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在球疯子群里的点评三

潮熊

<p class="ql-block">注:因为美篇文章中的视频文件数量以十为限,所以加续第三集。</p> <p class="ql-block">从一力来讲,要一气呵成,如果设计了是快球,就要像短跑一样,起跑开始加速一直冲到终点。如果设计是慢球,那整个动作就要慢速运行。如果设计是假动作,就是做出快动作姿态,但实际没有加速,而是慢速将球抛出。这样也就意味着,你在迎球接球过程中有了减速,那你就不能再加速,否则就是二次发力。柔力球以柔克刚,顺势借力攻防转换的核心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按白老师的境界。我更觉得有氧柔力球打起来更像两个人在做太极推手。互相根据对手出招回招。虽然身体不接触,但动感的劲儿互相牵制,连绵不绝。</p> <p class="ql-block">@北京 李尚林 老师好!感谢理解,设计的初衷是这样的,场上斗智斗勇,文明竞赛,场下怡然自得,修身养性。正如您所言,隔空的太极推手。</p> <p class="ql-block">@临清叶来香 您好!视频中的男同志,比较好的是正手的高点进攻球,用力完整,挥拍的方向,拍型的控制都是很好的,这个动作是大家学习的难点。值得大家学习。但他的正旋进攻在后程都有二次用力的问题,问题在侧旋后出球阶段又平甩,改变了一个圆的轨迹和用力方向。希望在今后训练中注意细节问题,克服这些错误动作。我们一起努力!让动作既美观优雅又快速准确。谢谢!</p> <p class="ql-block">@河北乐亭曹立田 田老师好!谢谢视频分享,运动员和裁判表现都很好,虽然动作细节上还有待提高,但你们的表现让大家逐渐清晰了未来发展的想象。祝贺两位运动员!谢谢裁判员。</p> <p class="ql-block">@临清叶来香 老师好!你的执着认真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动作很漂亮!舒展,自然,身法和步伐运用的很好。如果鸡蛋里挑骨头话:你的反旋如果只是普通水平旋回球,这样就可以。但一般情况下,水平旋时下肢垂直方向旋转力量,传递到你水平方向旋转时不顺畅,不容易打出速度,形成完整的合力,如果要加速,容易形成手臂的二次发力。你要打成侧旋进攻,你的入球点就还要退后。让球从左下入,形成一个立起来的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身的合力。完成有速度有力量的反旋进攻。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打出柔力球特有的审美。谢谢你给大家的分享</p><p class="ql-block">@临清叶来香 你好!平旋不好利用腿部的力量,不便加速。所以一般平旋回球,多用于小球,战术球。特别是你的入球较高,是先往下走,再往上走,就像腋下球的轨迹,已经不具备发力的能量了。如果再发力,一定是脱离身体合力的二次发力。如果想打出速度力量,你的入球和出球要在一个平面轨迹之上。靠最初的身体合力,一气呵成完成动作。所以让你放低入球点,在一个侧向的平面上,一气转到左上方,将球抛出。可能有些不好理解。还是要多体会,多练习。上面莲华老师这个反旋就非常标准,漂亮!</p> <p class="ql-block">@临清叶来香 动作舒服.自然,这样不急.不燥,顺其自然打出的球有韵味。很棒!向你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姚永胜老师好!感谢你们第一次就将慢动作展示给大家,这是需要勇气和信心的,你们的动作大部分是很好的,打球的韵味也很到位,比较悠然放松。值得大家学习。你们的进攻动作,与大家这个阶段普遍出现的问题是一致的,需要在认识上,和训练中反复强化才能做好的。包括我也是一样的。首先是对一个圆,一个平面的认识,翁老师提出的意见是对的,我们前面也反复说这个问题。希望你们再爬楼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我们再探讨。对于大家的共性而言,就是太极运动所讲的,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也就是你的回球,要顺对方的球势来选择回球方式。需要你将化力和发力在一个圆上一体完成,不能化了力再发力,这样就成了两个力,这样的力也肯定不在一个平面上。大部分老师是将球引化到一个自己舒服的位置,再去发力。没有在引化过程中就将要发的力量导入。形成化发一体的回球。大家在这个阶段普遍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特别是打随便了,没人监督,这个问题会越加严重。你看你与张洁老师打球时动作完成的就比较规范。所以你的问题要从理念和训练规范上来解决。谢谢您给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白老师关于侧旋一个力的讲解和演示</p> <p class="ql-block">@河北乐亭曹立田 老师好!您的留言和视频都看过,您谈到的内容深有同感,要感谢的支持,感谢大家的共同努力。视频看过总体打的很好,比较典型的是第一个,女老师的动作规范,但男老师的动作都有二次发力,不在一个圆上的问题。