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桥

星空

<p class="ql-block"> 白鹤桥位于陆埠集镇往西约六里的白鹤桥村,南北横跨于洋溪河上,工程巨大,气势如虹。</p><p class="ql-block"> 白鹤桥村以桥命名,我也一直好奇,因为在光绪《余姚县志》里,在桥的章节上一直没有找到白鹤桥的记录,但白鹤桥村以此名存在已有几百年之久,后有幸看到了民国27年的《白鹤桥张氏宗谱》,在谱中详细记录了村的变迁,在南宋宁宗时(1195-1224)河南开封张星瑞,讳师参,号定轩,又号命轩,因避乱挈家先徙余姚竹溪,后又迁居本邑通德乡,为白鹤桥始祖,因选居地形似秤钩,旧称地名"秤钩张",又据宗谱记载到,泰定元年(1324年),邑人徐锦谱序中写道,因构桥白鹤飞集复以白鹤桥张氏称。由此可知白鹤桥始建年代历史悠久。后又据清康熙年间洋溪孙家人氏孙拱北(1715-?)讳射斗,在《白鹤桥怀古》诗中写道:"白鹤名桥自昔传,有桥有鹤是何年。而今鹤去桥无跡,空见溪流映碧天。"从中发现白鹤桥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已经找不到踪迹了,但以前白鹤桥是否真的存在吗?后通过走访,在现白鹤桥下游有一处称"树桥头"的地方,据当地村民讲,以前传说白鹤桥的位置就在这里,是座木桥。</p><p class="ql-block"> 在广宽的洋溪河没有了桥,使溪两岸的村民及过路客商带来了极大不便,后来用绳渡的方式来方便交通,这样用绳渡经历了几百年,渡头有个好听的渡名,称"花门渡"。清代洋溪孙家人氏孙士荣(1721—1785)讳寅斗,字昂霄,邑痒生,在《九月初四午后过花门渡》写到:"南山汇水倚门寒,园树经霜色染丹。傍渡老人呼过客,筱篁千人映波澜。"诗意渡边景色优美,来往客人繁忙,花门渡在当年已是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 后因行人客商来往增多,绳渡无法满足来往出行及安全问题无法保障,频繁出现人伤事故,到民国初期,有位叫祝林(那里人氏无法考证)的善人,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就通过募捐方法来筹集桥款,最远前往上海筹款,当地人都称他为"祝林阿太"。最后打算在花门渡位置造座石梁桥,当时通过白鹤桥村保长张裕海和花门头村保长李树森二人督办营造。石桥设计为四墩五孔石梁平桥,南北横跨洋溪河。所用石材都来时大隐塘山,通过姚江水路前往洋溪。石桥基础都用松木桩打底,桥墩底部是整体硕大的石板摆放在木桩上面,再用条石错缝砌迭成墩身,迎水面做分水尖,以减轻溪水冲击力。石桥南桥台,面墙底部彻有六形石柱,柱面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镇水避潮,起到镇水石的作用。桥堍南,早期建有渡头庵,现改建为慈恩寺。北桥台设有纤道,说明洋溪河在当时是交通要道,来往船量较多。</p><p class="ql-block"> 石桥全长40米,桥身墩与墩之间用四块长石板组成桥面,每块石板长6.6米,宽0.55米,厚0.33米,桥宽2.27米,两侧设钢筋护栏,穿过12根方形石质望柱,两侧中间望柱用楷书阴刻"白鹤桥"三字,非常大气醒目,西侧望柱还刻有"民国庚申九年(1920)重修"字样。</p><p class="ql-block"> 走在承载着历史的石桥上,桥上一位垂钓老者,倚着望柱,神情中带着一份惬意与闲适。俯视桥下涓涓的流水,陈风吹来,溪面微波荡漾。眺望两岸高楼高耸,村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百年老桥没变,经历风吹雨打、天寒地冻,日夜不分的迎接每位行人解决障碍,行于方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