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4年7月14日,我曾骑车参观过广富林文化遗址,可惜当时广富林尚在发堀中。经过几年开发建设,广富林遗址公园已经享誉上海,名扬四海。今年10月6日,我携老伴驾车去松江,重游广富林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进入广富林遗址公园迎面而见的是广富林遗址照璧,它向人们诉说了广富林遗址的前世今生,诉说了广富林遗址发掘建设的艰辛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北面,展馆内设正厅和“文明之源”、“城市之光”、“历史之脉”三个独立展厅。展示馆外形像半埋在泥土中的陶罐样子,形象生动逼真,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富林塔四方型三层,仿唐风格建筑,不对外开放登塔,目前为古陶器展示馆。塔的左右分别为道教的道观和佛教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竖立了一根针的造型,名曰骨针,该广场就叫骨针广场。这是广富林发掘出来较多物品中的代表性遗物,是先人们用于编织衣被、渔网的骨针。用骨针作为广富林室外展品,既代表广富林遗址时光的久远,又象征广富林先人的智慧和勤劳。</p> <p class="ql-block">传说这里是天牛下凡广富林后,每日耕地犁田后休息之处,称为天牛塘。天牛塘上长达106米的19孔石拱桥称作天牛桥。桥东侧一根重90吨的花岗岩石柱,称作天牛柱,传说是栓天牛绳柱子。桥后隆起的地方,据说是天牛粪堆积而成的坡。</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名人辈出,贤士荟萃。集贤坊原名双进士坊。明成德年间,官府为表彰曹时和、曹时中伯仲双双中进士而建牌坊。后牌坊毁于战火,重建即为此名。</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市级古文化遗址保护地。1959年,有关部门在此地发现了史前文化遗物,随后于1961年组织多次考古发掘,探明遗址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并先后发掘出一批古墓葬、灰坑和水井等遗迹,出土玉器、石器、陶瓷器等遗物数千件。这次有幸目睹保存的发掘现场和再现的当年情景足也。</p> <p class="ql-block">多年的考古发掘,确认了广富林文化是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新史前文化,包含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历春秋战国至明清。2006年,广富林文化遗址被考古界命为文化主体是龙山文化时期,鲁南、豫东、皖北移民带来的黄河流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的交融,上承良渚文化,下续马桥文化,填补了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谱系的空白。至于这关帝庙和城隍庙是新建还是重建,就无需去考证了。</p> <p class="ql-block">有人曾说:“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浦西,千年上海看松江”,而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发掘,揭开了松江“上海之根”的神秘面纱。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在人们心目中似乎缺少点历史根基的城市来说,其历史价值已经显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