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格 <p class="ql-block"> 陈巷小学六(1)班 朱愉晨家长</p> <p class="ql-block"> “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品格。《礼记》曾写道,温柔善良是人的根本,所以“乐善好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助人为乐”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家长们要不懈努力去培养孩子的涵养、德行,培养孩子拥有“助人”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 孩子自己的东西不愿和他人分享;不为别的孩子着想,总想着自己;不爱帮助人,在困难的时候却要别人帮助;其实这些都是孩子过于自我,助人行为欠缺的表现。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助人品质呢?</p> <p class="ql-block">1、发挥好榜样的作用 ,父母为孩子做好表率。</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且深远的。如果父母自私冷漠、不喜欢帮助别人,那么孩子又怎能学会乐于助人呢?</p><p class="ql-block"> 比如:家人之间互相帮助、邻里之间相互帮助,这些都有助于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还可以给孩子营造个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让孩子在友爱互助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让乐于助人成为种生活习惯和常态,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2、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孩子懂得帮助別人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的孩子也许还不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祟高境界和那种帮助别人、奉献之后的精神享受,但喜欢被别人夸赞,喜欢被人认可的人的天性却是一样的,所以父母应要求孩子主动而且坚持做一件事,就必须让孩子体会到做这件事的好处。这样孩子オ会更有信心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比如:适当给孩子些鼓励、赞美,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父母要告诉孩子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父母要教孩子意识到拥有这种美德的重要性,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收获着一份感谢和付出之后的满足,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使孩子更受欢迎,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p> <p class="ql-block">3、帮助别人、教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帮助别人,永远都不只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帮助别人,也并不是指要帮助别人做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吃完饭可以让孩子帮助收拎碗筷,做些家务等等。与里和睦相处,在学校积极帮助同学。父母现在要培养的是孩子乐于助人的意识和习惯,所以要教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乐于助人真正深入孩子的心灵并伴之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