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卒中的诊疗策略

固始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

<p class="ql-block">霜降时节,淡蓝色的天空,温和的阳光洒在身上,暖在心里,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150多名健康管理学员怀着无比的激动与憧憬,走进郑大一附院,参加该院组织的第五期心脑健康管理师培训班的学习。能成为此批培训班的一名学员,我深感荣幸。经过短短一上午的学习,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开学第一课神经内科主任李玉生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的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进展性脑梗死,亦名恶化性脑梗死,指任何原因导致的神经功能进展性恶化的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的定义标准,目前广泛用于各种研究中的标准有:加拿大卒中量表评分增加1分、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增加2分、NIHSS评分增加2分或更多。</p> <p class="ql-block">进展性卒中可以分为两种时期:(1)最初48~72小时内出现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主要与脑缺血的加重有关;(2)病后3~7天出现的延迟性神经功能恶化(DND),主要与全身性原因(并发症)有关。</p> <p class="ql-block">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因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恶化预测因素:肺炎、分水岭区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为独立预测因素</p> <p class="ql-block">早期神经能功能恶化预测因素(临床):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重度缺损、血压异常、最初24小时内的体温增高,血糖升高、有糖尿病史,代谢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脑梗死开始时的播散性头痛、病前未用抗栓药物、病前TIA</p> <p class="ql-block">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测因素(影像学)</p><p class="ql-block">  (1)早期CT改变:皮质或皮质-皮质下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p><p class="ql-block">  (2)皮质梗死较深部梗死的神经功能恶化更常见;</p><p class="ql-block">  (3)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较颈动脉系统梗死更常见;</p><p class="ql-block">  (4)CT平扫存在占位效应;</p><p class="ql-block">  (5)血管造影示颅内或颅外大动脉闭塞;</p><p class="ql-block">  (6)TCD在发病6小时内大脑中动脉血流消失;</p><p class="ql-block">  (7)缺血半暗带存在(PWI/DWI不匹配)。</p> <p class="ql-block">进展性卒中的发生原因:80%为脑部的原因(侧支循环衰竭、栓子移位、再发脑梗死、开通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痫性发作、出血转化),20%为医源性及全身的病因(低血压、代谢紊乱、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肌梗塞)。其中全身及神经系统的各种并发症是进展性卒中的一种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诊断与评估</p><p class="ql-block">1.早期快速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可帮助预测病情恶化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2.随后反复的评估尽早发现恶化的存在并寻找恶化的原因;</p><p class="ql-block">3.对高危或已出现恶化的患者需要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全身并发症与合并症、梗塞的部位与范围、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及其范围、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范围、头颈部血管情况、出血转化、脑功能等。</p> <p class="ql-block">治疗原则</p><p class="ql-block">病情恶化患者极有可能存在大面积的缺血半暗带及持续的血管闭塞,因此,不能仅予以抗血栓治疗,更需要关注再灌注或者血流动力学治疗。</p> <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学习培训中,我深深领略了老专家、老教授、老医务工作者的个人风采,他们或博学多才,或温婉优雅,或睿智干练,或专业精准。尤其是在聆听了中国心脑血管领域,大牌专家和管理行家们关于卒中的专题讲座后,更是令我的眼界顿开。对于我个人而言,简直是如沐甘霖,孜孜以求,不仅荡涤了心中尘埃,同时也激发了工作情怀。这些都是我在今后工作中学习的楷模,奋斗的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