希望大家在细节上多加注意,一定要在入球之前蓄力发力,不能接了球再去发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疯子群的老师们虎年吉祥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有这样的感触,希望与大家互相探讨。从她们的动作来讲:很棒!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很好,动作舒展大气,特别是她们正旋动作,恰到好处,调动身体上下的合力,一气呵成,连贯自然。值得大家借鉴学习!但她们的反旋存在问题,包括昨天评论的女老师最后一个球,也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就是在反旋的最后阶段,二次加速砍压的问题。她们这个动作前半段是正确的,但在最后的出球阶段出现了加速砍压,形成了二次发力。这个动作在疯子群对话一的最后一个话题,我对我自己十多年前的动作给大家分析过,大家爬楼再看看。希望大家的反旋动作向正旋看齐,一力一圆,干干净净的完成,不要留下任何容易形成误判的问题。这样所有动作标准一致,概念清晰。自己打的舒服,裁判也容易判断和把握。对今后运动的规范发展非常有益。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它。</p> <p class="ql-block">@湖南刘光辉 老师好!谢谢给大家的分享,动作很棒,一力一圆,特色鲜明。小问题是:注意反手的底球,不要从拍尖出球,这样容易出现推压球。还是从球拍侧缘出球,拍尖对向左侧。</p> <p class="ql-block">大家早上好!疫情当前,大家要注意防护,保重身体!早上又爬楼看了几个视频,和大家再聊聊。张用庚老师的动作非常棒,不仅是有氧舒适,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在和洒脱。更没有想到您已77高龄了。试想一下,有一群老人,在年近80,还能这样矫健的打球,在世界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谢谢张书记,向您学习。我的老毛病,给您挑点问题,达到本群交流的目的。您的反旋在最后出球时收臂太早了,圆弧不够完整,有折向的趋势。在球出拍后,球拍沿着圆轨继续转动,自然的收拍就好。谢谢您给大家的分享!</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今天看到大家的探讨!很有意义。谢谢大家对运动的深入和分析。同时我也赞同理论分析要深入浅出,大家求同存异,找到共同点,让运动更好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我感觉大家还是受习惯思维的影响,过去的球类都是西方的,直来直去,顶着打,追着打,比较暴力,宣泄。而柔力球是退着打,让着打,转着圈打,比较柔和,内敛。理念完全不同。所以需要建立全新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力,一圆”通过训练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本能。让打球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一种自然,那样打出的球才会既有风度又有力度,同时又美观优雅。这一切都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可以想想乒乓,羽毛球,那个不是经过常年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好的。柔力球是全新的运动,更是概莫能外。大家要多一些耐心,加强理解,严格训练,我们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p><p class="ql-block">@福州林文军 老师好!在我看来,急停就是紧急制动。如果基本技术还是能够做到的,也是合理的。但在高速旋转时突然制动,拍面是柔性的,前程的旋转已让拍面形成了弧形,制动会让球容易窝在拍框内,不易出球,此时容易出现球不经拍框,抖拍出球。裁判容易误判。动作也会紧张拘谨。就像停车,缓停是平稳正常的,急停会人仰马翻。您提出的问题很好,大家可以都尝试一下,共同探讨。</p> <p class="ql-block">谢谢曹老师!每个过程描述的都很到位,</p><p class="ql-block">接抛球的完整过程1、预判 根据对方的技术动作、前程用力的大小判断来球方向,左右 上下 前后以及力度的大小,为下一步使用什么技术动作做充分的准备。2、规划 根据来球路线规划自己的技术动作,伸拍迎球时已经规划好了,确定使用什么动作及出球时的方向、力度大小及战术的运用。3、步伐 预判好来球的同时步伐、站位要调整好,也就是调整好人、拍、球三者的关系,做到接球时最舒服,否则接抛球会很被动,动作不到位,导致违例、失误。4、弧形引化 迎引抛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要真正理解什么是迎引抛。只有迎、引做的充分、到位、及时,抛球阶段才会充分、自然、舒展,整个过程要做到弧形饱满、化发一体、圆进圆出。