上《锦里序》的一段文字,作为游记结尾: 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四百米古道诗与画,两千年桑海雷和电。环武侯以同体,面世界而共辉。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历史精品,复得更需珍惜;人类遗产,参与即是关爱。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p><p class="ql-block"> 成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逸。 “你来或者不来,成都就在这里,不紧不慢。你在或者不在,成都人就在这里,余生很长,何事慌张。”很多人来成都,本来是为了看熊猫吃火锅啃兔脑壳的,结果来了才发现,短短的时间里,成都不仅抓住了你的胃,还牢牢抓住了你的心。吃一口正宗的川菜。累了便找个地方,采耳、捶背,听着不远处的麻将声,你会忍不住发出感慨:这才是生活的真谛啊。不紧不慢,悠闲自在,这就是成都的魅力,让你随时感受岁月静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