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6日早晨,春晗学校秋风习习,丹桂飘香,“黄春燕名师工作室”成员、河南省名师专家团和市内部分科学老师汇聚在美丽春晗,开展了“义乌市基于STEM理念的教学设计培训”和“河南省省级名师培养”的研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黄春燕名师工作室成员陈燕玲老师带来的具有春晗特色的《模具城蚀刻液的探析》。春晗学校位于义乌市模具城附近,陈老师以学生实地走访模具城为主引,从了解蚀刻—观察变化,深入到理解蚀刻—探究化学原因,最后分析蚀刻—寻找蚀刻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引导学生深入主题——设计方案并检验蚀刻废液中的离子,将工业技术搬进了初中实验课堂。随后以环境保护为背景提问:“该废液能直接排放吗?”升华了主题的同时引出除杂的必要性。学生自己设计除杂方案,在这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离子的相关内容。最后回归生活生产介绍了工业除杂及蚀刻的应用。整节课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将实际例子带入课堂,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使得复习课也能够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来自河南的特级教师张建甫老师带来《物质的转化》,张老师以“地球上没有真正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一有趣而又生动的开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走进了今天学习的内容——物质的转化。</p> <p class="ql-block"> 通过让同学们设计提取“含铜废料”中的铜这一实验方案,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从成本、原理、环境保护等各个角度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加以优化,提高了同学们思考的全面性。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当中,同学们用流程图的形式把实验方案展示出来,张老师选择了两个实验方案,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做出了较为满意的实验方案。</p><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老师通过两个实验应用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现学现用,进一步深化理解,并且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楼娴老师的《探究暖宝宝成分和发热原理》一课中,从生活中常用物品暖宝宝为载体,复习了铁的性质和鉴定方法,渗透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控制变量的实验能力。整堂课的设计中,楼老师关注学生,关注探究,关注课堂预设。从一开始就勾起学生兴趣,使得课堂十分活跃,学生从猜想黑色物质是什么?到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再到亲自动手完成“暖宝宝”成分的最佳配比,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完全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探究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动手设计“暖宝宝”产品的外观,充分渗透STEM理念,使课堂得到了升华,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p>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们也动手实验,体验探秘“暖宝宝”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在休息时间,春晗学校的余根辉校长对学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提到学校将各学科老师们融合起来共同发展STEM课程,以及介绍在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带领了老师们参观了学校新疆棉种植园、航空航天展览馆、音乐美术教室等,给参观访问的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午后,兰溪市教研员方晓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初中科学STEM教育》主题讲座。她从“STEM涵义”、“STEM与高阶思维”、“STEM表现形式”、“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和“STEM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等角度切入展开讲座。最令人难忘的部分莫过于方老师介绍的STEM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案例。她重点分享了两篇生物、三篇化学、三篇物理课堂教学案例,总结上述课堂的四大特点:现实问题、学生中心、合作学习、结果开放。此外,方老师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课堂,如制作沙盘和不倒翁,让老师们拓宽眼界,收获满满干货。</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三节STEM展示课和下午短短两小时讲座,老师们深刻体会到STEM与高阶思维的联系,感受到STEM理念下科学课堂的共性,见识了STEM课堂的其他表现形式,这真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义乌市初中科学教研员金林平老师和浙江省特级教师、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副院长黄春燕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对我们老师的STEM教学设计提出要有意识突出STEM理念,进行生活关注、协作学习、科学探究、知识运用、创意想象和多元表达,相信在金老师和黄特的带领下,义乌STEM课堂会继续深入发展、焕发夺目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