要做到一个圆就要固定旋转轴心和旋转半径,注意身体的沉、移、蹬转要到位,一动则全身动。弧形引化要求一个圆、一个力、一条线,再要求严点要做到拍弧夹角不变。5、随挥 在圆弧上的某一点出球后,球拍是不能制动的,身体是不会突然间停止运动的,拍子也会随着身体和手臂在规划的圆弧上有一个随挥,幅度可大可小,要做到放松自然。6、回位 随挥完成后要顺势及时回位,准备下一个回合的接抛球过程。</p> <p class="ql-block">林老师,翁老师好!是好事,大家已开始深入讨论个性化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我谈我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这个动作大家可能感觉和大多数人做的不太一样。这个实际上就是上次林老师提到的制动。但这个制动她是整体加速,在圆轨上制动,而且这个球的球速不快,球保持了一力,一圆出球,我认为是合理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球如果速度快,力量大的球就不适合,容易形成抖拍出球,也容易给裁判形成二次发力的误判。所以我认为不要刻意去强调这个制动会更自然。要根据出球速度,让球拍有自然的随挥,更好!谢谢大家!我把前面的谈话转过来,大家再看一下,共同讨论。</p><p class="ql-block">@福州林文军 老师好!在我看来,急停就是紧急制动。如果基本技术还是能够做到的,也是合理的。但在高速旋转时突然制动,拍面是柔性的,前程的旋转已让拍面形成了弧形,制动会让球容易窝在拍框内,不易出球,此时容易出现球不经拍框,抖拍出球。裁判容易误判。动作也会紧张拘谨。就像停车,缓停是平稳正常的,急停会人仰马翻。您提出的问题很好,大家可以都尝试一下,共同探讨。</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今天看到大家的探讨!很有意义。谢谢大家对运动的深入和分析。同时我也赞同理论分析要深入浅出,大家求同存异,找到共同点,让运动更好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我感觉大家还是受习惯思维的影响,过去的球类都是西方的,直来直去,顶着打,追着打,比较暴力,宣泄。而柔力球是退着打,让着打,转着圈打,比较柔和,内敛。理念完全不同。所以需要建立全新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力,一圆”通过训练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本能。让打球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一种自然,那样打出的球才会既有风度又有力度,同时又美观优雅。这一切都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可以想想乒乓,羽毛球,那个不是经过常年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好的。柔力球是全新的运动,更是概莫能外。大家要多一些耐心,加强理解,严格训练,我们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老师的苗圃,大家无私奉献,已硕果累累,涌现很多的高手。浙江,四川,重庆,福建,相信他们会更上一层楼,引领运动的潮流。但毕竟他们练球时间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我谈一下,大家探讨。他们的身体能力都很好,打球的意识和球感都很棒。但他们普遍出球好,但入球不好,还是有一些急,这就涉及到太极的一些理念,欲速则不达,事缓则圆。要注意球的来势,选好入球的切入点,尽可能的顺势借力,尽可能下沉或左右让出空间,圆轨才能加长,做功距离长,才会有更大的力量。向下才能调动下肢的力量形成合力。你们的入球太仓促,直接向上画或向左右画圆,没有充分调动反向的力量。圆不够圆满,力量没有完全集中起来。希望你们仔细体会,严格训练,打出更加完美的柔韵。谢谢你们的分享,谢谢各位苗圃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信阳吕虹 你好!你的左手堪称经典!特别是你的入球,更加合理,蓄集了更大的身体合力。需要注意的是打球的节奏和心态,有一些急。再从容淡定一些,把圆轨打开就更好了,谢谢你给大家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她们打的很棒!圆转自如,动作干净,值得大家学习。大家的鉴赏判断逐渐一致,这才是更加可喜的。</p> <p class="ql-block">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现阶段需要注意的我提几点看法。先来看达州这位老师的动作,她的动作一圆一力体现的很到位,并且舒展有力,她入球之前的反旋蓄力充分,通过自己的身体素质,加大了圆轨的旋转半径,提高了进攻点。她的这个圆是旋上去的,整个动作干净完整,一气呵成。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所要注意的是动作稍有一些紧,付手的配合不够。