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宁川游记(10) 惊艳而难忘的“洛克之路”

在路上

前往甘南旅游,不能不知道“洛克之路”。这条百年前由美籍植物学家、探险家、摄影家约瑟夫洛克到达中国甘南科考时走过的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所青睐。如今这条令眼睛上天堂,脚下入地狱的中国曾经的冷门自驾路已经渐渐转变为甘南游的最热门路线,成为大家所公认的甘南最美路线及一生必走的中国自驾游路线之一。 这条曾获得自驾人文金奖、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洛克之路”就是从甘南迭部的扎尕那开始,向北翻越迭山山脉的光盖山,到达卓尼县扎古录乡麻路小镇的一条非铺装砂石公路,道路编号X412县道,全长120公里左右,路经高山草甸、冰川遗迹、崇山峻岭、U形峡谷、藏传佛教寺庙、原始藏寨等地质地貌和人文景观,景色极美但路况极差,大大小小的炮弹坑几乎伴随全程。沿途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油料及食品补给,没有著名景点,但放眼四周随处一拍就是美景。甘南行之初我们就有走这条路的计划,结束对扎尕那仙女滩景区的游览后,我们返回迭部县给车加满油,迎着秋雨踏上了这条充满期待和挑战的路线。<div>  实际走过之后,有一点儿体会:虽然这条路非常原始,自驾体验确实不错,景色也很美,但在地图的导航驾车模式中却是搜不到的,除非你用骑行导航或者步行导航,且因为大部分路段没有信号,需要提前下载好地图才比较可靠。好在这条路基本没有岔路,一般也不会走丢。因为路况太差,且一直在修路,车辆底盘太低的车辆和驾驶技术不佳的新手,特别是单车穿越和雨雪天气下不建议冒险,因为,一旦出现状况,报警求援都是问题。</div> 在扎尕那游玩时,起初认为代巴村的观景台就是扎尕那景区海拔最高的观景台,其实不然。当我们从仙女滩下来,驾车从东洼村经业日、达日、代巴村继续向上前行时,走不多远,便没有了水泥公路,取而代之为坑洼不平的砂石路面。在离开代巴村约2公里的地方又见到一个已经修好的观景台,只不过这个观景台已经远离扎尕那的几个村落,而且因为地势较高,站在这个观景台上,劲风呼啸,寒气逼人,只见四周群山怀抱,道路蜿蜒,由于有山梁的阻挡,虽然周围景致不错,但并看不到扎尕那山谷里的几个藏寨和梯田。 沿着蜿蜒的道路盘旋着前行,可以感觉到海拔在不断地升高,随着温度的下降,淅淅沥沥的秋雨凝结成了很小的雪粒子,一粒一粒的雪粒子打在前挡风玻璃上,给车里一身秋装的我们带来了阵阵寒意,也带来了一丝惊喜,毕竟这是今年第一次见到下雪,而且是在初秋的九月。好在这阵小雪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雨刷器扫除前挡风玻璃上的雪粒后,发现这点儿小雪并未留存在地面,所以也没有给我们的前行带来任何麻烦,反倒让我们体验了一次从秋天到冬天,再由冬天回到秋天的急速穿越。 汽车颠簸着驶过一个垭口,前方视线突然开朗,紧接着出现了一大片绿茸茸的草地,确切地说应是一块高低起伏的高山草甸呈现在眼前,这块草甸非常漂亮,远远望去,绿色的草地上有不少黑点在缓慢移动,近前才看清是一些黑色的牦牛在草地上啃食着青草。壮硕的牦牛在广袤的草地上显得如此弱小,只有走进它才能感受到它的壮硕身躯。草地的稍远处是灰白色挺拔峻峭的山体,光秃秃的,整个山头寸草不生,灰色的大山与前方的绿色草地迥然不同的颜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 眼前的这片草地就是扎尕那达日和代巴村的夏季牧场,距扎尕那约20公里,属典型的高山草甸。这里草丛低,草质优良,适合放养耐高寒、缺氧的牦牛、藏系绵羊和犏牛。牦牛被牧民们视为“高原之舟”,是搬迁托运、种植耕地、协助牧民劳动的好帮手,因此,每家每户放养的数量都会不少。每当夏季来临,两村的牧民就会赶着牲畜向高海拔的地方转移,最高可到达海拔4100米以上,天冷后,牧场再逐渐向低海拔的地方下移,这里的牧民仍然过着一种半固定半游牧的生活。 注意到远处山体顶部有两块泛着亮光的地方,远看像水迹,近看是石壁,这两块石壁如被刀整整齐齐地切过一样平坦,又仿佛被人工开凿后打磨过一般,拉近镜头,才发现原来是上面片状的山石岩层一层层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大自然的神功不可小觑,总是在不经意间鬼斧神工般创造着一个个奇迹。 这片牧场叫拉黑卡夏季牧场,这里同时也是洛克之路从北边的扎古录方向上来后进入扎尕那景区的入口,在这里已经立好了一块标志石和景区指示牌,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和建筑机械堆放在标志牌附近,远处有施工队伍搭建的帐篷,洛克之路的非铺装路面正在进行施工,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一条高山之巅的高等级“天路”将飞架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云端,取代坑洼不平的现状道路,联系起扎尕那和扎古录这两个重要的地标,改变“洛克之路”的原始模样。 