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家浜农耕田园

米子杂记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末,阳光灿烂,秋香满城。桂花开了,稻子熟了,到处是丰收的景象。这里是位于嘉兴城南的马家浜文化遗址,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这几天,遗址博物馆旁的稻谷熟了,金灿灿的一大片,稻谷飘香,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市民前往观光。</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地区是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太湖地区耜耕农业的出现,以马家浜文化为最早,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的年代还要略早一些。马家浜文化遗址不仅有相当多的稻谷遗存,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水稻田。这些水稻田都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原生土上,包括草鞋山遗址的44块,绰墩遗址的46块,共计90块。在罗家角遗址曾出土了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左右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这些稻谷颗粒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略小,和现代栽培稻籼亚种的硅酸体十分相近。</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文化代表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历史在7180年左右。为了保护好这一文化历史遗产,历届嘉兴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这一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近几年,曾几度实施修复性保护工作。目前,已正式划定马家浜文化遗址公园面积,建造了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并在遗址的中心地带建设成了以蚕茧和稻穗为原型的标志性小建筑。同时,每年夏季,在遗址公园的中心地带,还种植了大量的水稻。一到秋季,稻子熟了,金黄黄的一片,让人留恋忘返。</p> <p class="ql-block">  秋收了,叶落了,风凉了,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却也毫不夸张地反映在了田野之上。金秋时节,除了银杏叶、金桂,还那黄灿灿稻谷,一片一片的,那是收获的喜悦。四时之景各有特色,但最值得品味的,大概是这金秋田野。到了田野,眼中便只见这团团簇簇、无边灿烂的滚滚稻穗海洋,随风而动,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马家浜遗址为依托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是一座以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为主题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陈列,让历史“活”了起来,那些曾经出现在书本、资料里的文物真切地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之中。</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嘉兴是江南一带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与博物馆一路之隔的是马家浜的健康食品小镇,这里以“马家浜文化+中外健康食品”为主题,融汇健康食品制造业、生产性服务性和文化体验旅游业三大产业,配套特色主题酒店及大型商业综合体,正在向人们呈现一个历史文化与世界美食完美的“千年马家浜,万国食品飨”的世界美食城!</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文化遗址公园位于嘉兴市中心西南7.5公里,面积约250亩,西邻洪合镇,南与王店镇接壤。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一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遗址分上下二层,上文化层以灰黑色粘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发掘出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陶片等。下文化层15—75厘米,为黑色粘土,发掘表明兽骨比上文化层更多,有骨镞、骨锥、骨针、骨凿以及石斧、砺石等。在两层之间淤泥中还出土了30具人骨架,并有部分随葬品,包括生产工具、饰品等。在发掘中还发现了长文形房屋遗址,南北7米,东西3米,残存木柱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碳化无角菱。</p> <p class="ql-block"> 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吴汝祚先生首次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1977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根据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新近的考古成果,提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这一划时代的论点,并确认以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从此,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p> <p class="ql-block">  到目前为止,马家浜文化遗址除了这一处遗址外,被发现的还有罗家角遗址。1979年,罗家角遗址也开始了第一次发掘。1979年11月下旬至1980年1月底,为配合罗家角农田基本建设,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考古队对罗家角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这次发掘开探方41个,发掘总面积为1338平方米,出土的完整器物达794件,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兽骨以及稻谷等植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 罗家角的遗址分4个文化层,都属马家浜文化,代表了马家浜文化的若干个不同发展阶段,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的内涵。罗家角遗址的发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1987年日本农耕史代表团专程到罗家角遗址考察马家浜文化;1989年,日本东亚稻作文化起源考古代表团也来到罗家角遗址进行考察,并认为罗家角遗址发掘出土的稻谷,证明中国的长江流域是日本栽培水稻的发源地之一。在日本出版的有关马家浜文化的书刊都把罗家角写成“罗家谷”,就是因为罗家角是水稻的发源地的缘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发掘及研究逐步深化,浙江一带的马家浜遗址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1981年3月,考古队对余杭吴家埠遗址进行发掘;5月,嘉兴平湖大坟塘遗址出土泥质喇叭形红陶豆、腰沿釜、猪鼻形支座等,为马家浜文化堆积层;10月,对余杭吴家埠遗址进行发掘,清理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7座。到目前为止,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共发现了2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地区也最早的织物标本发现地。在罗家角遗址和最近发掘的宜兴骆驼墩遗址都发现了不少陶纺轮,专家考证后认为是是马家浜人用于纺织的工具。因纺织品是有机物,要保存六七千年非常困难,但在一些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了纺织品实物,有力地证明了马家浜人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穿上了衣服。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三块炭化了的纺织品残片,说明了马家浜人编织工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这三块纺织品残片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织物标本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与原始农业发展相对应,当时这里的 生产生活工具也领先全国。马家浜人在其他许多领域也都处于领先水平。石器的制作已基本定型且大多磨制平整,并普遍使用了管钻法的钻孔技术。对石刀的使用马家浜人也远比河姆渡人先进。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了完整的木桨,同时还出土了形体硕大的木橹,说明马家浜人已能驾驭大型水上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出土了大量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物,其中石器包括石斧、石锛、石纺轮等,陶器有釜、盆、盘、钵、豆、鼎、碗、壶、纺轮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马家浜的陶器独具特色。早期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红陶为主,陶器成形基本采用手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较少,主要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纺、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型以釜为主。中期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仍有一定数量的灰黑陶和灰红陶,以素面的为多,绳纹基本消失,器型仍以釜为主。晚期的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衣陶为主,主要器型是釜、鼎、豆。马家浜文化最独特的是一种“腰沿釜”,鼎足一般为扁平或铲形,甚至有的鼎足为鱼鳍形。</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文化遗址上承余姚河姆渡文化,下启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它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认为这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此后在嘉兴地区还发掘出如“罗家角遗址”等十多个马家浜文化遗址,并再次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