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交流共同提升(二)

wowojiajia

<p class="ql-block"> 语文备课组,九中学习总结</p><p class="ql-block"> (刘琨)</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是个繁忙并收获的季节,18到21号连续四天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语文备课组深入郑州九中学习,借鉴,反思,进步。深入九中课堂,和九中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认真学习,收获良多,为我们自己的课堂改革,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和推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九中的听课不做作,无表演,真实的还原了教学教研的全过程,我们听课的类型有新课,试卷讲评课、教研课。听了高一刘静老师,田旭老师,还有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清扬三位老师的课,高二,听了教研组长李艳老师和殷蕾老师的课,新老教材兼备,新课,讲评课都有,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从不同类型的课堂中感受并提炼九中的教学秘诀。</p><p class="ql-block"> 第一,上课备课扎实有效,课堂模式一致,保证高效。</p><p class="ql-block"> 从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中我们发现,每节课无论新旧,无论类型,基本模式都一致,都有课前测,课前测的内容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是文言知识,可以是理解性默写,可以是课内知识复习,可以是课外知识融合,这样做的好处是零散的知识通过不断的针对性的练习能很好的得以巩固,有的知识点还不止一次训练,这样的重复训练恰好是“刻意练习”所主张和提倡的,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除了正常的环节,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深化的训练,随时根据情况予以补充和训练,注重拓展补充,有广度、有深度、有体系。这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比提前预设问题针对性强的多。</p><p class="ql-block"> 让人羡慕的是九中的数据驱动教学不是哪一位或者一部分老师的尝试,而是有过硬的硬件支持,有完整的后勤和完善的制度配套予以保障的。老师只需要根据需要出好题,有专业公司的人员制版,有专业的印刷公司及时印刷制作,学生当天做完最迟第二天就能得到反馈,同时数据清晰,评卷高效,针对性强。</p><p class="ql-block"> 用数据驱动的每周限时练教学确实能够让学生动起来,人的认知模式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的选择省力模式,怎么省力怎么来,但是以效率为目标的逻辑必然要求选择费力模式,怎么费力怎么来,怎么不舒服怎么来,这就是我们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我想如果我们抓住反馈与诊断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让他们必然从省力模式中跳出来的措施我们的反馈与诊断就能落到实处。这种即时的反馈能抓住学生本就稀缺的注意力,更在语文学科上稀缺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教研三角测量,三方受益。</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教研一般只注重教师端,九中的三角测量法将授课教师、评课老师,还有学生融入进去。有准备,有呈现,可测量,能提高。</p><p class="ql-block"> 教研的目的不过是反思、反馈、矫正、提高的过程,我们的常规做法就是写写反思,说课评课,但是三角测量把三个维度的人员容纳进来,首先让教研有了仪式感,形式美,有了仪式感就有了意义,就和平时的私下的交流有着显著的不同,和平时的交流拉开了距离,拉开了距离有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美感,落实在评教的三方都能收益,能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和补充。</p><p class="ql-block"> 第三,课堂活跃高效,课前读,课上记,课堂注重思考和练习。</p><p class="ql-block"> 让人羡慕的是九中课堂学生的状态,因为有了储物柜,桌面干净整洁,因为没有了桌面物品的遮挡,老师能随时观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因为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不是仅仅凭经验,老师讲的恰好是学生不会的。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到不是学与不学一个样,不是学多学少差不多,有了这样的即时反馈,所以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瞌睡的,数量极少。当然学情不同,校情也不同,我们学生的注意力和着力点大都在美术专业上,课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完成专业作业。但如何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我们还是能想想办法的,这种办法应该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助推”而不仅仅是靠权威,制度的“强制”,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尝试实践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还要慢慢体会和品味,学情不同,校情不同,九中的做法原样照搬也可能水土不服,但我们还要在教学探索的路上继续前行,教学不止狂奔不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观课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随时随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间与学生沟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看看我的研题效果</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繁华落尽见真淳</span></p><p class="ql-block"> ——郑州九中听课总结</p><p class="ql-block"> (高一语文组 魏卉娟)</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关怀下,我有幸和学校的几十位老师一起参加了郑州九中的听评课活动,聆听了高一,高二不同班级语文老师的课,参加了他们的大教研,集体备课,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向名师虚心求教,收获良多。</p><p class="ql-block">  一、课堂形式朴实</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上课时,不搞花架子,不耍嘴皮子,不做半吊子。较少使用ppt,大多依靠老师的引导陪伴,学生的思考实践来完成一节课的学习,教师依靠个人的语言魅力,走出狭小的文字课堂,思接千载,神游万仞,从梦游天姥到杜甫登高,田旭老师博文强识,循循善诱,在他的引导下,听课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感受诗仙的浪漫飘逸,豪放不羁,诗圣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田老师扣人心弦的语言,烘托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生动,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二、课堂训练扎实</p><p class="ql-block">  老师优秀,不代表学生就优秀,老师课讲的好,也不代表学生掌握的就好,只有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能力转化成看得见的成果,学生才能够不断进步,越来越优秀,而这个积累转化的过程,靠的就是不断训练,不断实践,不断落实。九中老师集体备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练习模式,每节课前5分钟默写检测,每节课结束后巩固练习,每周日晚上进行为时60分钟的周测练习。这些练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注重能力素养的培养提升,注重与高考的对接把脉,认认真真,实实在在,不驰空,不骛虚,真抓实干,稳步推进,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成绩的全面提高。</p><p class="ql-block">   三、课堂生态真实</p><p class="ql-block">  在九中听课学习的四天时间里,为了能多取经,取真经,我们除了听学校事先安排好的几位老师的课之外,又另外听了几位课表上没有安排的老师的课,虽然推门课,但九中老师的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那么生动,那么精彩,那么引人入胜。刘静老师讲评周测练习时无论是对每道题考点的分析,知识能力要求的把握,还是方法思路的指导,都能够条分缕析,一针见血,总结指导非常到位。