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N模拟第二讲:简单过程模拟

arben

<b>任务:</b><div><br></div><div>现有丙酮和水的混合物,质量分数为50.0wt%丙酮和50.0wt%水(你知道wt%啥意思吗?)。要求将水和丙酮分开,要求产品中丙酮的含量为95wt%,废水中丙酮的含量为5wt%。</div><div><br></div><div>想一想怎么分呢?</div><div><br></div><div>喜欢听课的同学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分离方法:精馏。</div><div><br></div><div>对,精馏是化工过程最常用的分离方法。那么你知道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精馏,什么情况下不是适合精馏吗?</div><div><br></div><div>精馏选择的原则最重要的就是看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了。工业上要求当关键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大于1.05时,才用精馏分离,太小时说明用精馏分离时非常困难的,至少从经济上来讲不划算。</div><div><br></div><div>丙酮和水的相对挥发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丙酮的沸点为65°C,水的沸点为100°C,相差还是比较大的,采用精馏应该不存在问题。</div><div><br></div><div>另外我们还要清楚丙酮和水之间有没有共沸物的形成,否则的话也不适合采用常规的精馏进行分离。我们知道乙醇和水溶液有一个共沸点,所以常规精馏得到是95wt%乙醇,如果想得到无水乙醇的话,就要采用特殊精馏了,比如共沸精馏或萃取精馏。</div><div><br></div> 从丙酮-水的Txy相图中可以看出在95%浓度的范围内,也不存在共沸的问题。所以精馏应该可以分离。<div><br></div><div>你还会用ASPEN绘制双组分Txy图吗,你知道如何判断有没有共沸点吗?</div> 但是我们现在还不用精馏来直接分离上述丙酮和水的混合物!<div><br></div><div>嘿嘿!</div><div><br></div><div>原因是混合物中的轻组分丙酮的含量有点多,如果全部采用精馏进行分离的话,需要全部从塔顶蒸发出去,又要重新冷凝下来,所以能耗太高了。现在我们想采用一种能耗较小的方法将它们分开,哪怕是粗分,之后再用精馏将少部分的轻组分进行分离,这种设计就会节约很多的能量。</div><div><br></div><div>对于均相混合物,耗能较少的规模化的分离方法,要么是吸收,要么是萃取。</div><div><br></div><div>吸收针对的是气相混合物,这里全部是液体,所以考虑的是萃取分离。</div><div><br></div><div>问题又来了,选择什么样的萃取剂比较合适呢?</div><div><br></div><div>老师对你锲而不舍提问的态度表示尊敬,但现在我们不能太发挥了,不然ASPEN就生气了。</div><div><br></div><div>让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现在我们选择的萃取剂是MIBK?还有印象没?</div> 好了,现在我们要用100kg/h的MIBK萃取100kg/h的丙酮和水的混合物。<div><br></div><div>第一步:新建一个模拟文件,模板是“Chemicals with Metric Units”</div> 第二步:输入三个要处理的组分:丙酮、水和MIBK 找不到的话就用“Find”来帮忙。 第三步:确定物性方法。系统已经给我指定“NRTL”作为物性方法,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确定NRTL-1方法中的交互参数,我们可以添加可用的数据库,让ASPEN在尽可能多的数据库里搜索数据。 你看所有的交互参数都是从数据库中找到的,这样就不用我们估算啥的了。 点击“运行”,在控制面板查看结果,有没有错误和警告之类的。<div><br></div><div>没有。第一阶段工作完美,下面进入“模拟”环境:</div> 一篇开阔地,中间是绘图区,所有的模块都在下面的模块区进行选择。 常用的模块有混合/分流器、分离器、换热器、塔器和反应器等。用鼠标单击相应的标签,选择不同的模块。 