夏季牧场上的显著位置,牧民们照例架起了祈福的经幡,彩色经幡在高山牧场上迎风飘舞,充满神圣和神秘感,近在眼前的灰白色山体直插云霄,在蓝天白云下蔚为壮观,经幡和高山相互辉映,一幅美丽的高山画卷从这里开始缓缓展开 。 高山牧场靠近路旁低洼的地方还有一个不是很大的水潭,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泉水集中到此,又顺着山谷里的河流流向下游。这处水潭是牧场上的牲畜饮水的地方。水潭里的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高山,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离开拉黑卡牧场,道路一直在3600米和4000米左右盘旋着上上下下,高低不平的道路使我们的车速始终保持在20公里左右,前方的景色也渐入佳境。 夏吾卡是海拔3682米的一处山口,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绝佳,既能俯瞰山谷,又能环视周围气势不凡的群峰,因此在这里修建了一处观景台,同时设有一处景区管理站。我们到达这里时,有几辆从全国不同地方到来的自驾车停在空地上,一些游人正在此处观景拍照,还有自驾游的一家几口正在用随车携带的简易炉子做饭,这种有备而来的自驾旅居生活让人很是羡慕,攀谈中他们还客气地邀请我们与他们共进迟到的午餐,我们没有相应的食物准备,不好意思加入人家的用餐场合,只能婉言谢绝。 站在夏吾卡观景台上看我们走过的西侧山谷,蜿蜒曲折的砂石道路向一条长长的蚯蚓从扎尕那方向的山谷中穿行上来,远处的车辆像一只爬虫般渺小,缓慢地移动着,更为惊叹的是周围环绕着的大山,座座山峰有的怪石嶙峋,有的直刺云天,显得非常震撼。 夏吾卡观景台的北侧山体,大部分山体呈现灰白色,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五彩斑斓的岩石。 夏吾卡观景台的南侧山体和山下的管理处小屋。在这里可以听到一股冲击力很强的流水声,循声走过去发现,从管理处右侧山体的高处有一股山水从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上顺着山坡飞泻而下,流入下面的山谷,虽然没有形成很壮观的瀑布,但也非常难得,很奇怪这么高的山上,这股水是怎么来的,后来的行程中又发现了若干股山上流下来的清水,确定这些水不是人工提取上来的,应该是真正的山泉无疑。真应了那句俗语: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夏吾卡观景台上,一队从扎古录小镇方向上来的摩托车自驾爱好者正在休息,在他们陆续都离开观景台继续前往扎尕那方向后,还留下一位继续在此等候,后来得知,他的车由于油料耗尽被迫抛锚在此,由于沿途没有信号也没有加油站,只能等着同伴前往50公里开外的迭部县城购买油料后才能前来救援。所以,自驾前来的朋友,无论你从哪个方向前来,一定记得在踏上洛克之路前把油料加满。 夏吾卡观景台上的标志石和修建的观景栈道,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纳入景区的一部分。 观景台下方是原来既有的砂石路,即将铺设成高规格的水泥或柏油路,不知这条路修好以后,是否还能保持沿途风光的这种特有的原始和野性。 蓝天白云下,山与天齐高。 从夏吾卡继续前行,景色更加壮美,甚至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前方的山体完全颠覆印象中对大山颜色的认知,呈现出少有的白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远观仿佛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走进仔细观察,才发现实际山上并没有雪,白色是山体本来的颜色。原来这就是洛克之路上著名的光盖山,这种山体是远古冰川融化的产物,数百万年前融化冰水日积月累的冲刷,将山体中的碳酸钙成分保留了下来,留给了后人叹为观止的美景。除此之外,还有与之对应的山谷,山谷的巨大和古冰川运动的痕迹,实在无法通过一两张图片和笨拙的文字描述来说清,只能你自己亲临其境去体会。 从途径的道路上看不是雪山的“雪山”,用手机的广角镜头拍摄,颜色多少有些失真。在这样经过数百万年不断变化的奇迹面前,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更感觉人生只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每个个体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个人的力量也太微不足道了,完全没有必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好好享受生活绝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前行所遇到的山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一条巨龙的龙脊,突出于山峰之上。 