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功勋》有感

胡欣

<p class="ql-block">  北京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功勋”,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屠呦呦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我。很多事情好像就在身边,设身处地去感受一下,她的小女儿被寄养在外婆家多像我和哥哥的经历。看到这时我真的失眠了,想起我小时候的一切一切……。</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大学生,我爸爸是北京大学无线电系专业毕业,妈妈是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爸爸毕业后分到三机部所属的国防工厂,由苏联专家主持生产我国的米格歼击机和轰五/轰六轰炸机。开始工厂在天津北站,可苏联专家说那里有地陷的可能,之后就迁到了陕西的黄土高原。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年轻的爸爸打起行李就走了,随后妈妈也随爸爸调动到爸爸工厂附近的县城中学去教书。爸爸妈妈都走了。我和哥哥年幼,爸爸工作的黄土高原条件太差,自己的生活都顾不过来,就别说养育孩子了,很自然地把我和哥哥放在北京的姥姥家抚养。姥爷姥姥都是教育家,我和哥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小时候很少能见到爸爸/妈妈。有时爸爸到北京部里开会,匆匆忙忙的来,着急忙慌的走。但是每次回京都要到姥姥家来看我和哥哥。由于跟爸爸很生疏,当我见到爸爸时,不敢叫他。姥姥在一旁看着着急说:“这是你爸爸,叫啊,叫啊。”我低头就是不叫。爸爸一下把我抱起来,那一瞬让我感到父爱的无限温存和爱……。</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大概小学二年级了,放学后看到爸爸来了,特别高兴,因为爸爸来了会带我去饭馆吃饭,还买好吃的东西。爸爸跟我说:“明天我从部里开会回来带你去儿童商店啊。”第二天,天都快黑了。爸爸才回来,带着我直奔王府井的儿童商店。爸爸拉着我的小手说:“这次回来妈妈嘱咐他一定要给女儿买一件连衣裙,因为妈妈不知道自己8岁的女儿多高了?心里非常惦记。”(写到这里我真的很心酸,妈妈不知道自己唯一的女儿多高了,这太难了吧)到了商店,试裙子不是小就是大 我有点不高兴了。爸爸立刻拉着我:“走爸爸给你买小皮鞋去。”到了卖鞋的柜台。只有一双特别合适,可是姥姥嘱咐爸爸要买的大一点,否则明年就不能穿了。我坚持要穿,爸爸立刻就答应了。商店马上就要关门了。爸爸说:明天再来,明天爸爸给你买漂亮的小大衣。我当时高兴极了。 </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我和哥哥睡觉了。朦胧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了,原来是摩托车送电报的。电报是给爸爸的,原来厂里有很急的问题需要爸爸去解诀,让他马上回去。爸爸看看手表跟姥姥说:“妈.我要马上走,赶23:30的火车,厂里有急事。”姥姥说:“必须得走?这么急啊?”爸爸说:“必须。”爸爸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钱交给姥姥。背起那特别沉的书包,到里屋看看我和哥哥后,坚定的走了。我哭了,有许多不舍。爸爸才来两天就走了,不知道爸爸怎么和别人的爸爸不一样?难道忘了你对女儿的承诺,还没来得及给我买漂亮的小大衣呢。我心里有点怨恨他………。</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知识分子也是人,也有儿女情长,但在工作面前,在建设新中国,国家需要的时候一切皆可抛下……。(这张照片是爸爸到北京开会,工作之余带我到胡同口的白雪照相馆照的。爸爸说:照片带回去安慰你妈妈,她太想你们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长大了,有点能理解我爸爸妈妈了。爸爸告诉我,那时国家组建国防工厂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由苏联专家主持指导国防工厂的一切技术工作。有一天中苏谈判崩了,一夜之间苏联专家团队连图纸全部带走。面对苏联进口的设备,(有些设备还没来得及打开)一堆乱七八糟的废铁摆在眼前怎么办?就是他们这些新毕业大学生(其中北大/清华/有哈军工/西工大/兰州大学)这些年轻的大学生顶起来。自己组装设备。爸爸说每次辛苦的组装都会富裕出一些零件,说明还是不对,从新再来。一次次经过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就是这些年轻的学生终于组装运转合格了!爸爸说:那时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年有三次技术革新。国家一年给他涨三次工资。(后来这些在文革中都成了他走白专道路的罪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代知识分子的世界……。他们热爱祖国 ,努力工作。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是儿女们心中的无名英雄。 </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妈妈有一年放暑假来看年迈的姥姥姥爷,带着颖弟到北京来,(颖弟是在陕西生的)我们三个孩子第一次见面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和哥哥都上小学了,我们偶尔也去找爸爸妈妈的黄土高原过年。我和哥哥刚考完试,(那时成绩单还没有出来)姥姥给我们买好火车票,烙两张糖饼带着,哥哥四年级,我二年级。姥姥把我倆交给列车员,然后我和哥哥座在火车里一天一夜才能看到我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115国防工厂,厂门口有解放军把门,不能随便出入,很严格。只能在外面见厂里面宽阔的林荫路,高大的场房,很棒!</p><p class="ql-block"> 照片:我和颖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陕西兴平我爸爸的工厂里吃的是玉米面做的钢丝面,我和哥哥到了,爸爸总是在食堂买一个甲菜,一个乙菜。过年了国营食堂每家供应2斤元宵,我们高兴极了,我和颖弟早上9:00就去排队,直到中午12:00才买上。元宵馅里除了白糖,没有别的了。能吃上元宵已经很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照片:我和哥哥到陕西去过春节,爸爸妈妈带我们到西安去玩,我们全家人在西安大雁塔下面合影。(那时我的小弟弟也有3岁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四个孩子都长大了,随后我和哥哥分别下乡,哥哥在内蒙土默特左旗插队。我去了东北兵团,四师39团六连………。</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我和哥哥下乡后的全家照。</p><p class="ql-block"> 如今爸爸妈妈都离开我们了,但是他们的优良品质一直影响着下一代,热爱祖国,正直做人,认真工作,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永远是我们的座右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