这样动作体力消耗大,看起来不够放松。另外旋转加速完成后,顺势收拍就好,不用非把拍砍到什么位置,这样恢复姿态慢,容易形成二次的误判,以后训练注意就好。另是曹老师提出的双打一传问题,其他几位老师分析的都很好。需要注意的是,场上的所有动作都要遵守规则,没有例外。这个球一传通常应当将球向上抛,球垂直下落,这个时候你才能选择向不同方向的旋转动作。问题出在你的一传是有方向的,只是很轻,攻球手,没有顺势去接这个球,也就是没有遵循太极因势利导的方法完成动作。只是利用球速慢,将球在空中拦截后,以自己既定的方向旋转。这样的球肯定是不对的。希望大家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当然两人配合默契,一传有方向性,攻球者顺势完成旋转同样是好动作。</p> <p class="ql-block">沙老师打的很棒!柔力球比进攻动作更难的是基本动作。沙老师的入球和出球,丝滑圆润,很舒服,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看到大家的视频和交流都非常棒!大家提到的内入侧旋,虽然早就展示过,但考虑到大家对已有的动作还没有巩固,急于推出新的内容,不利于运动稳步发展,故没有对此进行教学。现在有不少老师已打的很好,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张用庚提出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的技术动作是对的,在前场这样出球是好球,也有很好的隐蔽性。只是没有形成向下的攻击优势,主要的问题是她们的重心后仰,身体没有保持中正。我们的出球就如同一个开口的圆,她们打的开口是向上的。我打的开口是向下的,还可以打成平开的。这个要看你的进攻选择。要通过训练自如的完成向不同方向的抛球。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有问题共同探讨。</p> <p class="ql-block">由此大家可以进一步尝试一下,拓展思路,球外入,内入能打,很多球的正入,反入同样能打。未来任重道远,一起努力,早日完善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技术。</p> <p class="ql-block">疯子群的球友们大家好!又来了很多新的球友,欢迎大家!这里是广大竞技柔友永远的家园。另外也看到有球友提出不少质疑,这些问题在前面球友们已多次探讨,可以爬楼看看。有些是新来的球友,我简单举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过去多次和大家说过,我们的入球就如田径的接力赛。大家都在同一个轨迹上运行,接力过程是这个运动轨迹的一部分,交接棒与接球的过程是很相近的。迎:就是提前上道准备。引:就是根据交棒的速度和来势,提前启动,在与交棒速度基本同步时,平顺的完成交接棒,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完成是(抛)好球的关键!在飞来的球速慢时甚至可以先将球放过去然后再加速追赶,超越以后再纳球入拍。但并不是在向前追球时从挥拍方向的前缘入球,如果这样入球,等于球在球拍内走了一个折返,才又向前飞出的。球应当是从挥拍方向的后侧纳入球拍的,无论是发球还是其它入球都是如此。希望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有问题再提出。因为运动的设计是200米接力,那就不是迎面接力。各种运动都有不同的理念和规则,柔力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连贯,光滑,没有拐点的圆弧曲线。球如果是左进左出,右进右出,球在球拍上的表现就是折返。形成这个问题就是二次挥砍发力造成的。这个问题前面讨论过多次,大家可以爬楼看看。如果你就喜欢大砍大杀,我们也没有必要纠结于此。提出问题的球友希望把你的打球视频分享给大家。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来完善这项运动。这是我们这个群存在的真正意义。</p><p class="ql-block">林文军老师好!回复看到,我记得我们过去谈过这个问题,我还是举例,方便大家理解,做为同向的接力赛。你认为从接棒者背后接自然顺畅,容易向前跑。还是从接棒者的前面接棒合理呢?您对回球时,球在球拍中左入左出。右入右出谈谈您的意见,方便大家互相学习探讨。另外你提到的汽车,它的本质是平稳舒适的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出现推背,惯性前冲是有的,但它不是车的常态和本质。柔力球的用力是顺水推舟,是因势利导。在开车和划船时,向前用力和向后用力都会有乘员的晃动,但开车的高手,就会很平稳,感觉不到起落。球也一样。如果打球者控制的好,这个晃动会很小,甚至可以消除。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境界,现在有不少球友已接近了这个状态,尽管还做不到物理意义的不动。但这个晃动是微观的,肉眼无法判断的。如果发生肉眼能够判断的进出,折返。那一定是有另一个力的作用。你提出物理意义晃动是正确的。