继续小心翼翼地前行,车子基本行走在山腰之间,一侧是千姿百态的山峰,另一侧是深邃的峡谷。路面仍然坑洼不平,路基用碎石堆积而成,每颠簸一次心就会提起一次,生怕一不小心路会垮塌下去,将我们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道路盘旋着绕过一座座山峰,攀上又一个垭口,熟悉的经幡又出现在眼前。藏区垭口的经幡见怪不怪,但这处飘舞的经幡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因为处于明显的山口,风力很大,经幡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三角形的经幡堆也有些变形,地下还洒满了“禄马”,这是佛教活动中的一种特有风俗,将彩色的五色纸剪成固定形状的小纸块,上面印上经文,在高山之巅借助风力抛洒在空中,寄托心中美好的祝福。这里迎风飘舞的经幡和满山的禄马说明,这个山口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div><br></div> 这个垭口确实在洛克之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附近的制高点,许多从扎古录方向上来的游客走到此处就会止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在这里饱览大好河山,拍照留念后便打道回府了。在这里发生了有趣的一幕:一个驾车上来的小伙子站在高处面对旖旎的群山,迎着七八级的大风和灿烂的阳光,张开双臂高声抒发着感慨:“啊,我是太阳的儿子,我是大山的子孙”。虽然其表现有夸张的成分,但可以看出他情不自禁地心情,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div>  我不知道这处垭口的名字。从这里开始,风景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前期扎尕那方向怪石嶙峋、光怪陆离的山体变成了覆盖着绿色植被的青山,如果说前面的山属于粗犷豪放的代表,那么从这处垭口往下的大山则开始变得温柔清秀起来。</div> 从那处悬挂着经幡的垭口开始,路开始明显地下降,高山草甸仍不鲜见,又有一些牛羊出现在草甸上。从因修筑道路破坏的草甸截面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形基础仍然是岩石,岩石上方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草皮,就像铺上了一块巨大的地毯,你能想象的到地毯上的几个不是很清楚的黑点就是体型健硕的“高原之舟”牦牛吗?<div><br></div> 路过一片沙棘林吸引了我,情不自禁地停车品尝了一番。这时的沙棘已经颗粒饱满,酸甜可靠,完全能够食用了。少年时期,我经常去我们当地的山里采摘这种沙棘果实,也是我比较喜欢食用的一种野果,如果不是因为赶路,我一定会美美地采摘一些留作以后慢慢享用。 从刚才那个飘舞着经幡的垭口穿过,车子进入一条山谷中穿行,海拔高度也逐渐降低,一条小河一直伴路同行,这条河就是车巴河,这条山谷叫车巴沟。周围的地形起初是高低起伏的坡地,逐渐过渡为较为平坦的谷地,无论是坡地还是谷地,道路旁仍然是大片的草甸子,草甸上时不时点缀着一些艳丽的小花,这些小花在绿色草皮的映衬下非常醒目,将广阔的草甸妆点的分外妖娆。 路旁一闪而过的青稞地里刚刚收获完毕,麦黄色的青稞挂在田地里专门搭建的青稞架子上,而大片草地上不时出现成群啃食青草的牛羊,牧区的田园风光让人陶醉。 当车巴沟里飘舞的经幡越来越多、路旁的青稞地连成一片的时候,伴随着清澈的车巴河,我们沿着公路驾车驶入了一个藏寨,这里就是百年藏寨—卓尼县尼巴乡尼巴村,一个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美丽的原生态藏族村寨。<div><br></div> “尼巴”不是“泥巴”,这个“尼巴”为藏语,意为“朝向阳光的山坡”。尼巴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清澈的车巴河穿村而过。一座极富民族特色的石桥横跨车巴河上,联通河道两岸的村寨民居。村寨里的房屋建筑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从低到高,层层叠加,户户靠木栈道相连,组合成一个严密壮观的防御整体。 藏寨中横跨车巴河的这座小桥独具民族风格,桥栏上最显眼的不是照明的灯具,而是挂着风马旗的转经轮,而这种转经轮是借助风力不停转动的,顶端的一圈固定好的不锈钢盆代替了风扇的扇叶,既兜风又防锈,藏乡人民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尼巴村的村民均为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保留着浓郁的宗教气息。