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吴 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毅是打赢了淮海战役的三野统帅之一,上海解放后出任第一任市长,上海人民对陈市长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外滩一江一河的交汇处,就立有陈毅的高大塑像。早就听说汾阳路79号、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所在地,当年是陈毅的官邸。今天终于实地探访,一瞥惊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汾阳路以前叫毕驯路,是1902年开通的,算来已百年有余了。当时并不在法租界内,法国人为扩张租界提出开辟至徐家汇教区的通道,不断向西越界筑路。毕驯路开通时尚比较冷落,两侧多是农舍田地,正适合欧洲人在郊外建别墅的习惯,于是纷纷在该路抢占地皮建住宅。1905年法租界公董局在该处建筑外墙白色带城堡壮、面积1496平方米、具有典型法国后期文艺复兴式建筑,作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府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这栋建筑,第一眼的感觉就是震撼。端庄与华丽,两种似乎逆反的风格,在这里却能收获完美的统一。它既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又有折衷主义风格的影子。整个建筑采用横三段与竖三段式的立面处理手法,强调外形的水平线条,建筑的比例及构图十分严谨。主楼前面是一块占地很大大草坪,远处半湾池塘,又能找回田园风光。地面上两层半建筑,下筑半层地下室,砖石混合结构,外墙立面呈白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宅的主体建筑平面中部凸出,呈半圆形。大门朝南,门前是左右双抱的露天阶梯,从左、右扶栏杆跨石级登上一楼平台,进入正门,阶梯下经拱门入地下室。一楼正门为券式,两旁为爱奥尼克式双柱,边上还有倚柱。门窗的框上均有浮雕装饰,二层窗的方框上部雕饰成锁石状。二层顶上为阳台,周围有栏杆。此处的栏杆,与二层阳台及一层平台的栏杆都是花瓶型。虽然只有两层半,但正立面皆对称,一、二层间均有较深厚的腰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一楼大厅,地坪、壁面、顶部天花都用大理石砌筑,且天花上的石膏雕刻细腻、精致,具柔和感。室内木装修部分,如护壁、楼梯扶手、壁炉架等都用柚木及硬木拼板,室内大理石及木装修、雕刻等,令人感到富贵豪华,具有欧洲新艺术运动派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建成后,这栋豪宅便“城头变幻大王旗”,出入人等纷纷易角。抗战胜利后,成为国民党江苏监察区监察使署,也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后一度成为陈毅市长的临时住宅,中苏友好协会也曾入住此地,1960年起,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址于此。2002年改建为工艺美术博物馆,目前设民间工艺、雕刻、织绣三个展厅。这幢美丽奢华的府邸也成为影视剧的拍摄基地,以及新人与游客的打卡地。1989年以近代优秀建筑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陈毅是怎么出任上海首位市长,还真是有一段典故呢!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前夕,毛泽东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他考虑的不仅是百万雄师渡江作战,而是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大事。此时,中国共产党已开始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而解放并管理好上海这样的城市,就更应该关注和重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考虑了很久,认真规划着渡江后解放的上海。当时上海已有500万人口,1200多个工厂,6万多家大中商店,工业总产值和贸易额都分别占了全国的一半。可以说,上海是远东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在国际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3月初,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召开前夕,正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之时,毛泽东找前来开会的陈毅谈了渡江作战的战略,以及渡江之后应该由谁,该怎样接管宁、沪、杭地区。他提出了“慎重、缓进”的四字方针,还说“我们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道难关”。难在何处呢?据陈毅后来解释,当时中央担心两件事:一是我们打上海,美国可能出兵干涉;二是我们如果接管不好,进城后停电、停工,难免造成大混乱,上海将会变成一座“死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专门与陈毅面谈,交流了上海市市长人选的事宜。毛泽东列举了对上海市长人选的各种要求后,对陈毅说:“中央的意见是,让你来担任未来的上海市市长,现在我想听听你本人的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毅是聪明人,早就意识到毛泽东找他谈上海市长人选的事,很可能就是让自己来当这个市长,他其实本不打算留在上海,想让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二野留在华东,便打算从刘、邓中挑选上海市长。二野自1947年7月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为牵制国民党南线的大部分兵力,进行了极端艰苦的无后方作战,虽然极大地挫伤了国民党军的主力,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度还出现了大面积的减员。自己的三野之所以能歼灭更多国民党军,离不开二野的自我牺牲。在淮海战役中,两个野战军并肩作战,将国民党剩余的最精锐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陈毅觉得,如果华东解放了,应该把一直身处艰苦的二野留下来,三野则可以到更艰苦的地方继续作战,用他的话说是“到毛儿盖去走一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毅当即对毛泽东说:“我们三野一直在华东,华东解放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走远一些,到大西南去呢?刘、邓的二野一直在过苦日子,解放后让他们进驻华东,好好休整一下,是不是更好一些?”毛泽东见陈毅推辞,就笑着说:“你这是在孔融让梨呀,这样吧,我们让伯承和小平一起过来讨论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伯承说:“关于这件事,我已经跟小平同志交换过意见。三野来自华东,留驻上海更有利。”又说:“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对西南地区是熟悉的,还是我们到西南更合适一些。”陈毅说:“我也是四川人呀。”邓小平说:“你是四川人不假,但你们三野是来自华东的,对华东更熟悉。我认为你们留在华东更好一些,更有利于开展解放以后的各项建设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接着邓小平的话说:“三野一直在华东,不管是民俗方言,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已经适应了,这些也是党中央考虑让你们留在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呀。”这次谈话虽然没有最终形成决议,但结果已经明朗了:陈毅确实是上海市市长的最佳人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毛泽东住进西山双清别墅,他就由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一事,向前来探访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和柳亚子等征求意见。他们都是多年来在上海生活且熟悉上海社会的权威人士,他们都对陈毅出任市长一事表示了赞同。陈毅在他们心目中有着相当重的分量,正如柳亚子在抗战胜利时于重庆所写的那首七绝《寄陈仲泓军长》:“兼资文武此全才,重向江东卷土来。我喜故乡消息好,前锋直指雨花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自不必多说,可用精雕细刻、琳琅满目来形容。它们鲜明体验了海派精华这一上海独具的风格。几百年来,上海近现代的工艺美术风格,以包容之态广纳各方技艺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风尚的“海派”特色,成为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留下了精湛高雅的作品,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