也是微观存在的。但您把这个晃动等同于折返,就有些过了。现阶段我们以宏观的,形象的,肉眼可以判断的现象来指导这项运动发展。总比去计算,抠文字现实的多。我们都不是书写定义的专家,文字难免有疏漏。待运动发展起来,让专业的人和组织严谨科学的完成定义可能更好。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化繁就简,让大家简单直白的了解这项运动。把自己的球打好,打美,打舒服,打出太极特有的韵味。发展才是解决现在所有问题的最好办法。希望您和球友们能理解,大家团结向前。</p><p class="ql-block">@浙江入云龙翁辉 老师您好!您的理解是正确的。作为运动来讲,越深入就应当越简单,技术更加清晰分明。大家对动作的判断,一目了然。这样才能让学习者尽快的走出误区,所以我们不能只纠结于某句话,某个细节。而要直入主题,展现出运动特有的韵味。大家愿意学习柔力球并不是因为你说的好听。而是你的运动美深深地感染了他。所以我有些急,说话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谅解。</p><p class="ql-block">田老师好!您对运动的理解分析,辛苦收集资料,服务广大球友,非常感谢您。但您的资料并不都是对的,祁宏进10年前是我的学生,他的大部分动作是对的,但有些动作是有问题的。特别是第二个视频,是很严重的二次发力。对于左入左出,本身就不是概念的用语,在运动中,每个动作都没有那么绝对。在球拍上不可能是直线相对的。大小都是弧,只要不是尖角,折返。是一条弧线就是正确的。很多快速球防守只是拍尖一个很小的弧。另外你修改的这个图,是规范技术的,但你的执行却是入球时拍弧角小,出球拍弧角大。我们不能为了更安全的接球,更有力的进攻,而让规则去适应人的变化。那样我们教练训练的标准是什么?裁判判罚的标准又是什么?规则就失去了意义。您还提出在出球时拍尖对向对方,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如果是拍尖方向出球,那你的入球应当是从球拍的后部入球的,说说你的看法,大家讨论。谢谢您的分享。</p><p class="ql-block">球友们大家好!这个群是大家交流技术的平台。我也不想把一个简单玩的东西说的太高调。但有些深层一些的问题又绕不开它。今天有时间就和大家聊聊:西方的生存哲学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是丛林法则,赢者通吃。而中国是合二为一,世界大同,追求和谐共生。所以西方运动就是简单粗暴,直来直去。而中国运动就是含蓄内敛,尽可能不去正面冲突。西方运动是球拍主动找球,追着打,顶着打。中国运动是以退为进,退不是怕你,而是在寻找战机,做好充分的准备,逼不得已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一击致命。大量的工作是在设计阵势,运筹谋划,等待敌人自投罗网,一举歼灭。所以我们的打球,球拍不是主动找球,而是退着,让着,把球拍放到最佳的位置等球深入,不仅要化解你的攻势,还要借用你的力量反治于你。打球的行为理念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生搬西方的运动规律,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运动体系。我知道这个理想很遥远,但不妨碍我们去努力争取。这些智慧都是中国古代先贤创立的,我们只是学习应用。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这些智慧得到传承和发展。说点大话就是让中国运动造福人类的幸福和健康,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和平。</p> <p class="ql-block">今天就将进攻的最后出球作为讨论重点,这也是大家争议最多,最困惑的地方。对运动深入研究是为了浅出,让它浅显易懂。柔力球也没有那么复杂,简单说就是“一圆.一力”用简单的常识和示范完全可以说明白,看清楚。今天我还是用大家最熟悉的左右摆动抛球来讲解和分析。这个动作是初学柔力球必练科目,它是感受柔力球和巩固动作非常重要的练习。应该是天天练习的基本功。同时它也是花式柔力球诞生的摇篮。我们很多老师,摆了没几下就上场旋攻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场上问题都出在基本功和基本理念的欠缺。</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举例说明:例一、在左右摆动抛球时,首先要一圆、一力规范完成,由右向左摆时,球拍的拍尖向侧前,以球拍右边框入球,前程发力,沿着弧线摆动至左侧,球从左边框方向抛出,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姑且定为,球拍左右两则的摆动高度为与肩同高,球抛出高度是肩上10公分。向右摆动时方向相反,动作一致。这个摆动的用力大下,圆弧大小,都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球的落点预设好的。