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用审美学观念分析男女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 一见钟情,就是指人们对事物一看见就产生了好感和感情的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和事物外在形象和式样,有着好与差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是建立在个人的审美观基础之上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美学中的审美理想,也就是理想美的一种观念。是人们认为现实生活和审美对象应当如何的观念,即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从心理活动的实质来说,美的理想是一种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远景的创造性想象。审美理想是在对现实中众多美的事物的集中、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虚构形象。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个人在心里都有自己的理想对象,男人,一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一个美貌如花的女子。女人,一般是希里自己的另一半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p> <p class="ql-block">用审美学观念分析男女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古典小说《红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就是指男女一见面互相就产生了爱情。我觉得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个现象用美学的审美理想来分析好一点。</p><p class="ql-block"> 那为什么当时贾宝玉会对林黛玉说在哪里见过呢?这就是因为审美理想的关系了。因为贾宝玉当时一直认为自己的梦中情人就像林黛玉那样,所以,他的审美理想已经虚构出近似林黛玉那样的美女形象作为他的梦中情人。而林黛玉也是如此,她的心里也虚构出像贾宝玉那样,也就是像我这么帅的帅哥形象。因此,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认为对方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似的。其实,他们就根本没有见过,只是在以前自己的审美理想中虚构出来一种形象,现在见到近似虚构形象的真人,他们就情不自禁地说了那一句:“好像在哪里见过你。”</p> <p class="ql-block">用审美学观念分析男女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 那么,他们又怎么跟一见钟情联系起来呢?这个就简单了,当他们看到对方就是自己理想中的情人,当然是马上就喜欢上对方,就好像老鼠爱大米似的我们所说的一见钟情,其实就是虚与实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没有宝哥哥与林妹妹在以前对自己情人理想标准的虚构形象,那他们是不会一见面就喜欢上对方了。</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自身美的条件以及审美标准也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有些人喜欢母猪,有些人喜欢老牛。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一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古代唐朝时人们喜欢肥美型的女人,当然,并非越胖越好,也还是有界限的,据有些学者考证,那时人们喜欢的肥美其实就是今天人们说的性感,即具有丰胸、肥臀、圆脸、细腰型的女人。而宋朝时人们则喜欢瘦弱型的女子。到了明清时,男人眼中的美已经变成了小脚。因此,每个时代每个人的梦中情人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用审美学观念分析男女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 贾宝玉喜欢的美人实际上就是宋明理学和佛道结合起来的一种病态女子,她具有天生的疾病,使男权思想极盛的男子最喜欢的瘦弱型特点:她具有纤弱的身子,没有强盛的欲望,这是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最好写照:她对礼教敢于批判,这是道家的“真”与一贯的对儒家的批判态度:她没有被性‘污染’,‘质本洁来还洁去’还喜爱自然,喜欢葬花。这就是贾宝玉虚构的美女形象,当他看到林黛玉时,就非常吃惊,原来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孩已经出现在自己眼前,因此,他能不喜欢林黛玉吗?能不一见钟情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