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省级革命基点村和老区村一一漳平市南洋镇北寮村公馆岭茶庄依山势而建,隐于群山之中,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挖掘森林资源、生态资源、红色资源的优势,给宁静的绿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红色是公馆岭茶庄最重要的底色;</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绿色是公馆岭茶庄最耀眼的起色;</p><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古色是公馆岭茶庄记忆最深处的自然色:同样的场景,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对象不同,季节不同,主题不同。</p><p class="ql-block">走进公馆岭茶庄,在主体楼门前悬挂着“龙岩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龙岩市散文学会文学创作基地”的牌匾。这里不仅有尚待挖掘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文化正在逐步崛起,古色文化茶马古道也是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所谓红色,我们会想到革命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撒热血的情景,会想到革命先辈们那种临死不屈的伟大精神。在北寮梧溪一带,隔着时光回望历史,同样有这么一段承载着厚重文化的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1929红四军从井岗山向闽西挺进,8月1日,朱德率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军部攻克宁洋县城;8月7日东方破晓,红四军离开宁洋至北寮,梧溪等地,留宿一夜,刷写红四军标语,宣传红军纪律、政策和革命道理。从此,革命火种在南洋各地熊熊燃烧,广大青年积极投身革命行列。</p><p class="ql-block">1929年10月,北寮村群众张才广被白沙苏维埃政府任命为北寮赤卫队队长。1930年4月,邓毅刚率闽西红军攻打白沙捷步营吉福楼,消灭敌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张才广带领人员前往领取武器和红袖章,成立“漳平第一区第三团第一中队”,隶属白沙苏维埃赤卫大队领导。1930年6月,土匪头目朱永梧带领一批土匪到南洋乡各村抢劫,赤卫队队员立即臂系红袖章、高举赤卫队队旗抗击匪徒,打得匪徒落荒而逃。同月,赤卫队在溪东坂重创国民党反动民团,俘虏民团10人,缴获10余支枪和大量弹药,有力打击了民团的嚣张气焰。</p><p class="ql-block">赤卫队的迅速发展和对敌武装斗争的胜利,受到上级党组织肯定。</p><p class="ql-block">1930年7月,白沙苏维埃政府派员到南洋各村领导革命斗争,在北寮村建立北寮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在苏维埃政府领导下,改编为连。在随后反动民团的疯狂反扑中,赤卫队队员和北寮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p><p class="ql-block">红军离开闽西后,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被迫转移到深山密林开展武装斗争。在解放漳平和剿匪、土改等斗争中,他们不辱使命,做出了新贡献。</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在南洋,在北寮,在梧溪、在公馆岭有令人敬仰、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红色基因,我们要倍感珍惜。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收集红军遗物,革命文物,保护好“北寮苏维埃政府”旧址广怡号,修复“平宁亭”和“朱德小道”。这些都记录着朱德红军当年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也记录着当地百姓为红军提供食宿补给的光荣义举:另一方面要把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向纵深拓展,建立朱德红军纪念园,争取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军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深入人心,世代相传,形成一个以“红色为魂,产业为根,绿色为宝”的多彩生态小镇,形成一个省级美丽乡村(梧溪北寮)一一休闲茶庄(公馆岭)一一4A景区(九鹏溪)相连的区域红色资源以及茶马古道旅游示范区,让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北寮赤卫队使用的木刻五星镰锤印模,现存于漳平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北寮现存的红军标语</p> <p class="ql-block">熟悉路况的当地百姓对北寮一一公馆岭一一九鹏溪路段的古驿道进行了清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