村中心的这座佛塔连同简陋的寺庙,是村里人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塔的周边是排成廊的转经筒,转经筒的外皮都用金光闪闪的金属制成,虽然已有年头,但仍十分铮亮。有些大转经筒上拴着各色羊毛编织的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在廊柱上,拉动绳子,转经筒就会转动起来,同时拉几条绳子,就会同时转动几个转经筒,这是专为村里的老人准备的。藏族老人年纪大后行走困难,转动大的经桶费劲,这些羊毛绳可以让他们很方便地完成转经的心愿。 尼巴村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唯一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这里百年以上的人文历史、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与世无争的独特小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远离污染和伤害,生活得安逸而自在,因此这里的村民普遍都长寿,是藏区有名的“长寿村”,据说现在仍然生活着十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最长寿的曾经活到114岁。 我们在尼巴村停留的短暂时间里,几乎没有见到壮年村民,在街道上来往的以老人和儿童居多,前往转经长廊进行活动的也是老人居多。虽然他们步履蹒跚,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故事,但他们转经的脚步却是非常坚定,即使走路费劲,坐在转经筒下面用手拉拽连接经筒的绳索也非常虔诚,一圈又一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口中默默念诵的六字真言表现出他们对传统信仰的无坚不摧。 街上走过的一位藏族妇女,身着传统的藏族服装,肩扛装饰华丽的转经筒,藏寨的村民几乎人手一个转经筒,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虔诚和信仰伴随着生活中的每一刻。 我们在村中的一个小卖部购买了一种油炸的食品充饥,这种叫不上名字的食品类似我们内地的油条,小卖部的店主是一位普通的藏族妇女,她很客气地送我们出门,并很配合地允许我们为她拍照,淳朴和美丽的外表外面,真诚和善良写在脸上。在这次甘南之行所接触的藏族同胞大部分都很淳朴热情,完全没有所担心的欺生的感觉。 在尼巴村有个有趣的发现,这里的孩子非常活泼,数量也不少。据说这里有着独特的婚俗,出嫁的姑娘只住一天就回娘家,要在娘家住满三年。其间,丈夫可以到妻子家里来。三年内生的孩子,是要留给女方家的。这样的婚俗,多少有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 村里的孩子们是藏寨的另一道风景,无论身着校服还是僧衣,他们都天真无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显然他们比他们的长辈接受了更多现代文明的洗礼,会主动询问我们这些外来客是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甚至还会调皮地飚出一两句英语,得到满意的答复,他们会相互追逐着一哄而散,打闹嬉戏,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藏寨的未来。 离开百年藏寨,继续前行至卓尼县刀告乡境内,路旁有一座规模很大、金碧辉煌的藏传佛教寺院贡巴寺,这座寺院也是拉卜楞寺的属寺,在甘南的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中,其规模和地位仅次于拉卜楞寺,该寺有厚重的悠久历史和众多的古迹文物,但因时间已到下午的五点多,我们没有进寺参观,遗憾地与这座著名寺院擦肩而过。<div>  过贡巴寺继续前行,便到达了扎古录乡,这里也被称作麻路小镇。这里的居民已是藏汉结合,因此,这里与汉族文化和内地风俗的融合更多,民居和服饰表现出更多城市的元素,居民打扮也更偏向汉族化,有甘南的“小上海”之称。</div><div> 麻路小镇是我们当天“洛克之路”行程的终点,中午12点多从扎尕那出发,傍晚6点到麻路小镇,一共12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近6个小时,一路之上,除了颠簸刺激的驾车感受,更多的是沿途风光的惊艳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藏族风情的难忘体验,如果一定要用简短的话来总结此行收获的话,那就是五个字:惊艳而难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