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王圆箓的“功”与“过”

马荣家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洞窟多,故事也多,其中第17号窟算是最有故事的一个洞窟了。</p><p class="ql-block">这个编号为17的洞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是“窟中窟”,是藏在16号窟里边的一个洞窟,所以后来在给洞窟编号时,窟口门上的标记是“16—17”两个号码,即走一个门进两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是名副其实的藏宝洞。收藏了从公元四世纪到11世纪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约5万余件。大量的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珍贵文物被秘藏于此。</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开凿第一个洞窟开始,在后来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开凿了700多座洞窟。现在,莫高窟有编号的洞窟共有735个。</p><p class="ql-block">而在公元1900年之前,人们知道的莫高窟只有734个洞窟。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像后来这样,为了便于管理,把所有的洞窟编成号码,但所有的洞窟都明摆在那里,洞窟的总量一目了然。而有一个洞窟却一直隐藏着,在近千年时间里一直不为人们所知,这个密藏的洞窟就是17号窟,即“藏经洞”。</p><p class="ql-block">这个秘密却在公元1900年6月22日午夜时分被打破了,在中国敦煌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p><p class="ql-block">而发现“藏经洞”的主人公就是道士王圆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圆箓,湖北麻城人。1849—1850年出生。清光绪初,入肃州(今酒泉)巡防营为兵勇,后离军,受戒为道士,1897年落脚在莫高窟。</p><p class="ql-block">一日,王圆箓所聘的文案杨某磕烟锅头时,觉16号窟甬道北壁有空洞回音,疑有密室,以告圆箓。是夜,即公元1900年6月22日,王杨相与破壁探查,果见密室,内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大量经卷文物。</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始末。</p><p class="ql-block">王圆箓的发现堪称伟大的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物具有重大价值,后来学术界把它 与“甲骨文”、“汉简”和“明清档案”并列为中国近代的四大发现。</p><p class="ql-block">尽管王圆箓的发现与1974年陕西临潼农民一镐头刨出兵马俑一样偶然,但历史把重大发现的机会给了王圆箓,王圆箓在藏经洞的发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不可否定的。</p><p class="ql-block">也正是由于这样一次发现,让王圆箓与藏经洞文物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带给他毁誉参半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16窟及17号窟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据窟内文物证实,16号窟的窟主是晚唐高僧洪辩法师,因吴姓,俗称“吴和尚”。16号窟建造时间大约在唐大中五年至咸通间,即公元851—867年间。</p><p class="ql-block">16号窟里边、窟北一侧的17号窟则是吴和尚的“影窟”,即洪辩的“影堂”(纪念堂)。</p><p class="ql-block">影窟面积不大,只有2.6米见方。靠北有一张禅床,禅床上端坐着洪辩高僧像,像背后是一面壁画墙。</p><p class="ql-block">其实,王圆箓打开“藏经洞”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洪辩的坐像。当初往影窟里藏经的时候,可能空间不够,就将洪辩塑像移出了洞窟。</p><p class="ql-block">据文革前在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的专家回忆,洪辩的塑像被发现在16号窟附近的362号窟里。1965年,时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与他们共同研究确认了洪辩塑像的真实性,并由他安排人将洪辩塑像移回藏经洞。</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洪辩塑像的发现和回归,也是莫高窟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发现。</p><p class="ql-block">今天,当我们遥望长达1600多米的莫高窟的山体和700多个洞窟时,我们不禁会问,其中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宝藏。这也许是一个待解的秘密,只有等待未来的人们去发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么是什么时候、又是谁把“影窟”改做了“藏经洞”了呢?