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和美课堂”智慧,探寻数学教育真谛——宁武县西关小学数学教师赴太原“和美课堂”学习培训纪实

潘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一睹名师风采,学习教学新理念,10月23日宁武县西关小学10名数学教师怀揣着对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期待,在太原市新时代双语学校,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和美课堂”第十七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上,堪称数学教育界“大咖”的名师们与我们零距离交流,为我们展示了无与伦比的精彩课堂,向我们传达了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丰盈了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p><p class="ql-block"><br></p> 让“说理”走向学习的远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3日下午,专家罗鸣亮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四年级《图形的运动——轴对称》一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鸣亮,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主持研究的“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教学》、《教育视界》、《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封面人物,出版个人专著《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老师通过“想一想,画一画,玩一玩”三个任务清单,让孩子先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先体验,然后再把想法跟同学交流。当学生表达的时候,罗老师不急于做出评价,而是让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说理,从而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说理机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罗老师的课堂幽默大气,简约真实,他用幽默的语言,巧妙地点拨,恰如其分地引导,睿智欣赏地评价,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让课堂活跃起来,使精彩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罗老师做了题为《说理,走向学习的远方》的讲座,讲座中,他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孩子到我们的课堂本来是来学习的。我们要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课堂中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空间留给孩子去思考去交流。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有道理的得到自己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要从拼命讲授的过程中,把我们自己救出来,让孩子们去交流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教学</span>方式里面效果最差的是教师讲授。教师讲授不是没有效果,而是效果不佳。孩子教孩子,效果有百分之九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尝试、去思考,能达到百分之七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要让学生敢说理,言之有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对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建议:精问、善等、少言。所谓“精问”,是指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做深度学习的触发者;“善等”就是教师要耐心等待,做用心倾听的参与者,成就学生有广度、深度的辨析、质疑、修正;最后要“少言”,即教师要言简意赅,做学习上的引导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老师的课之所以精彩,我想是源自于老师的深度思考、来自于课堂中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与“说理”的平台,来自于老师的善等。</p><p class="ql-block"><br></p> 让教学突显本质回归纯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俞正强,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现任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是全国有名的“低头找幸福的人”。教育部国培专家,浙江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著《种子课》一书获全国数学教学类图书一等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俞正强老师带来的是六年级的《体积的认识》。课堂伊始,俞老师发问,“空间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学生一直身处空间之中,却不知如何解释空间。在孩子的回答中,空间是一个地方,用“地方”这一理解替换“空间”而地方既可以理解为一个空间,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面、一个点。从这一回答中,充分表现出学生对“空间”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俞老师用一个聊天式的问题,就摸清了学生对“空间"理解的现状,为接下来的学习找准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俞老师问,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说是空间吗?从举的例子来看,学生对空间概念是有初步认识的,而且是正确的。俞老师引导孩子们用举例的方法对“空间"进行解释,将不能用言语表述的特征通过一个个实在的例子来诠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俞老师用“空间被谁占了”“谁占了空间"这两个问题,引导孩子们找一找什么物体占了空间。孩子们找啊找,发现能找到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至此,孩子们对空间的理解有所深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请来一胖一瘦两位学生,“找一找他们的差别”。俞老师引导孩子们从个子大小的经验出发,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描述,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空间的大小属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老师发问:“空间和面有什么区别?”俞老师以身处的多功能室为例,引导学生看,当学生发现面围成了空间这一结论时,空间与面的区别就从混沌变得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俞老师为学生带来了一个精美的俄罗斯套娃,十一个小娃娃将课堂推向高潮,通过让学生思考“十一个娃中哪个最特别”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有的物体只有自己占有的空间,而有的物体不仅自己占有一定的空间,也为别的物体留下一些空间,这个认识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俞老师用孩子喜欢的套娃,很好地诠释了容积这个概念,在小朋友理解后给它赋予一个名称--容积,抽象的容积概念就清晰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一个物体自己占有一定的空间是它的体积,一个物体所容纳的空间是容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巩固练习阶段俞老师将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融进对瓶子的描述,借助孩子们身边的物体抽象出数学概念,又应用数学概念 ,将平面与空间再次区分,整理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的课堂让我们更深的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心中有学生,读懂学生。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智慧,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会灵动而有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俞老师《认识体积》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课件,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但朴素中见智慧,简单中求深刻,真正做到“让教育回归纯粹,不放弃每一位学生。”</p> 不忘初心,砥砺同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培训,让我们能近距离一睹贲友林、徐斌、罗鸣亮,俞正强等名师的风采,感受名师的教学智慧,并接受名师的精神洗礼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位大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的课堂诠释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span>培训既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一次是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沉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型,用数学之光,照耀课堂,点亮孩子们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br></p>

课堂

学生

老师

空间

孩子

教学

数学

学习

说理

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