例二、我们在预设标准的前提下,球拍边框没有在肩高的位置出球,而是脱离了设定弧线向上摆高了30公分,由于弧距加长了,但球的力没有增加,这时球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在重力的作用下,球会折返向入球一侧滑出,(入出同侧)球落到预设的肩上10公分处,球拍迅速向下追球入拍。同样可以连续摆抛练习。(这个球的表现就像大家熟悉的网前下蛋球)。例三、在球拍摆动到一多半时,改变了预设动力和圆轨,球拍向上加速提拉,形成了二次用力,由于拍速突然加快,从而改变了拍与球之间的原有平衡,球拍先走了,而拍内的球被动沿着入拍的路线又滑出球拍(同侧出入)。但由于球拍向上提拉产生的惯性,同样会将球送到预设的肩上10公分位置。用这个方法,一样可以连续摆抛训练(这个就是二次加力后,球从入拍方向漏出,在惯性带动下,飞向目标的表象)。左右摆抛的动作规范,与其它动作都是一致的,只不过摆动是向上提拉球拍,距离短,球速慢。而旋转进攻是由上向下挥砍球拍,距离长,球速快,但它们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通过这三个实例可以证明,运动中何时开始发力,球如何入拍和如何出拍是运动者意识决定的,完全可控的,它不是进攻动作的必然结果,关键是如何选择和正确训练。进攻动作保持左入右出,右入左出,这样才能延续一个力的使用,杜绝二次力的产生,由于球在球拍中不能折返出球,那么你的挥拍就要提前减力,降低速度,这样打出的球是收敛和有度的,和缓的,(甚至是有弧线的),有反应余地的攻球。这样能使比赛竞技性,观赏性显著提高。从而减少了比赛中突然变速变向,暴力劈砍的可能。球在球拍上“出入”是在一条弧线的两端,使球在拍内的弧线与空间的弧线完美重合,使圆弧轨迹清晰完整(一个圆弧),给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建立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运动特色更加鲜明,比赛更加顺畅公平,运动员的动作也会更加自信、舒展和美观。</p><p class="ql-block">“例一”入球准确、轻柔,弧线清晰完整,一气呵成,动作圆润流畅,柔和自然,球速适中落点准确。</p><p class="ql-block">“例二”是用力不及,动作迟缓,球在拍内折返,圆弧不完整, 球速过慢,缺少竞技效果。</p><p class="ql-block">“例三”、发力有过,改变了一力、一弧的原则,预设力被二次力替代,突然加速变向,球在拍内折返,球速过快。</p><p class="ql-block">由于是东方运动,选择“例一”,这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是较为合适的,它是舒服自然的,也是符合运动理念的。如果我们选择例三,进攻的发力点就从圆弧的前程转移到了圆弧的后程,完全由二次发力主导。这样本运动的太极理念,入球时的顺势、借力、化力,发力的巧妙融合就变得可有可无。我们就又回到西式运动的老路上。完全是以力取胜,赢者通吃。这样大力的砍杀,双打比赛几乎可以每分一个回合结束。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很难体现,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扬短避长,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通过上述的三个实例可以看出,进攻时“球”何时开始加速,“球”如何入拍又如何出拍是判定一个动作是否违例的重要指标。错误动作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修正规范,关键是你想不想改变。如果允许球在拍内折返和二次发力,未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恐怕就不仅是技术问题,运动安全和避免伤害会成为主要议题。(未来竞技用球减少沙量或完全去除砂砾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现代运动医学证明,快运动是损伤身体的,而慢运动是修复和保养身体的。柔力球使用的是上下相随的浑圆之力,肌肉自然放松,看着慢慢悠悠,实则气力恢弘,变化万千,是一种益智修性的运动。柔力球体现的是中国哲学思想和生存之道,比赛应当是尊己敬人的君子之争。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没有猛然间的暴扣宣泄,更多的是心智和耐力的比拼。柔力球不选择两级而选择不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是这项运动的性质决定的,它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追求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争,胜而不美的超脱境界。展现中国深厚儒雅的肢体语言和特有的艺术审美。 柔力球是轻柔无声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通过比赛和训的历练,使运动者更加从容稳健应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真正享受运动,感受这份悠然和自在,这才是本运动的理想目标。