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漳州牌坊星罗棋布,数量多达600多座。历经沧海桑田,许多牌坊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遗留至今的约有80余座,其中林氏牌坊有10多座,在漳州老牌坊中占有显著的位置。</p><p class="ql-block">漳州素有“陈林半天下”“陈林大字姓”之说。林姓入闽的第一次高潮在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林、黄、陈、郑、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南渡”。唐朝初年,陈政、陈元光率中原府兵入漳平蛮,林孔著、林章等将校及军眷随军落籍漳州,此后林姓一直是漳州的一个大姓。截止2010年12月,漳州林姓人口达57万多,占全市总人口11.6%,居漳州各姓氏中的第二位。漳州林氏主要有林禄派(晋安林)、林孔著派(开漳林)、林章派、林景懋派、林大章派等支派,但不管是何支流派,漳州林氏与天下林氏一样都奉比干为太始祖。</p><p class="ql-block">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以来,政通人和,教化渐开。宋时,漳州文风日盛,“诗礼传家”成为时尚。明清两朝,漳州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人们把博取功名及忠孝节义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立牌建坊之风盛行。</p><p class="ql-block">林姓作为漳州历史上的望族,自宋庆历二年(1042年)龙溪人林曼首登进士榜开始,至清末漳州林姓登进士者达90人之多。据载,明代漳州林姓进士有38人,其中荣登三甲及第的有三人,占历代漳州府籍三甲及第全部五席当中的三席。三位林氏先贤是状元林震、探花林士章及林釬,他们才华横溢,名重一时。为了教化后人,官民为之奏请立碑建坊,以彰功名。</p><p class="ql-block">提到漳州林氏先贤牌坊,不能不说的是漳州历史上唯一的文科状元林震。林震(1388~1448年),字敦声,号起龙。祖籍长泰善化里产坑社(今枋洋镇科山村)。</p><p class="ql-block">林震出身清寒,他幼年丧父,但事母至孝,在学业上刻苦功读。明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进京赴考,荣登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主持编撰《明实录》等。林震居官八载,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称疾告归。返乡后林震谦恭自持,以诗史自娱,“非因公事不至郡邑之庭”。期间曾两次赴粤主持乡试,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受到百姓的赞誉。</p><p class="ql-block">漳州坊间流传有许多林震的传说。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金銮殿上“一笔化三千”,与江西沈文求争元夺魁的故事;此外,还有漳州因出状元林震方能称府之传说等。这些故事世代流传,表达了百姓对林震的崇敬。</p><p class="ql-block">纪念林震的牌坊原有两处,可惜均已不存。一处位于芗城区大同路与和平巷岔口处塔口庵经幢前。据清光绪三年(1877年)《漳州府志》卷五《规制》中记载:“状元坊,在塔口街,旧为拱辰坊,隆庆六年(1572年)知府罗青霄改改今名,一面为明初征对人才第一刘驷立,一面为宣德庚戍状元及第林震立。”该坊在1918年被拆毁。此外,长泰县城也曾立有一座林震状元坊,但光绪《漳州府志》记载当时已废。</p><p class="ql-block">难能可贵的是漳州至今尚存10多座与林氏先贤相关的明代牌坊,一座座穿过岁月风尘而保留下来的林氏坊,有的矗立于闹市街头,有的隐没于荒郊田野,至今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过往的故事,带给后人不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在芗城区香港路、台湾路以及漳浦旧镇山兜深水坑尚存有三座牌坊,它们均与明嘉靖探花、万历间礼部尚书林士章有关。</p><p class="ql-block">林士章(1524~1600年),字德斐,号璧东,福建漳浦县乌石人(今旧镇镇浯江村人)。林士章自幼聪颖,博闻强记,志向不凡,为文有大雅之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林士章高中己未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后,授翰林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p><p class="ql-block">林士章还是漳州历史上第一个官至尚书的人,他心胸宽阔,富有才学。传世文章有《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记》《学博木湾陈先生创行乡饮记》《平和县重修儒学始建尊经阁碑记》和《日观赋》等。</p><p class="ql-block">位于芗城区香港路的尚书坊,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立。牌坊为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结构,坊身南北坐向,宽8米,高11米。主楼楼檐平板上嵌立透雕双龙“圣旨”牌匾,正楼的匾额两面分别镌刻楷书“尚书”“探花”。牌坊梁仿花板上镶嵌透雕图案,花鸟、人物各具神韵,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在芗城区台湾路与共和路相接的丁字路口有一座“五星聚奎”坊残座。是为林士章为首的明中后期朝廷五位漳籍尚书、侍郎而立。明万历年间,漳州府礼部尚书林士章、工部尚书朱天球、兵部尚书戴燿、户部左侍郎卢维祯、户部右侍郎石应岳同朝为官,号称“五星聚奎”。为彰显这份荣耀,漳州府城特建此坊以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