所有模块的添加过程都是一样的。比如现在我们想添加混合器,单击“Mixer”混合器,观察鼠标从箭头状态变为实心的十字架状态,然后在绘图区中再点击一下就可以添加了,如果想添加多个混合器,在绘图区连续单击就可以了;如果不想添加了,单击右键就会取消添加状态,鼠标重新变为“箭头”状态。多余的模块选中后用删除键就可以删除了。<div><br></div><div>模块添加到绘图区后,系统就会自动命名为B1、B2这类的名称,双击模块的名称就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模块的名称了。</div> 选中模块后,拖动周围的红点,就可以改变模块的大小。点击左下角的物料流股,为模块添加进出物料线,每个模块都有必要的进料线和出料线,红色为必须要连的,蓝色为选项,除非要求,不要连接蓝色线。 点击物料线后,将鼠标向模块红色的箭头考虑,当箭头变成红、篮两色后,再在箭头上单击,可以按住鼠标,将进料线拖动到合适的位置释放,然后在另外位置上单击鼠标,完成物料线的绘制。绘制完物料线后,可以双击物料名称,进行修改。 简单建模方法。 模块和物料线的添加方法。(该视频少儿不宜) 视频中输入混合物流股“FEED”的参数,温度25°C,压力1bar,丙酮和水的质量流量均为50kg/hr。 在输入“MIBK”流股的参数,如上图。<div><br></div><div>1bar的压力正好等于100000Pa,有意思吧?</div><div><br></div><div>这样我们就把第四步完成了,最后一步是设置模块的参数。混合器没什么要设置的参数,如果你想设的话可以设一个压降。</div><div><br></div><div>“Reset”,重置后运行,在控制面板上看有没有错误和警告。</div> 在控制面板查看运行的状态,我最喜欢的两句话:<div>No Warnings.</div><div>No Errors.</div> 查看流股信息,用“流股摘要”,“Stream Summary”查看。 现在我们介绍一下Mixer,FSplit和SSplit三个模块的区别。<div><br></div><div>Mixer,混合器。多个流股混合成一个流股,没啥说的。</div><div>FSlit,分流器,把一个流股分成两个或多个流股。就像分配阀一样,你家10方,他家10方,老王家人多,分20方,只有量的不同,配方完全一样。英语为Splitter。</div><div>SSplit,第一个S表示Solid,涉及到了固体,区别还是很大的。</div><div>英语还有一个Separator,分离器。分离就是要分开了,比如把混合物分离成纯组分,组成发生了变化。</div><div><br></div><div>还有一个Separator,分离器。意思就是把混合物分开。</div> 现在我们就准备添加一个分离器,将丙酮从水中萃取到MIBK中。<div><br></div> 分离器“Separators”下面有5中分离模块:Flash2,Flash3,Decanter,Sep和Sep2。 这些分离模块可用于简单的单级平衡分离或者物料衡算,比如闪蒸、分液等操作。 根据上表的介绍,结合我们的情况,你觉得我们该用哪个模块作为分离器呢?<div><br></div><div>我们的体系现在至少有两个液相,也可能会出现一个汽相的平衡相,所以最合适的模型是Flash3,或Decanter。</div><div><br></div><div>不妨,现在我们用Flash3模型试一试。</div><div><br></div><div>先添加一个Flash3模块:</div> 你可以看出,Flash3有一个进料流股、三个出料流股必须要连接。现在我们理解一下第一液相和第二液相的概念。<div><br></div><div>我们知道对于液液平衡体系,它至少存在两个液相:一个油相,一个水相。但ASPEN现在还分不清哪个是油相,哪个是水相。在模块设置里,由我们来指定。</div> 添加Flash3模块和三个出料流股,并分别命名。我们设第一液相为MIBK相,第二液相为水相。右键单击混合器MIXER-1的出料流股,从快捷菜单选“重新连接”|“目标”,连接到Flash3的入料流股上。 双击“Flash3-1”模块,打开它的Specifications,参数定义页面,可以设置三相闪蒸罐的温度、压力、热负荷和汽相分数四个参数中的两个。我们选择输入温度为50°C、压力为1bar。 在“Key Components”关键组分页面下,设置第二液相为水相。通过这种定义,ASPEN将两个液相流股中“水”含量多的流股指定为第二液相,这与我们刚才的设置相一致。 现在参数设置完了。最后一步,运行。最好“重置”以后再运行,别忘了保存文件。 运行完成后,在“控制面板”里查看有没有错误和警告。