查老师是年级长,近来正准备职称评审材料,可还是答应了我们的不情之请,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既听到了他激情洋溢的与李白梦游时的洒脱,又感受到了他高屋建瓴引导学生分析习题时的冷静深刻,真不愧是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在九中,无论听哪位老师的课,让你感受最深的都是课堂生态非常真实,非常诚恳,非常从容。老师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敢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读去背,去说,去写。学生相信老师,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敢于承担,不怕出错,课堂上勇敢的表达自我;不怕疑问,课堂下追着老师虚心求教。老师不虚浮,不矫饰,不拔超,切合学生实际,一点一点渗透熏陶,一步一步积累提高,一下一下发芽成苗,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播洒美好的甘露琼浆。学生不浮躁,不造作,不矫情,脚踏实地,眼望星空,向着梦想努力前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真实的课堂生态,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也一定会在春风化雨中感染学生,让他们学做真人。</p><p class="ql-block">  四、教学研究踏实</p><p class="ql-block">  在九中学习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学科教研了。周一下午2点到4点半是文科的教研,语文教研是高中语文老师和初中语文老师在一起进行的,本次教研安排了四位入职不到三年的年轻教师,有初中的,也有高中的,他们深入分析了自己准备打磨一节优质课的全过程,通过三次备课自己的成长,感悟,收获与反思,尤其是自己的指导老师,同一备课组的听评课指导对自己的帮助改进,获益良多,每位年轻教师的发言都在10分钟左右,通过ppt显示了自己准备的过程,形成的结果,最后的反思与启发,非常形象直观,将无形的思考过程转变为有迹可寻的教研成果,不糊弄,不敷衍,不花里花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进行总结反思,让每一个与会的老师都沉浸在他们的分享中,和他们一起体会备课的快乐,教研的快乐,分享的快乐,成长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在九中学习的四天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里踏实的学风,朴实的教风,良好的校风,四天的学习,真的是收获满满,获益多多,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够身入宝山,携珠采玉,为今后更好的发展,为新教材良好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九中听课汇报</p><p class="ql-block"> (吴德赢)</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在10月18-21号四天时间在郑州市九中进行聊听课学习。时间跨度长,听课课型多,收获也很大,从课型来说,有高一的新教材处理课,有高二老教材的讲解课,有限时练评讲课,有语法知识课,有教研活动课,还有跨学科的历史课。从讲课的老师来说有老教师,有学科带头人,有青年教师。总之这是一次全方位的观摩与学习。做为一名老教师,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大,再此感受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从课型的角度把学习中的一点感受和收获汇报一下。</p><p class="ql-block"> 高一的新教材课</p><p class="ql-block"> 高一的课程也是部编,这次听了备课组长田老师,学科带头人刘老师,年级长张老师的课。教材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两篇课文。总体感觉处理的非常好。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整体上来看,他们采用的是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重点与难点。但在具体处理上有发挥各自的长处,并根据班级的学情灵活的处理。田老师的班级是重点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处理《登高》时他采用的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给诗歌加注释的方式进行处理。布置具体的任务活动。在任务的具体引导下,进行探究与展示。方法新颖,学生的活动充分,发言积极,效果良好。</p><p class="ql-block"> 刘静老师处理同样的课文时候是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情感,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诗歌的内涵,把握情感的具体表现。引进律诗的知识结合课文,设置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有时一联诗就有几个学生起来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归纳。</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处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由李白的生平切入激趣,分析标题的内涵,对诗歌的关键字词认真落实,抓的很细很具体,学生的收获落到了实处。他们上课时共同做法都有课前理解性默写检测,这种做法强化了预习。很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 高一的练习讲评课</p><p class="ql-block"> 有幸听了刘静老师的练习讲评课,感觉收获很大。九中学生每周语文有一个限时训练,时间是一个小时,题型设计很全面。我的和学生交谈时发现他们的限时练的题量相当大。一套题中有三道语言运用题,每道题有成语,病句,句子的衔接题,有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篇小说阅读,一篇文言文阅读,三首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8小题。题量很大。他们老师说这样的设计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的速度,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更好的应对高考。</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处理这些联系的时候,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在答案上,也不仅仅是在每道题的解题思路上,而是在于美道题涉及的知识结构上。在训练的时候既检查学生的答题思路也检查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板块的掌握情况。进而对薄弱的环节进行补充与强化。也就是说她们设计的限时练习,每一道题目的设置都是精心设计的,都是有目的的。刘老师对练习的处理上可以看出练习的批改细致,方法的当,题型分析深入,展开引导到位,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全面准确。</p><p class="ql-block"> 这种练习的设计思路和训练方法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意义。</p><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有机会参加了九中的教研活动,时间是周一下午的两点半到四点。在会上,教研组长安排了本次及下次的研讨任务后,安排四位老师展示三次备课的过程及收获感受。参加的老师是工作一至三年的老师,四至六年的老师。这几年是刚刚参加工作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就抓着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进行强化。每个教师展示了个人备课 的思路及反思,第二次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的备课情况及反思,第三次在备课组所有老师参与的帮助下的第三次备课情况及反思。三次备课之后在课程的设计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让青年教师在对课程的把握及理解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还有郑州九中的语文教研活动是初中与高中的老师在一起的教研,打通了两个阶段的隔膜情况让高中的老师也目标初中课程的内容与设计情况。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 高二语文课和跨学科的历史课的情况就不摘赘述了。总的来说本次学习收获很大,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汲取九中的好的做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工作就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努力吧老同志。</p>

老师

学生

九中

教研

课堂

备课

学习

练习

教学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