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室合作成功救治心梗患者 <p class="ql-block">“回来了,回来了。”</p><p class="ql-block">“太好了!”</p><p class="ql-block">“不行,又室颤了”...</p><p class="ql-block">“过来了...心室率稳定...这次没问题了...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在疫情笼罩的形势下,湛蓝的天空依然很美丽,阳光充足明媚,似乎也在鼓励着人们,没有过不去的坎。医院的白衣铠甲们,一方面全力以赴与新冠病毒斗智斗勇,一方面,还要与各种病魔进行“拔河比赛”。不管是心理上亦或是身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总有人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也有人说:一切皆有可能。总之,所谓的不可能,有时也只是相对的。在成功面前,失败显得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对话发生在10月24日清晨9时许,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抢救区里。一位52岁中年男性,突发胸痛、胸闷就诊,从心电图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心肌梗死,而且是大面积的,检查过程中突然出现心脏骤停,频发室颤。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及电除颤术,并使用抢救药物稳定血压和心率。</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清醒的患者进入医院时,家属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这样的年龄,正值家中顶梁柱地位。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胸痛是典型的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据北京的一项急诊胸痛患者调查显示:5666例中1509例为冠心病,占比26.63%。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据调查,每年胸痛患者占所有急诊患者比例为13%左右。自2015年始,我院成立了胸痛中心,有了多学科的良好配合,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致残率大大降低,缩短了救治时间,真正为老百姓解决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 可是,如果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生了心脏骤停,成功的希望大大减少。当此患者在短短10分钟内反复发作室颤,恶性心律失常时,病情显得极其危重,死神也在悄然靠近。此时,我们的电除颤已经给予了6次,配合心肺复苏术+药物,生命还在维持着,没有到最后那一步,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没有放弃。</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给家属谈话时,是患者的妻子和儿子,中年女性和一个有些稚嫩的小伙子出现在我面前,因为疫情原因,必须保持安全距离。我如实叙述了患者目前的病情和可能的结局,母子俩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母亲几乎晕倒,儿子搀扶着,从眼神里可以看出,小伙子已经手足无措、脑子里一片空白。儿子对我说:医生,救救我的爸爸,他还年轻,我还没成家!这样的场景,在医院的重症区、抢救区,太过常见了。可是,在医者眼里:不管年龄大小,面对每一位患者,他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没有哪个医生不希望病人活下去。第一次谈话很快,也就2分钟,讲清楚就可以了,因为我也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救治患者的身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医生护士,不间断的,忙而不乱的继续抢救着,每一次除颤成功都是一次激励。“患者瞳孔是有光反应的,有希望”“患者有自主呼吸,有希望”,就这样,我们互相鼓励着、配合着、努力着,时间过的飞快。终于,一次成功除颤后,患者的心率转为窦性心率,而且维持住了。血压在药物的作用下稍有好转,患者神志也转为清醒,一句暖心的话语:你没事了,安全了,不要紧张。亦然到了患者耳边。患者的整个抢救过程用时43分钟,电除颤19次,心肺复苏若干个循环(一直在做),患者清醒意味着大脑没有缺氧性损害。众人齐心协力,让死神滚蛋。</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安全的转运至心脏科导管室,途中会不会再出现心脏骤停和恶性心律失常...此时,心内科医生已经联系好了科室的治疗团队,我们的护士长拿来了转运的装备(急诊科护士自创的设备),准备好了转运的医生护士,患者的核酸也提示阴性,超声室的老师也到了患者床旁为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一切就绪,希望患者能够平安!</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与家属谈话:我们把患者救过来了,他还活着,接下来安全护送到心内科去。这次换来的是患者家属的喜极而泣:太感谢了,太好了,谢谢你们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p><p class="ql-block"> 急诊科:马晓,吴嘉荔,保金涛,拓守豹,马腾,李强,周春,虎林,曹艺瀚,陈伟,朱军。</p><p class="ql-block"> 心内科:何儒华,王凯。</p><p class="ql-block"> 心脏彩超室: 徐艳萍。</p><p class="ql-block"> 这些人员里,有昨天上了夜班的,也有身体不适正在治疗的。</p><p class="ql-block"> 她昨天夜班,本来交班后就可以回家休息,但她知道,一般早晨来的急性心梗患者,都不轻,除了救治的这位,旁边还有一位年龄更大的老爷子,同样的大面积心梗,为了患者的安危,迟一点下班也可以。在我们全力抢救这位患者时,她抽空带老爷子完成了必须的检查,以便更快的进行下一步诊治。她是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儒华。</p><p class="ql-block"> 他,昨天身体不适,检查后考虑急性阑尾炎,边工作边输液,硬抗着,并没有请假休息,因为他知道,近期疫情已经让很多同事减员了,不能再少人了。今天,他毅然决然的继续上班,并参与患者的整个抢救过程。结束后,我问他:兄弟,肚子还疼不,能行不?他说:哥,疼呢,但我还行,把患者救过来了,疼也没事。他是急诊抢救区带班护士陈伟。</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天,但并没有周末的任何迹象,大家更关心疫情和核酸检测,在医院里,关注的是患者的平安。参与抢救的保金涛护士长,今天正常来上班,恰好遇到了抢救,义不容辞的投入。朱军,护士,娴熟的基本功和快速的反应,使得医护配合更加完美。周春,本不是主管医师,但见大家忙不过来,主动为患者行深静脉穿刺,一针完成,方便抢救。虎林,也不是主管医师,主动承担其他患者的诊治观察。马腾,负责签字及书写病例,跑腿拿抢救物品。李强,虽然不属于抢救区医师,但仍然参与了患者的前期抢救。曹艺瀚,作为主班护士,负责协调抢救患者的检验检查及药物使用。徐艳萍,及时的到位,准确的为患者行检查,帮助临床医生参考。王凯,接班后就如此忙碌,参与两位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协调,没有任何抱怨。吴嘉荔,今天的三线值班医师,全程帮助抢救,并协调接诊区患者的处理。拓守豹,患者的主管医师,最忙碌的一位,体格健壮,抢救患者的样子真帅,成功后的喜悦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团队。</p> <p class="ql-block"> 而我,昨天的三线值班医师,有点疲惫,但在生命面前,不值一提,主要负责与家属的沟通,与专科的沟通,与战友们的协作。一直坚信,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今晨的心情真不错,成功的救治患者,也得知生病儿子好多了,虽然没有出楼宇,但看到了外面足够美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急诊抢救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一个个成功的病例,让我们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疫情当下,形势严峻,但丝毫没有消除大家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使命精神。相反,每一位医护人员,不管身处前线的防疫抗疫,还是面对全民核酸检测,以及常规患者的救治,斗志昂扬、不畏艰苦,就是大家的行为准则。</p><p class="ql-block"> 已经是25日的凌晨了,患者目前已经转危为安了。本来想早点完成此记录,但众多的事务导致了时间的推后。不管怎样,我们的初心不会变,以后的成功还会有很多。祝福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