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雨惊春清谷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夏满芒夏暑相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处露秋寒霜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雪雪冬小大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品读农耕节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聆听春来秋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悟四时之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传承经典文化。</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曲江第十四小学的董欣琦老师,欢迎大家走进本期的“曲水叮咚”</p><p class="ql-block"><br></p> 知诗人 <p class="ql-block"> 朱熹,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他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称为三朝的官方哲学。</p><p class="ql-block"> 朱熹从小就聪明好学。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就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朱熹对天文、地理,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久旱无雨,大家都在跪地求雨之时,他竟说这雨不过就是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气罢了;听见打雷,大伙儿都吓得没魂儿,他却镇定地说,那只是云层中的正负电荷相撞而爆发的声响;雨后看见天边挂着的彩虹,他又说那是大气中小水珠对日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所以,他还是咱们南宋时期第一位自然科学家哦。</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家,他做的事就更数不胜数了。他一手创办重建了大大小小的各种书院,最有名的当属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和湖南的“岳麓书院”,培养了上了上千名学生。朱熹精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后写了《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可厉害啊,被皇帝拿来作为“义务教育”的教材和“高考”的考纲。朱熹还把孩子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庆元二年,朱熹应邀到一个小村庄讲学,一日,朱熹正在读书,偶然抬头一看,眼前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吸引了他的注意,虽然是一小小的池塘,却有源源不断的水流注入,才使得池塘水清澈明净,诗人不觉联想到,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时常补充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由此便创作了这首《观书有感》</p> 明诗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年级三班 任恩磊</p> <p class="ql-block"> 诗题《观书有感》顾名思义是诗人描写读书时的感受。“半亩方塘一鉴开”“方塘”指方形池塘,“鉴”一种说法是指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盆子,另一种说法比较常见,指镜子,这里把池塘比喻成镜子。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指天空的光彩,“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移动。天空的光彩和云的影子倒影在池塘水中,不停地移动,犹如人在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渠”是第三人称“它”的意思,这里指代方塘水。“那得”怎么会,“如许”像这样。要问为什么那方塘水那样清澈呢?“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是因为的意思,是因为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他源源不断的输送活水啊!</p><p class="ql-block"> </p>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诗。诗的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景,中国南方村落中随处可见的小池塘到了诗人笔下却别有一番寓意,虽然只有半亩大小,却不是一池死水,诗人巧妙地运用“鉴”字将小池塘比喻成镜子,照应着天光云影,为下文说理做铺垫。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运用“清”字表达水的深且清澈,因为有源头源源不断的输送“活水”方塘水才能够永不污浊。同时告诫世人:读书时要以开放的胸襟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才会达到新境界,取得更高的成就。 悟诗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年级三班 王语晨</p>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理清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感受。<br>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r>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br>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学以用 这也是一首有哲理性的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br> 诗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br> 《观书有感》一诗表达了诗人对所读之书及其作者的赞美,说出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深刻感受,强调要写出好的著作,就必须有深厚的基础。《观书有感》一诗关于池水和源头关系的比喻,除了能使人们领会到读书学习与做学问的关系,还能启示人们:源头活,则池水清;根本固,则枝叶荣。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问题,切记正本清源的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既有诗情又富有哲理的诗,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不朽佳句。<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期答案<b></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