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峥军工人,拳拳报国心——15米地面站天线研制二三事(中)

曾经滄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峥峥军工人,拳拳报国心</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15米地面站天线研刹二三事(中)</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图文/曾经沧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说说15米地面站天线 </b></p><p class="ql-block">所谓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是指其抛物面反射面(人们俗称卫星锅)的直径为15米,天线采取二次反射原理,另一个置于前端的小反射面的直径为2米多。毫无疑问,该天线不仅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地面站天线,同时也是当时国内口径最大的天线。工作状态是自始至终不间断地跟踪地球同步卫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面站天线由天线头,天线座,馈源,伺服跟踪等部分组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装好的天线高度近二十米,相当于七八层楼高。天线头可围绕俯仰轴旋转即“俯仰转动”。大轴两端的大扇形齿轮的半经达2米;同时,天线头还可绕方位轴转动即“方位转动”。静压轴承座上方位传动链中仅大齿圈直径就达4米多。如此大直经的扇形齿轮和大齿圈是在我厂从西德进口的五米滚齿机上自行加工的。这种滚齿机当时全国仅有三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线头采用多层蜂窝状玻璃钢面板,铺设在其后面的诸多放射状支架上。光调节点就有将近万个,每个调节点由支架上的球头螺杆和面板背面的凹型连接圈组成,用来调节反射面板的精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需经得起12级大风等恶劣条件的考验而能全天候正常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线在安装面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初生牛犊,逼上梁山 </b></p><p class="ql-block">在4191厂,老厂来的人员中“两少”问题特别突出:即技术人员少和老工人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堂堂地面站、雷达天线专业厂,搞雷达及地面站天线结构设计的技术人员却几近空白,真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即使象哈军工及我们华工等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中大多是学无线电或自动控制的,学机械的很少,而且其中没有一个搞天线结构设计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般无奈,别无选择。工厂只得将我们这些华工分配来的学生“赶鸭子上架”,去担此“重任”了。文革前进校的老五届大学生在别的厂也许只能打打“下手”,但在三线厂却因禍得福成了“栋梁之材”,绝对主力。部分来自无线电或其它系的学生也不得不改行搞机械,一切听凭需要,一切从头再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被“逼上梁山”的这些学机械或改行的技术人员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刻苦自学,虚心向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成电”“西军电”的老师请教,向有经验的工人老师傅学习,用实际行动诠释並践行了那句话:“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战争中学会战争”。结果是:他们不仅胜任工作,而且一个个都挑起了大梁,有的还担负起总装总调的总体负责人的重责,有的还获得了诸多技术成果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参考书很少。从当时的“西北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后改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千方百计弄来的由吴凤高编写的《天线结构设计》和《天线座结构设计》两本不公开发行的大学教材,成了我们须叟不离的“宝贝”,和不可或缺的启蒙老师。此书至今我仍完好无损的保存着,权作留个纪念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想第一台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设计院是第一次设计,工厂是第一次生产,大家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鋚,试制中的困难和问题是可想而知的了。但是全厂职工並没有知难而退,而是一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高工资” ,解难题 </b></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制作反射面板后面那个支架上的不规则弧形梁时,开始是用工装压制出来的,但回弹量老是控制不好,屡屡达不到要求。这道工序成了拦路虎,真是急啊!车间领导一筹莫展。后来解决这一难题的,竟然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工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老师傅姓徐,一般人叫他老徐头。江苏常州人,讲一口东北人听不大懂的哈尼常州话。为解决在家待业的女儿的工作问题,只身从天津大城市的大工厂主动要求调来贵州山沟沟里的4191厂工作,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主动请缨,对车间领导说:“我来试试。”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根压制成型但不合格的不规则长梁,问旁边的检验哪里不合格,超差多少?然后,闭上一只眼瞄瞄,倒过个,再瞄瞄,手中榔头不是在变形部位,而是在其他部位笃笃敲了几下,再调个头,笃笃敲两下,往地上一放,说,“行了!”