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7年09月24日,初来兴华,聆听了王崧舟老师的《湖心亭看雪》,美文、诵读、情怀、意境,在语文的沃土上诗意地栖息。</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3日,踏足兴华,追随着“和美课堂”的步伐,瞻仰了四位名师别具一格的风采,领略了四种不同的课堂魅力,内化了四种风格迥异却以素养贯穿始终的思维。</p> 以诗解诗,知人论世 看到课题《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我便回忆:当时自己是怎么教授这一课的?然而回想起的却是寥寥无几,更多的是生搬硬套,面面俱到,忽略了最核心的素养和要素。听完罗才军老师的课,才明白,原来古诗词可以这样教,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内心更多的是惊喜,正好印证了词中的词眼“忽”,真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整堂课的精华可以浓缩为4词8字“见景、融情、入境、知心”,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处处暗藏玄机,每一个要点拿捏的恰到好处。第一,“熟读成诵”环节,罗老师重点围绕着诗词的语调、节奏、情感对学生进行纠正,耐心指导,不厌其烦,十几遍的朗读,直到达到熟读成诵的最终目的。第二,“景物分类”的环节,罗老师并非引导学生去从词中找寻辛弃疾所见到的景物,而是直截了当地出示景物,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这些事物进行分类,这一问题的设置,仿佛课堂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既提高了问题的层次,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景物重组”环节,罗老师作为一个抛砖引玉之人,老师抛出砖头,学生生成“白玉”,尝试把这些景物组成一副副对联或抓住景物创作一首诗。在现场,孩子们的对答如流,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其执笔绘之,我们坐席赏之。第四,“以诗解诗”环节,学生找出这首词与其他诗词的关联,不是简单的连线,而是刨根问底,步步紧逼,阐述诗词背后相关的理由,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以诗解诗”。第五,整个课堂的升华之处,整个情感的烘托之处“知人论世”,联系辛弃疾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抛出寻的是______?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进入词人的内心,感受其内心深处最迫切的希望。<div> 听君一堂课,才倍感自惭形秽!</div> “幽默”与“活力” 诙谐幽默,趣味横生,造就活力课堂,这是何捷老师的课堂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1.重视目标教学。<br> 何老师的《精卫填海》开门见山,亮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感,因为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无头苍蝇。老师牵引学生抓住目标中的三处关键词“主要内容、想象、形象”,围绕目标展开了“读故事 讲故事”两大教学环节。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讲故事环节中学生们的脑洞大开,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对于故事的结果老师和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与探讨,可爱的老师造就了一群可爱的孩子。 2.联系新旧知识。<br> 课文的结尾,并没有告诉读者“精卫是否填平东海”。何老师联系旧知识,抓住要点进行“结果大预测”,给与学生“海神、诸神、炎帝、当代小学生我”这样的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不断尝试错误,在试错中一步步纠正自己的想法,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3.打破传统思维,换一种角度教学。<br> 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我的认知里也始终认为精卫填海,给我们传达的就是精卫的复仇以及精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的精神。然而,何老师抓住“精卫为什么坚持填海”这一背后原因,以“游”切入教学点,让学生自己发觉女娃并不是简单的在东海游玩、游泳,而是替父亲和部落去考察海上土地,直到死亡化作精卫也依然在为父亲的部落的粮食和土地而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传承到当代少年身上,呼吁当代的孩子做当代的“精卫”,这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延伸。 就像何老师说的,学习真正发生的四个有:“有目标 有过程 有方法 有迁移”,放手让学生学习,真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争取做一名“教着教着老师就不见了”的老师。 要素与整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我对这位教龄40年的老师最由衷的感叹。吉春亚老师围绕“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把《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进行了单元整合,抓住两个层面“课文的神奇之处”和“把女娲从各地捡来的五颜六色石头的过程说具体、说清楚”进行重点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去说,在找的过程中通过文字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在说中体会神话人物鲜明的形象。以要素为核心,以单元整合为依托,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明“要素”之真义。 在报告环节中,吉老师教我们如何备课和教学,给我们分享了三句箴言:把要素弄明白;弄清要素与课后习题的关联;给课后练习题一个100分答案。我们必将秉记心中,砥砺前行! 《三黑和土地》 魏星老师在执教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时,节奏感强,游刃有余,原本索然无味难以理解的诗在他的教学中变得难么意味深长。魏老师揭示课题,以三黑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猜测三黑的身份以及判断的理由。找寻课文的关键之处,大致猜测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以《土改》作为中轴线,让学生感受农民拥有土地,翻身后的那种喜极而泣,欣喜若狂。魏老师用他那浑厚的声音,清晰的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展现自我,勇于表现自我,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连贯而又活跃的课堂。 这次的课例观摩,仿佛雪中送炭,让我们目睹了名师的风采,赏悦了独具一格的魅力课堂,在萧萧梧叶中为我们送来了温暖,在教学的岔路口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素养与整合之路,长途漫漫,沿途中我们要懂得驻足停留,欣赏专家们为我们铸造的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才会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成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撰稿人:刘 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审稿人:朱建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