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于业余爱好者,最大的错误:就是盲目攀比,把自己往专业的路上操课。一个月跑500~800公里,真心没必要。第一,时间不够,要上班;第二,身体受不了,恢复时间不够;第三,陪伴家人,照顾孩子,明显比跑步重要。跑步只是添加剂,可以调剂生活,愉悦身心,适当跑跑,无关紧要,过度迷恋,就有点舍本逐末,它终究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说得不好听,假如大众跑者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它的存在感可有可无。即将月末,看到朋友圈晒跑量,真让人胆战心惊,全月几乎无休,天天跑,日日练是常态,一个月差不多都是400公里以上,多则750公里,平均25+,除非不上班,天天训练,否则场面十分骇人,但有人偷偷私信我,他给我说,为毛一个月700多公里,破三都难?我给他说,这正常,不是你堆一个月跑量就能取得好成绩,马拉松在于日积月累。跑量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跑那么多,而是要清楚自己的短板,追求跑姿的经济性、合理性。</p> <p class="ql-block">我们跑团,拼跑量的明显要比跑速度的沧桑衰老,大概率是有氧练过了!坦率地讲,对于上班族来说,月跑量200多公里,足够搞定一场全马赛事,超过300多公里,身体都会出现反应。既要上班,下班之后又要操课,分身乏术,精力有限。可多半都是跟着教练,或者精英跑者的训练计划一起走,所谓破三,破250,破240……在我的心目中,业余爱好者,能够破三,就十分强大了!如果还要往上走,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说白了!就是要往专业路线发展了!不然按自己的训练计划走,进步十分有限。专业路线基本上就是:大跑量,高强度,高频率……通过不断透支自己的身体,让自己适应比赛的节奏,本质就是抗疲劳训练,不等自己恢复,又开始下一堂课训练,如此反复,直至体力不支。高受益,也意味着高风险,职业跑者,差不多都是半部伤病史。</p> <p class="ql-block">跑量堆多了不好,盲目竞速也要不得。有的人喜欢400米间歇,800米亚索,觉得这些训练科目,能让他们脱胎换骨,实际上,频频冲击自己的身体,腿酸,肌肉胀,晚上还很“心痛”,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能力范围之内,适当跑跑,没什么问题的,天天跑速度,就有点过犹而不及,不要把紧存的激情跑没了!很多学员,体力充沛的时候,就快点;萎靡不振的时候,就慢点,甚至不想跑。悠着点儿!保持耐心,按自己的节奏,跑个10公里,或者半马,享受过程,看看路边风景,如此甚好。跑步不是为了跑疲劳,而是留有余地,发挥7~8层功力,便于身体恢复,不要次次竭力,拼到体力不支。第二天,能满血复活,还想跑,就对了!如果你慢跑,都很吃力,比如,腿沉,肌肉酸痛,心率高,说明你已经累了!休息是最好的良药。不敢休,害怕休,都是不靠谱的。对于大众跑者,跑二休一,跑三休息一天,是不错的选择。休息是为了跑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支持原创,不要送花,不要送花,谢谢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