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老潘</p><p class="ql-block">摄影:老潘、老邓</p><p class="ql-block">出镜:老潘、老邓、老吴、老邹</p><p class="ql-block">时间:2020年10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创作,前后14年才得以完成,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span>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p> <p class="ql-block">鲁迅盛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报任安书》中的著名语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被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整个祠堂高耸在龙亭塬上,东临黄河,西枕梁山,南接韩塬,北绕芝水。</p> <p class="ql-block">《十二本纪》是《史记》全书的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span>),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span style="font-size:18px;">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span>)。</p> <p class="ql-block">在司马迁祭祀大道两边,以大型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二本纪景观园</span>,通过一组组雕塑再现了汉五帝之前历代帝王的代表性场景,堪称一部形象生动的《史记》帝王全景画。</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的青铜塑像高12米,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十二本纪,所以他的铜像就铸造了12米高。这尊铜像重26吨,相当于52万两,寓意《史记》的五十二万余字。</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手执书卷,迎风而立。</p> <p class="ql-block">匾额上书“文史圣域”的花岗岩牌坊</p> <p class="ql-block">芝秀桥,又名芝阳桥。据《韩城县志》载,芝秀桥最早修建于明隆庆年间,曾多次重修。</p> <p class="ql-block">石条铺成的司马古道,原名韩奕坡,因司马迁祠建于其北侧,又称司马坡。据传其最早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为晋(魏)国的河西要道,秦王朝建立以后,为韩城及其周边地区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现存石条为北宋时铺设,原长1500米,现仅存300余米。</p> <p class="ql-block">太公庙的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八百载合兴渭水,下联:三千钧垂钓芝阳,横批:太公如在。</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祠的第一座两柱歇山顶砖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由里往外看</p> <p class="ql-block">牌坊为清代建筑,坊额“汉太史司马祠”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祠的第二座牌坊,该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两面坊额“高山仰止”和“既景廼岗”。</p> <p class="ql-block">坊额由韩城籍书法家强汉山在1944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前为“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ying)行(hang)行(xíng)止”句。意思是高山可以瞻望,大道可以行之。寓意司马迁人格如山,行人敬仰,既有歌颂司马迁之意,亦有告慰司马迁之情。</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题辞为“既景(yǐng)廼(nǎi,同‘乃’)岡(gāng,同‘冈’和‘岗’)”,语出《诗经•大雅•公刘》。诗的本意是歌颂我国农耕文化先祖公刘伟大业绩的一首史诗,写在这里,用以赞美“文史祖宗”司马迁,再恰当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史笔昭世山门是一道通往司马迁祠的山门,初建于宋代。</p> <p class="ql-block">两侧有很短的八字照壁,门楣上悬“史笔昭世”白底黑字匾额。</p> <p class="ql-block">“史笔昭世”为韩城著名书法家杜穆生先生所题。</p> <p class="ql-block">九九台阶,古人认为,“天地之至数,起于一,极于九”,九为最多、最高、无限大,“九五之尊”、“九曲黄河”、“九牛一毛”等便是如此。韩城人为了纪念司马迁,不但把他的祠墓建在俯瞰山川河流的高岗之上,而且将攀登祠堂的台阶,也砌为九十九级,意在颂扬司马迁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赞美司马迁历尽千辛万苦,完成《史记》这一巨著,登上了史学和文学的巅峰,正可谓是“史学传千古,神威镇一峰”。顺着九十九级台阶攀援而上,会看到一砖砌牌坊,上题“河山之阳”,这座牌坊建于清康熙十年。语出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山之阳</span>”牌坊为青砖砌成的仿木结构牌坊,牌坊额“河山之阳”语句源自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身世的描写“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这句话,让后世始有司马迁祖籍究竟是陕西韩城还是河南洛阳之争。</p> <p class="ql-block">牌坊上的砖雕对联:“圣人光道统;汉史竟经文”。将司马迁的《史记》同儒家的经书相媲美,高度肯定了《史记》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太史祠”,司马迁祠院,一座以墙垣围合而成的山顶小城。</p> <p class="ql-block">“太史祠”匾额由时任韩城县令王增琪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祠内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p> <p class="ql-block">献殿正中的石雕供桌是清同治十二年芝川八社乡廉敬献的。供桌两旁有联语,上联“史学传千古”,下联“神威镇一峰”。</p><p class="ql-block">殿内梁枋上悬民国35年徐村人敬献的“文史祖宗”匾额,梁柱上有徐村人1981年清明节敬献的木刻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p><p class="ql-block">献殿后面是寝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檐下及门楣上所悬的“史圣千秋”和“君子万年”匾额,是对司马迁光辉一生的充分肯定。</p> <p class="ql-block">寝殿匾额“君子万年”,语出《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永锡祚胤”之句。这里的意思是祈望司马迁子孙蕃盛,福禄无疆。</p> <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神龛上供奉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宋所塑之身着红袍,宽衣博带的</span>司马迁坐像,龛额匾题“穆然清风”。</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大约死于西汉始元年间,然而直到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才修建了位于寝宫后一高台之上的祠墓,也就是司马迁亡故后的400年,此后历代多有修缮和增建。初建时为一土冢,现为砖砌蒙古包形状,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75年敕命建造的,迄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墓前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太史司马公墓”碑</p> <p class="ql-block">墓的四周刻有八卦图案。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他的墓周刻上八卦图形,正是对他这种史学思想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墓顶上植有一株古柏,枝分为五,人称“五子登科柏”。在每年高考前,很多高考学子会前来司马迁祠祭拜,沾沾一代伟人的灵气,希望自己考取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文化系列展,包括千秋太史公展、史圣济世经展、守望家园展、铁笔写春秋展、巨著惠万代展等。</p> <p class="ql-block">后记:韩城世代相传的冯姓和同姓人,都是司马的后裔。他们各取“司马”一字,“司”字加一竖变为“同”,“马”字加两点变为“冯”,“同”、“冯”合起来就是“司马”。徐村冯、同两姓族人清明敬神祭祖胜过年,2014年,“徐村民祭司马”被列入国家级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