</p><p class="ql-block">据专家研究考证,大约在公元11世纪初,大批佛经、佛画、法器及社会文书等被密藏于此窟。然后砌墙封门,饰以壁画,伪装起来。从此,藏经洞在大漠之中被封存了九百多年,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无任何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至于是谁,又出于什么原因藏经于此,学术界至今也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出土文物的价值到底有多大?</p><p class="ql-block">这座蕴藏丰富、包罗万象的古文献文物宝库,满储了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文献资料及文物5万多件,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藏经洞出土文献资料,年代时限,上起三国时期,下迄赵宋王朝,延续时间长达12个世纪,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的历史文书典籍。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文物资料,对于了解和研究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史地交通、民族历史、文学艺术、语言民俗、音乐舞蹈等提供了其它史籍所未曾记载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因此,有学者称:“整个中国文化都在敦煌卷子中表现出来”。藏经洞出土文物是名副其实的世之瑰宝。价值之大,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藏经洞”发现的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字样。这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书籍。“藏经洞”文物之珍贵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的发现,就像打开了一个金光灿灿宝库,立即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从1907年开始,一批批来自海外的探险家、考古学者、淘金者,纷纷来到敦煌,开始了瓜分掠夺盗窃莫高窟珍贵文物的盛宴。</p><p class="ql-block">“藏经洞”被发现时,共有文物文献资料5万多件。到了1910年清政府接管,运到京城后只剩下8697件。不足“藏经洞”出土文物的五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其中大部分被英法俄日等国盗取、掠夺和骗购。</p><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从1907年至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以700两白银骗购13000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用500两白银骗购5500件精品。1912年日本人橘瑞超等用350两白银骗购400件。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骗购残卷500件。到了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莫高窟时,“藏经洞”的文物已经被瓜分殆尽。他把掠夺的目标转向其它洞窟,用75两白银,粘走26块精美壁画。同时盗走彩塑及菩萨各一尊,另有经卷2件。这些被骗购盗走的“藏经洞”及莫高窟的文物,现在大都存放在英法俄美印等博物馆内。</p><p class="ql-block">其余相当数量的“藏经洞”文物去向不详。</p><p class="ql-block">胡适曾说过,最开始发现“藏经洞”文物时,王圆箓不懂文物价值,把部分经卷卖给附近居民,烧成纸灰,当药服用。</p><p class="ql-block">还有资料说,王圆箓在保管期间也私自出售了一部分文物,用于日常修缮管理费用。</p><p class="ql-block">更有官吏在得知文物价值后,开始伸手窃取藏经洞文物。</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运送藏经洞文物进京途中 ,层层扒皮,被各级官吏据为己有。</p><p class="ql-block">其实,从明朝关闭嘉峪关以后,地处沙漠深处的莫高窟渐渐被人们淡忘。虽然沙漠侵袭了莫高窟,掩埋了部分文物 ,但也在在一定意义上是保护了文物。正像埃及有些神庙,墓葬,雕塑、木乃伊等文物,在沙漠掩盖下平安地度过了几千年,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发现。如果没有沙漠掩盖,恐怕这些文物早就被破坏、被盗走了。</p><p class="ql-block">同样,如果没有“藏经洞”的发现,引起世界的注意,也许,莫高窟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会被推迟一些年。如果推迟到百年后的当代,或许莫高窟就不会遭受损失和破坏。可是历史不能假设,藏经洞偏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清末时期面世,由此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劫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参观过程中,特别是介绍到“藏经洞”的传奇故事时,王圆箓是导游提到次数最多的名字。