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4日,龙翔小学四年级2班又迎来了我们最最期待的食育课。这一次的食育课有点特殊,完成一次任务,需要连续数周的时间。哇,上一次课需要这么久吗?</p> <p class="ql-block"> 早在国庆节期间,班主任陈肇洁老师就布置大家搜集资料,绘制中华面食地图。通过绘制,我们了解到面食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面食种类的南北分布。从地图上看,北方的面食比南方种类要多,做法也更丰富,那是因为北方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而南方则以水稻为主。不同的粮食作物种类决定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 要想让面团有生命,还需要微生物的帮忙。在这里,我们选择了三种可以让面团发酵的酵母菌,一种是商店里买来的干酵母,一种是甜白酒,另一种则是在高级面包店里才会用到的葡萄干酵母。</p> <p class="ql-block"> 制作葡萄干酵母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可以看得出来,每一天瓶子里都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这些小生物,但是还是可以从逐渐变多变密的气泡中,感知到它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上课时我们分工明确,不懂就问。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我们发现要想揉好一个面团,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呢。</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过程比较狼狈,不听话的面疙瘩粘在我们手上甩也甩不掉,但是仍然掩盖不了我们玩面粉的喜悦,看我们咧开了嘴,牙都露出来的笑容,你就能明白啦!</p> <p class="ql-block"> 经过我们长达十几分钟的揉捏,面团的表面开始变得光滑,面疙瘩也逐渐消失了。不仅如此,可爱的面团居然还有了弹性,我们迫不及待的把面团甩在面板上,感受面筋弹力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面团揉好后,我们把它装在透明盒子里,并为它取了一个好玩的名字。从现在开始,它就是我们家的新宠物了。接下来,将进行一周的观察,看看我的新宠面团在未来一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周里,我们兴奋地观察着面团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的点滴记录了下来。在这期间,陈老师不断引导我们去探索新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行观察与记录。通过陈老师的引导,我们了解了许多食品里微生物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周的观察与记录,10月22日,我们成功的绘制出第二张手抄报,在手抄报里,我们把每一天的观察记录了下来,并且解决了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发酵过程中,面团里的小洞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洞是酵母菌繁殖时产生的气体。气体越多,说明发酵越充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为什么几天后,原本膨胀的面团会坍缩?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不断的吃掉面筋,而面筋被吃掉之后,面团失去了支撑力,于是发生坍缩,面团变小。</p><p class="ql-block">3.人们是怎么保留酵母菌菌种的?</p><p class="ql-block"> 每次发面过后,人们会留下一小团发酵好的面团,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老面”。下一次发面时就可以把“老面”放到新面粉里,这样酵母菌又会继续工作啦。通过这种方式保留下来的菌种风味独特,口感一流。</p> <p class="ql-block"> 下一次食育课是10月28日,我们将使用自己发的面团制作风味花卷,相信这又将是一次快乐的劳动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