当然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No warnings,No errors。 但是你发现没有 ?经过萃取后水相中水的质量分数只有78%,没有达到95%的要求。<div><br></div><div>怎么办?</div><div><br></div><div>对于现在这个单级萃取器来说,我们只能通过增加MIBK的用量来达到这个目的。MIBK的量应该增加到多少呢?不妨用灵敏度分析来看看。</div> <b>灵敏度分析</b><div><br></div><div>现在的思路是提高萃取剂MIBK 的用量,那么水相中丙酮的量应该会减少,那么就看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吧,最好用曲线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灵敏度分析。</div> 新建一个灵敏度分析“S-1”,你可以从上面的功能区找到,也可以从导航栏找到,找找看。 在"Vary”标签下,新建一个自变量“1”设为MIBK流股中MIBK的质量流量,从100变化到500kg/h,间隔为10kg/h。 在“Define”定义因变量,也即是Flahs3-1出料流股FL1-H2O中的水的质量分数,输入变量名MFH2O,小心选择,不用弄错了。<div><br></div><div>弄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头修改就行了。</div> 在“Tabulate”中选择“Fill Variables”把我们刚刚定义的变量“MFH2O”填进去就行了。<div><br></div><div>设置完毕,可以运行了</div> 在“S-1”的“results”下你可以看到当MIBK用量达到500kg/h后,仍没有满足95%的要求。说明此路不通。<div><br></div><div>顺便我们从“Plot”绘图框中,把这条曲线绘制出来吧,一般显摆的时候用。</div> 曲线再好看也没有用,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另选方法。<div><br></div><div>再用一个分相器试试?</div><div><br></div><div>所谓设计,也只不过就是试来试去的。不行再想其他办法。</div> 添加一个混合器“MIXER-2”,和一个分相器DECANTER,连出料的时候注意“第一液相”和“第二液相”的提示。 输入“MIBK-2”流股参数,还是100kg/h,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输入。 输入“DECANTER”模块的参数,注意我们选择H2O作为第二液相,要跟你的流股设置相一致。 从流股摘要中查看水相中水的质量分数,超过了92%。是不是比单级萃取效果更加明显。<div><br></div><div>这让想起了洗衣服的时候怎么才能省水的问题,少量多次,原理是不是一样?</div> 但是还没有达到95wt%的要求。接下来你想怎么样继续提高水相中水的含量呢?<div><br></div><div>再加一个分相器?可以。但是我不想这么办了。我想继续提高MIBK-2的流量试一试。</div><div><br></div><div>不过这次我不想用灵敏度分析了,我想用“设计规定”试一试,</div> 从导航栏“Flowsheet Options”下选择“Design Specs”,新建一个设计规定,名称为“DS-1”。<div><br></div><div>设计规定的思路是我们现在规定水相中的水的质量分数为95%,让系统自己调整MIBK-2的流量,直到满足规定的要求为止。</div> 在Defin下面定义一个变量MFH2O表示DEC-H2O流股中水的质量分数。 在“Spec”表单中定义MFH2O的目标值为0.95,误差为0.001。这是根据要求定的。谁要求的?你要求的,或者甲方要求的。 在“Vary”下定义自变量,也就是MIBK-2流股中MIBK的质量流量,变化范围是100到500kg/h。这个范围已经足够大了。<div><br></div><div>又可以重新运行了。</div> 好在没出撒毛病。在“DS-1”的“Results”下面查看结果,你可看到当MIBK-2中MIBK的流量达到195.2kg/h后就行了。<div><br></div><div>把“MIBK-2”中MIBK的流量改为195.2kg/h试一试。</div> Perfect!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