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霜(淑娜)</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1982年,黄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黄山风景区被中国旅游报公布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地质公园。对于旅游者来说,黄山,是一座极具吸引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7曰,与朋友二人结伴而行,登上了黄山风景区,开始了与"天下第一奇山"的初次见面与初步了解。</p> <p class="ql-block">刚到黄山的当天夜里下起了小雨,好在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当我们坐上览车时,览车窗外的雨珠还未干。</p> <p class="ql-block">“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中提到的“五岳”指的是中国的五大名山,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而黄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更有着“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当览车到站时,天已放晴,雾气渐渐消散,黄山美景展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黄山摩崖石刻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时代为唐~近代。黄山历史源远流长,秦时谓之黟山,唐天宝年间敕改黟山为黄山。历代文人墨客、风流雅士为神奇险秀的黄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寻幽探胜,创作出大量诗词歌赋,留下众多摩崖石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右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是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则树技像是斜插在裤兜,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黄山松生长位置海拔较高,土壤贫瘠,气温较低,这也证明黄山松极耐贫瘠,耐旱且耐寒,生命力较顽强,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黄山松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据说,黄山迎客松迄今为止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为了生存,黄山松别无选择。它以惊人的坚韧、刚强突破了生命的底线,创造了奇迹。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p> <p class="ql-block">由于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p> <p class="ql-block">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据说,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黄山的“主旋律”在云雾中,而且是有云雾时景色为最佳。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登黄山,竟能看到这一年365天中只有51天才能呈现的,可遇不可求的壮观黄山云海,不能不说真是一种幸运。</p> <p class="ql-block">👇请点击观看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当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间,峰壁如玉雕屏障,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据史料记载,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峰上为文殊菩萨建有文殊院,今在其旧址建王屏楼宾馆,楼距峰巅36米。明徐霞客游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p> <p class="ql-block">鳌鱼峰是位于玉屏至北海途中的一座小山峰,峰以形名,海拔1780米,是黄山奇景之一。景观有鳌鱼洞、鳌鱼峰、大块文章。</p> <p class="ql-block">位于鳌鱼峰腰有一以峰为名的鳌鱼洞,呈三角形。洞内狭窄,深约5米,右上方有光照入,仰望蓝天一线。出洞则境界开阔,别有天地。据传,元末农民领袖朱元璋,一次与元兵交战失利,逃到鳌鱼峰下,前有高山,后有追兵,只好求助于神。此时,莲花峰顶石莲开放,一位白发仙翁手挥拂尘向鳌鱼峰腰一扫,随着一道金光,一声轰鸣,峰壁裂开,石洞出现。朱元璋当艰即拜过仙翁,穿洞而去。因是天然石洞,人们便在洞口镌上“天造”二字。</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光明顶的途中,只见“大块文章”四个遒劲凝重的大字镌刻于鳌鱼峰的一块巨石上。经上网查看了解到此“大块文章"的由来。“大块文章"字径约70厘米,笔锋力透“石”背。这是邹鲁1937年夏游黄山题留的。邹鲁(1855—1954),民国时期著名人士,早年同盟会会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也是中山大学创始人。1937年夏日,邹鲁畅游黄山,惊叹黄山神奇造化,挥笔写下了“大块文章”四个字,“章”字下面的“早”字还把竖连到了最上,据说是他故意的写法。后来,黄山石工吴玉刚登山镌刻。每个字径约一米,字体刚劲古朴,笔锋力透石背。</p> <p class="ql-block">龟蛇二石,又称龟蛇守云梯。在莲花峰脚,百步云梯上方道路两旁各有一块巧石,一如龟,一似蛇,名“龟蛇二石”。相传,此二石乃观音菩萨点化而成。令其专门镇守云梯的,故又名“龟蛇守云梯”。有诗云:“二君到此儿多年,龟自辛勤蛇未眠。坚守天梯无日夜,迎来送往态悠然。”</p> <p class="ql-block">猫耳石</p> <p class="ql-block">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花岗岩是深成的岩浆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上升失热冷凝而成。其凝结的部位,一般都在距地表 3Km 以下。</p> <p class="ql-block">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如幸运遇到好天气,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登上光明顶时,已是下午时分,此时大雾弥漫,原想爬上光明顶就可一览众山小,将美景尽收眼底,可当我们俯视山下的一切时,看到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雾气,眼前的雾气完全遮盖了一切美景,这也为此次黄山之行留下了些许遗憾。</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光明顶上创建大悲院,1955年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由于雾气笼罩,黄山气象站只能在云雾中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雾中看松,朦胧之美。</p> <p class="ql-block">石阶上随时可见挑着担子艰难登山的挑夫。</p> <p class="ql-block">挑夫告诉我们,这棵松树的形象像一只孔雀,所以人们管这棵松叫着孔雀松。</p> <p class="ql-block">走到叉路口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再好的景致也只能放弃,向右行,选择览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最后由云谷索道坐览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由于此次黄山风景区的游览因时间关系,主要是沿一条道一路前行,所以莲花峰等一些景观无法收览,这也为下次之行留下了伏笔,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在此美篇中,我将此次黄山之行的所见所闻集中收集编辑成册,以便更好的记忆与翻看。</p><p class="ql-block">黄山,我一定还会再来的~</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 <p class="ql-block">霜(淑娜)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