当然例三的打法,同样有它的优点,比如:简单、直接、释放、过瘾。如果只是健身快乐,您玩就好了,不要纠结什么对错。这里主要讨论运动如何规范,更好发展的问题。运动规范的好与不好,应当由时间和未来,特别是它服务的对象“大众”来做出选择和判断。</p><p class="ql-block">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更加美丽精彩。世界体育同质化的竞赛已经很多了,我们要给世界展现完全不同的中国竞技理念,让比赛文明优雅又精彩纷呈,启发智慧又陶冶情操。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维度的竞技和游戏,展现中国三观和大国风范。柔力球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全体柔力球人的共同创造。尽管还有千难万险,但我们可以大胆的去设想,去追梦!历史也证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大家一定要团结努力,早日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很抱歉!我说的有些多,有些理想化。这也不是我的个性,请大家原谅,待到大家把球打好时,我第一个禁言,第一个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p><p class="ql-block">最后给大家出一个练习和思考作业,把三个摆抛动作尽量按要求完成,切身体会到这三种抛球的不同。如果这三个选择给你会如何选择,希望看到大家的不同意见。谢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榕</p><p class="ql-block"> 2022.6.8</p> <p class="ql-block">张用庚:</p><p class="ql-block">如何减少或消弥执裁中的争议,谈谈本人的愚见:</p><p class="ql-block"> 第一,要提高裁判员的执业素养。在这里,我只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层面上就事论事。不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p><p class="ql-block">首先,要坚持从优秀运动员中遴选裁判员。试想一个连球都不会打的人。坐在裁判椅上能吹出什么好效果来?建议各级培训和颁证部门。在对裁判员的培训或考核时提高门槛。一要有五年以上的球龄。二是在考核中要考核竞技柔力球的各项技术动作。合格者才能入围,这样产生的裁判员才八九不离十。</p><p class="ql-block">第二,建议应简化规则,本人认为。大众的东西越简单具体。才越能被大众所接受和实施。首先。是圆的问题。本人认为只要是一条完整的,连续的,没有拐点,(节点)的弧线。不管是正圆、椭圆、大圆、小圆、渐变圆、螺旋圆都应该被接受。二是力的问题。要坚持入拍前的反拧蓄力过程,特别是进攻球。入拍后,只要没有明显的加减力的节点都应该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其次是规则中有两条,建议取消或并入引化中断。一是拍体触地,触地了,但没有影响接抛球的完整性,应被允许为好球。相反,触地了接抛球出现了节点,建议并入引化中断。而在双打中,队友间的触碰拍也建议和拍体触地一样处理。</p><p class="ql-block">第三,建议建立对执裁者的制约机制。世上没有制约的权力就会被无限放大和滥用。现有的执裁机制放任了执裁者的自由裁判权。违例与否完全是执裁者个人说了算。其实多数时间是否违例大家都心知肚明,包括运动员本人及观众。而形式上设立的仲裁组也形同虚设。</p><p class="ql-block">前面球友们提到的套路裁判中的去分机制,和李恩荆老师的三人裁判制,都是对执裁者制约的有益的尝试。本人认为,如果能建立被执裁者对执裁者的制约机制,可能会从某种程度上能消除争议和争端,那就是允许建立挑战机制!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1;建立对执裁结果的挑战机制。该机制一般只限于半决赛或决赛阶段,具体由组委会或裁判长决定。</p><p class="ql-block">2;允许参与方现场架设录像设备,手机或平板电脑,挑战时由挑战方提供实时录像。比赛应暂时中断。</p><p class="ql-block">3;由仲裁组评判挑战结果。评判时允许当事方教练或领队参加,当事运动员和裁判员回避。评判时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避免个人说了算。</p><p class="ql-block">4;每场球(三打二胜制)限制挑战次数,建议一般不超过四次。对挑战方被判违例时,挑战成功后,改判为重发。</p><p class="ql-block">5;挑战范围还应包括对方的违例球主裁未及时判罚,直接造成本方失分时。如挑战成功,则应改判本方得分,因对方违例在先。