发现“藏经洞”的人是他,低价出售“藏经洞”文物的人是他,造成莫高窟大量文物流失的也是他。对历史上莫高窟被造成的破坏,在英法俄日诸外国强盗名字之后,王圆箓就是头号的千古罪人了。</p><p class="ql-block">一些旅游宣传小册子把王圆箓描写成愚昧无知 贪图小利,出卖文物的卑劣小人。在一些正式著作中,也把王圆箓妖魔化。其中,余秋雨的“道士塔”就把王圆箓说是“敦煌石窟的罪人”</p><p class="ql-block">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为王圆箓正名的还大有人在。这些文章中列举大量事实,还原了王圆箓辛辛苦苦看守藏经洞文物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王圆箓本是道士,由于被莫高窟特殊环境所吸引,甘心留在佛家圣地莫高窟。在此期间,他四处募捐,省吃节用,用化缘积攒的钱,清除窟内积沙,维护修缮毁损建筑,做了许多保护性工作。据说,仅清理16号窟的沙子就用了两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在发现藏经洞后,他虽然不懂文物的价值,但他本能地意识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虽然初期他也散失了一些文物,但大都保存完好。他在采取措施保管好藏经洞的同时,积极向官府报告。有记载, 他在藏经洞发现不久,就曾徒步50里路赶往县城, 向县令汇报。无奈县令目不识丁,不予重视,王不得不无功而返。</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新县令上任,王圆箓又选带一包写本和绢画前往拜见。虽得到县令重视,并亲来莫高窟考察,却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p><p class="ql-block">后甘肃学政见到藏经洞部分文物后有所震惊,并建议将文物运送兰州保管。可是却迟迟没有行动,令王圆箓陷入长久的等待之中。</p><p class="ql-block">心有不甘的王圆箓再次挑选两箱经卷,骑着毛驴,行程800多里沙漠瀚海,赶赴肃州(今酒泉),以求得当兵时的老上司帮助。如果谁有过穿越沙漠瀚海的经历,他就会懂得一个人孤身穿越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虽然老上司对此事不感兴趣,但还是被王圆箓行为感动,同意上报甘肃蕃台,建议将这些文物运省妥藏。</p><p class="ql-block">可是甘肃蕃台却以路途遥远,耗资巨大,银两难筹为由,签发纸令: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管。</p><p class="ql-block">在长达7年的看守过程中,仅凭一个贫寒道士,无钱无力 ,有何勇气坚守下去?面对官府冷漠态度,如何能不心灰意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提到,在1904年,遵从第二任县令命令,对“藏经洞”进行封闭。据说,封闭之前,王圆箓从中拿出一部分藏品,私自进行出售。</p><p class="ql-block">这被指为王圆箓的一个重要过错。果真如此吗?如果王道士真的出卖了部分文物,那换来的钱又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16—17号窟的三层木构窟檐。是王圆箓1906年主持修建的。这正是王圆箓看管藏经洞的第六年,他所完成的一项保护藏经洞的大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没有修建木构窟檐的洞窟大体都是这样的,门脸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与16—17号窟的三层窟檐即三层楼相媲美的是96号窟的九层楼。这个九层楼是民国时期的1935年在原4层楼基础上修建的。</p><p class="ql-block">这两座木构窟檐楼至今仍是莫高窟最有特色的建筑景观。</p><p class="ql-block">人们不仅要问,在1906年的时候,一个贫穷的道士,在官府未出一文钱的情况下,有何财力有何力量能够完成如此恢宏建筑?</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否可以推断,王道士真的用出售了文物的钱完成了他对藏经洞的升级改造?如是,我们真没有资格责怪这位“将全部心智都投入到已经倾颓的庙宇修复中”贫苦道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恢复他心目中大殿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本是国家的财富,腐败的清政府却不闻不问,既不出钱,也不出力,把偌大的莫高窟管理推给了一个衰老贫弱的出家人。</p><p class="ql-block">带着极度的失望,经王圆箓之手,一批批珍贵的藏经洞文献文物被卖到外国人手中。也带沉重的着精神上的折磨,王圆箓走完自己曲折离奇的一生。至死,他也没有等来朝廷拨发修补佛窟的款项,他上书朝廷的“催募经款草丹”一直也没有投递,搁置在书箱中。</p> <p class="ql-block">1931年,贫病交加的王圆箓带着遗憾走了,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富。</p><p class="ql-block">其徒子徒孙赵玉明等,把王圆箓埋葬在莫高窟大泉河东岸沙滩上,并起塔立碑。总算在其倾尽大半生精力奉献的莫高窟旁有了一块立足之地。</p><p class="ql-block">这碑这塔,是功德塔?纪念碑?或是耻辱柱?都交给历史去评判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