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一瞥

空桥云鹤238523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母校益都一中,现为青州一中,是山东名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前身是北宋时期的“矮松园”,明代改为“松林书院”。1002年书院学子王曾考中状元,并连中“三元”,成为一代名相,以此作为书院的起点,书院实际存续近千年。1902年改为青州府官办中学,解放后称益都一中。随着益都县改青州市,学校亦改名青州第一中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大校长蔡元培、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曾分别为学校题写校训:“勤朴公勇”、“敬业乐教”。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云副总理为学校题写现校名“青州第一中学”。百年来,学校业绩卓著,荣誉等身,先后获国家荣誉称号九个,山东省荣誉称号八个,是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与国际几所著名中学、大学结为友好学校。多年来,重本上线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本科上线率在90%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和老伴一九六一年暑假在这里高中毕业,至今已过去整整六十个年头。十月二十四日,我们远道来青州为85岁二姐过生日时路过母校,已届耄耋之年的我们多想进去转转,看看母校几十年之发展变化,回忆一下当年在此学习、生活之经历。可不巧的很,这天学校正作为青州市的一个考点举行成人高考,做为匆匆过客,我们不能进入。在与学校门卫人员说明来意之后,获准在校门以内不远处转转看看,但不能进入考区。十几分钟后,我们匆匆拍了几张照片,便被门卫催促离开了学校,原因是有上级领导来考点视察检查考场情况。难得机会,多年愿望未能实现,不免有些遗憾。但谁让我们运气不好呢,只能留待以后再说。几张照片附后,作为此次与母校擦肩而过的一些纪念吧。</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千载书院史蕴深,百年中学育新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何当重归寻旧跡,睹物思人酹乾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10.26</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校正门——西大门</p> <p class="ql-block">  校舍多为古式建筑,与古城风格相协调</p> <p class="ql-block">  敬道崇德牌坊</p> <p class="ql-block">  知行报告厅</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第一任校长、也是我在校就读时的校长阎石庵先生雕像</p> <p class="ql-block">  松林书院围墙南门(即益都一中当时的南便门,其正门向北)</p> <p class="ql-block">  门内奇石</p> <p class="ql-block">  书院大门</p> <p class="ql-block">  名家名人为校庆题词纪念</p><p class="ql-block"> 姜春云题词</p> <p class="ql-block">  梁步庭题词</p> <p class="ql-block">  钱伟长题词</p> <p class="ql-block">  何鲁丽题词</p> <p class="ql-block">  将军书法家彭飞题词</p> <p class="ql-block">  马万祺题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