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绕群山, 精神动天下

内蒙苗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国庆,我们自驾到张家界旅游,于9月29(出发第二天)早上8点从阳曲县出发,行程350公里于中午1点到达红色教育基地、5a景区——红旗渠。</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走进红旗渠纪念馆,仿佛走进了当年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大场面,那锤声、那钎声、那炮声、那呐喊声仿佛在我耳畔回响,一曲曲动人的故事感人至深,一幕幕生动的画面震撼着我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个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历经十年之功,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巍峨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的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因此红旗渠被誉为中国的"人造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观"。周恩来总理也曾感慨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的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 参观了记录短片和历史图片,感到深深的震撼,不得不感叹人类的伟大。当时的生产工具十分的简陋,就是一个锤子,一把镐头,开山放炮装炸药。硬是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建成了长达1500km的人工天河, 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旁边还有分水闸,一渠分两,是红旗渠总干渠分水的枢纽工程。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清水,右边分出的是红旗渠一干渠,为双孔,沿西流去;二干渠为单孔,沿林县盆地东北边山腰蜿蜒而去。周围环境干净优美,就像一个大公园,水池遍布,水渠穿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驾车到红旗渠的精华景点——青年洞。青年洞是修建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峭壁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最为精妙的地段,工程最为艰巨,为青年人所承担。尽管只参观了红旗渠的一小段,但红旗渠的浩大工程以及振奋人心的修筑场面似乎赫然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旗渠流淌在半山腰,悬挂在峭壁上,像一条空中彩带飘在群山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地方。在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里,他们在崖壁上留下豪言壮语:"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设者坚毅的目光永远刻在悬崖峭壁上,也永远刻在国人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造山,人造渠,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凝固。“ 劈开太行山 ,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完青年洞,从廊桥下来。廊桥是青年洞主入口标志性建筑红飘带,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是红旗渠精神的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巍巍太行,承载了林州几代人的梦想;滔滔渠水,流淌着林州百万人的精神。 如今的红旗渠从一个水利工程,已经延展为一个旅游景观,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成了林州人民插在太行之顶的一面中华民族精神之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红旗渠精神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执着地建设家园,也激励着国人续航梦想,书写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