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0日,我们太行山摄游一行35人来到了河南安阳太行山一端,临近三省离林卅市(原林县)又近,在摄游太行山我们又多了一次机会,去游览了红旗渠。 </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绕群山绵延,山下是近年修筑的公路,山上山下一派生机。</p> <p class="ql-block">70年代看过中央新闻记录片《红旗渠》,被林县人民开山引水改造山河的壮举感动,也曾此例为我们50年代的青年励志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树为榜样。今天我们走进红旗渠,亲眼目睹这伟大工程,并享受了自然风光与人工开凿的工程美学,触摸历史,穿越历史,让我们再次感悟红旗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走向复兴的可贵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由总干渠、一干渠、二干渠及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组成,这些地方已组成了红旗渠风景区,我们围绕景区上山走了足有二个多小时,下山坐了段环保电平车,基夲将红旗渠分水苑的景怱忽游览。因过了纪念馆开放时间,错过了参观机会。</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进囗造形尤如飘带,形似山中的水渠。鲜艳的中国红,象征红旗,独一无二,一进景区通道,你就会精神兴奋。</p> <p class="ql-block">将山西漳河水引入河南林县,当年称为"引漳入林"工程,后正式命为红旗渠,意为高举红旗前进。在这石壁上书写的"漳河穿山来"5个字可谓林县人民造了一条天河。</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的石质都是石英砂石,坚硬如钢,岩石层层叠叠,纹理清晰,远看近看雄浑壮美。</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有一空中索桥,这也是景区游览项目,坐上吊厢能㒈望群山的起伏,但看不到一渠绕群山的实景,我们是沿着渠道欣赏渠的美姿。</p> <p class="ql-block">从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总干渠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按将土石垒成高2米,宽3米的墙计算,可以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卅与哈尔滨连接起耒。</p> <p class="ql-block">当年开工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全县缺粮少资金,全县水利技术人员28名,最高学历也就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干军万马战太行,"引章入林"大会战的号角吹响,一干就是十年,苦难铸成了辉煌。</p> <p class="ql-block">技术人员创造了盆面测量法,弥补了测量仪不足。他们测量在先跑遍了干山万水,吃尽了干辛万苦。</p> <p class="ql-block">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支援了淮海战役林县人民用小推车从春天推到夏天,由夏天推到了冬天,由今年推到明年,日复日,年复年推了十年,推出了一条红旗渠。小推车的功绩不可灭。</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未的隧洞,这也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县领导抽调了全县民工中的优秀青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山洞凿通,将此山洞称为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老炮眼也叫烧炮,人们为了凿洞劈山进度快点,也使用放炮的办法。先找准炮眠位置打成小炮眼,然后在小炮眼中放烧炮,烧炮后再下洞作业,就这样打打烧烧,最后打成直径1米多,深10余米的老炮眼,在老炮眼内装1000余公斤的炸药进行爆破,半座山头应声倒下,加速了修渠的进程,这老炮眼已成了游览时的科普知识了,这技术也体現了人们开山的聪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60年11月,东姚公社的民工开始凿通创业洞工程,凭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镐的艰难开凿,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到61年9月,长63米高5米宽6.3米的创业洞终于打通。</p> <p class="ql-block">地处林县南部的临淇公社是属于红旗渠受益地区,为顾全大局,他们弃小家为大家,与受益地区的民工一起参加修渠,承担凿通团结洞的仼务。60年11月动工,61年6月竣工,团结洞隧长26米,高5米,宽6.3米,这洞是在临淇公社民工不怕挫折困难,团结一致下取得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当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工地上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景区还展摆着当年劳动场地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红旗渠绕群山一山魂!</p> <p class="ql-block">林县人民这个英雄群体己化作一座巍峨的山碑,与太行山永恒,英雄的故事将永远传颂。</p> <p class="ql-block">壁立千仞,渠流万古,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越在红旗渠的峻山之中,我们穿越在天河一线天的峡道之中,我们穿越在这半个世纪的时空之中,深深感悟到当年缺水的林县人们改造山河,向天再借50O年的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卓越精神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参观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这是红旗渠的源头,拍了段小視频以动景可以看到水源处气势磅礴澎湃,一日千里往山下奔走的壮覌。</p> <p class="ql-block">太行天河人民造、山河碎月造英雄,这是人间的奇迹,这天河可与新疆的坎儿井灌盖水利工程齐并可称姐妹工程。</p> <p class="ql-block">走进太行山,走进红旗渠,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一曲民族精神的颂歌。</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的集中表現,历史弥新,永远不会过时。</p><p class="ql-block"> 一习近平一</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为当年县领导班子为民谋利的决心、意志、勇于担当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值的当今的领导者学习,共产党一心为百姓的精神永远值的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中国人民战胜大自然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走近太行山,走近红旗渠,让我们重温了历史,为我们的民族精神骄傲,为共产党能在这困苦条件下领导人民搞建设出奇迹而骄傲。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不仅富起耒而且強起来。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6日於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