</p><p class="ql-block">6;如一场球,某方挑战成功三次。某方有权要求裁判长及时更换主裁。每次挑战成功时。仲裁组或裁判长应提醒主裁及时调整裁判尺度。</p><p class="ql-block"> 本人认为这种办法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能及时疏导争议,也给执裁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收到减少或消弭争议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亲们,本人习练柔力球已20余载。曾多次参加过全国的比赛。从事省级裁判工作也十年有余,。竞技柔力球是我的挚爱。它已深深的融入我的生命中,我真诚的期盼这项运动能进入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乃至走得更远,进入奥运会,真正实现源于晋中、走向世界的宏愿</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的肺腑之言,欢迎各位球友拍砖。</p><p class="ql-block">白榕:</p><p class="ql-block">@重庆万州张用庚 张书记好!提出的建议很有价值!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当前比赛急待解决的问题。大家的探讨也很有建第。谢谢您的分享!谢谢大家的探讨!</p><p class="ql-block">这几天大家讨论规则问题,很有意义,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再考虑这个问题,也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因为现在已不是运动初级阶段了,有些规定完全可以合并或取消。张书记谈到的几个问题很准确,是多年用心实践的结果,这几项也是我们考虑在例的内容。同时还考虑将连击和撞击也合并入引化中断之中。减少裁判的手势和压力,使比赛更加顺畅。有些老师对取消撞击,有不同意见,认为太快了。大家可以就此问题,谈谈您的看法。这也是听取大家意见的好机会。另外裁判是引领和规范技术发展的关键队伍。他的认知和实践应当高于运动员,才是理想的。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筛选。那是一定不行的。相信这些问题随着运动的发展,一定会妥善解决,我看过群主李老师写的裁判职业化那篇文章很好,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对今后定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谢谢大家参与讨论!</p> <p class="ql-block">今天看到张用庚老师发的四川视频,也简单谈一点看法。首先要感谢四川省对运动的支持。那位深色兰衣运动员的反旋是很典型的二次发力。可能在裁判的要求下,没有大力砍下去,即使如此也是在最后的高点加速砍出的,因为只有这么短的一个弧线,你如果不在入球阶段完成加速,就不能再加速了。再加速就是二次。在中途加速必然要收缩肌肉,也会使半径改变,同时也会失去一个圆。当然这些问题不能怪运动员,还是柔力球整体训练水平不高造成的。我也是责任人之一。希望大家能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包括大家在前面探讨的那个前场犯规问题。如果动作规范,就很好判断。正是由于动作不规范,在最后有二次用力,圆弧向横向移动。改变了原来侧旋的轨迹。所以才会引起后来的一系列问题。</p><p class="ql-block">@福州林文军 老师好!谢谢你的较真,这个队员的前程动作是挺好的,我所说的假如是按他的前程动作不改变方向和轨迹出球,你不要扩大为对规则的解释。他的动作首先是因为突破了球的底线,一圆一力。才出现的问题。我们只是针对这个动作而言。场上不能以错小就可为之,没有发力就可以忽略不计。这是比赛不断混乱的根源。比赛和你玩是两码事。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注意了动作的规范,比赛就会简单很多。精彩很多。谢谢大家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动作确实规范漂亮!向你们学习!特别是这个壮硕的先生</p><p class="ql-block">少宝,凌波微步,铁汉柔情。</p> <p class="ql-block">@湖南赵颖 老师好!你的动作整体感觉很好,舒展有力。还是这个反旋,实际上你并没有二次发力,但你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是有二次发力。你在挥拍的后程往下砍的动作是多余的,是形成二次发力表象的原因。把这个动作拿掉,不要刻意的往起点挥砍,顺势自然收拍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2021/10/24于MONTREAL</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