等在旁边的检验人员瞪大眼睛,多次测量后,竖起大拇指,惊讶地说:“合格了!”看得在场围观的工人们啧啧称奇,都拍手叫好!看似久拖不决的难题竟然在他手里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真是“高手在民间”! 因 为当时我恰好也在现场,所以知道得如此详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徐头可不是一般老工人,是刚解放时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人员,当时他是个飞机维修工人。“两航起义”后周总理承诺工资保留原待遇,所以在当时一般工人每月拿三四十元工资时候,他拿将近18O多元的高工资。厂里有些调皮的工人不称呼其名,也不叫他老徐头,而直接称呼其为:“高工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后,那些原本对他“高工资”颇有微词的工人说,“高工资”,拿得应该!之后这最后一道整形工序就放心地交给老徐头了,一台天线也有百十来根啊。当然,在下一台天线生产时解决了回弹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车间工人在加工直径5米的大齿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 螺钉险误事,细节定成败 </b></p><p class="ql-block">在最后总装调试阶段,也是许多矛盾、问题,甚至怪事总暴露之时!其中发生在1975年的一件事曾经震惊厂调试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体组伺服调试人员在确认电子线路检查无误的情况下,整个系统又采用了力矩均衡电消隙技术,系统所有机械间隙己完全消除,但同步测速机传递来的机械电子信号不正常,即机电不同步。而且故障现象呈多变态势,无规律性可言。更严峻的是有可能会造成系统振荡,导致天线损毁的严重后果,万般无奈只得靠频繁启动以此消除此偏差。调试走进死胡同,甚至连整个系统的机械谐振频率都不敢去测定,因为这是自动控制系统之大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时间各种议论争论之声鹊起。譬如出现在某某设计院之间的“电路闭环控制存在设计缺陷“”等理论争论,反正当时莫衷一是。在当时整个外部环境还是WG期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有人甚至怀疑是总体组某位分组负责同志为泄愤而搞破坏所致。尽管被冤枉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次申辩仍无果,直到真相大白后仍得不到应有的处理。</span>该技术人员愤而辞职,遂调出厂到26所大专班当老师去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是总体组一位我们华工的技术人员,因从小他就养成了爱琢磨、喜欢动手的习惯,在仔细询问反复分析故障后,得出“问题不在电路系统而应出现在机械传动链之中”的初步结论。並用排除法一一排除掉俯仰转动传动链的问题后,得出既然谐频点在方位转动上测得,问题应出在与方位转动相关的方位轴上。而且与紧固力不夠有关,从而产生位移所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与总装车间安装人员,从测速机,到变速箱,再到……,一丝不苟逐级往前查。有人不经意地说了句:“为了从空心方位轴中穿电缆,此处曾经重新拆装过。”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该技术员激动地说:“就是它!”並要求工人师傅再次确认曾重新拆装过的地方螺丝是否紧固?待将因从方位轴中穿电缆而松开过的所有连接螺丝重新紧固后,再重新对零,伺服打阶跃,一切恢复正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节决定成败!想当年美国第13次航天飞行,造成惨烈爆炸,仅仅是因为一密封圈耐寒力不足所致!而我们这台天线上因为某些螺丝未紧固到位,险酿太禍,不也是一深刻教训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70年分配来厂的部分华工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 群策群力,组织攻关 </b></p><p class="ql-block">诚如试制工作从来就不象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厂里为此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关。譬如当时厂里的立式车床最多只能加工3米4直径的工件,而天线上有的的零件直经将近5米。临时成立的“三结合”攻关小组用动力头在地坑里用“蚂蚁啃骨头”的土办法攻克了此难关。后来又将厂里的3米4立车花最少的钱改装成了能加工五米直径工件的大立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这样说,建厂初期从东北,贵阳,六盘水和都匀本地招收进来的大批学员,在厂里老工人奇缺的情况下,挑大梁,担重任,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在天线试制中功不可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调试时,负责安装的五车间工人干部与搞馈源伺服跟踪的技术人员一起,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为此,调试场架起了4只强光探照灯,将黑夜变成白昼。食堂炊事员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加班,都把饭菜送到现场。工人头带安全帽,身携安全带,攀爬上高高的天线作业。蓝天白云下,他们矫健的身影,彰显了那个时代青年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五湖四海的一批批军工人,其中有很多是从建厂开始便默默耕耘的拓荒牛。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个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年代,正是他们凭着拳拳报国心,在极其艰苦卓绝的山沟沟里,无怨无悔、默默地奉献着。全厂上下,同心协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跨越了一道道沟坎,从而大大加快了15米地面站天线研制的进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4191厂厂区一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