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稿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 <p class="ql-block">以喜欢或不喜欢来决定一件事情要不要存在下去,本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可是,这件荒唐的事情伴随着“读经教育”始终。</p><p class="ql-block">我就听到一个人义正词严的质问:让孩子读经,你问过他喜欢吗!</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们让孩子上学,问过他喜欢吗?我们让孩子学钢琴、绘画、舞蹈,问过他喜欢吗?我们没有问过,却清楚的知道答案,我们知道答案,还残忍的假装不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在竞技体育中很注重“童子功”,尤其是对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要求很高的如体操、跳水之类。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主动要求去练体育的,但几乎没有一个人去责怪奥运冠军的父母,质问他:让孩子搞体育,你问过他喜欢吗?</p><p class="ql-block">西方人研究儿童心理学很有意思,针对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法,比如幼儿园上课的时候,他在门口观察,发现大多数孩子最多二十分钟就坐不住了,于是认为一堂课合理的时长是二十分钟。又发现如果让一个孩子自然成长,他在六岁的时候开始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于是应该在六岁入学。等等。</p><p class="ql-block">这倒是相当尊重孩子的体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任何事先问孩子喜不喜欢”,从这个层面来讲,我敬重西方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过,西方人也忽略了一个问题——童蒙养正,其中包括“童子功”,一旦错过最佳时期,就再也练不成的童子功。</p><p class="ql-block">意即,一棵树苗,你可以放任他生长,但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引直扶正,虽不必拔苗助长,但若合理施肥,可以生长得更加茁壮迅速,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虽然一个孩子往往二十分钟就坐不住了,但经过读经的静定养成之后,他确实可以自觉的在那里坐很长时间读书,而且,一个四岁的孩子就可以做到。如果没有人逼迫他,而是经过父母的引导之后,让他很开心的做到这样,何乐而不为呢?虽然,这可能与西方的儿童心理学不相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教界一位著名的大师雪庐老人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从前有位外地的读书人,走到泰山脚下,望着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大声念道“秦川”。一位农夫听到了,赶紧纠正说:“先生,这儿是泰山。”</p><p class="ql-block">那位读书人回头瞧瞧那拿锄头的农夫,端详了一会儿,再往山头上瞧瞧,不可一世的说:“你不识字吗?那山头上写的明明是‘秦川’。”“我在这里住了五六十年,只知道有‘泰山’,没听说有‘秦川’。”两个人在那儿吵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最终两人决定赌二十钱,并请当地学堂的教书先生来做个公道。那教书先生笑着看看那农夫,又看看那外地读书人,摸摸下巴,慢条斯理的说:“是秦川!”那读书人乐坏了,拿起二十钱,洋洋得意的走了。</p><p class="ql-block">这下农夫可愣了:“先生今天是怎么回事?我虽没读什么书,但咱泰山人,什么时候变成秦川人了!”</p><p class="ql-block">“唉!老乡!没关系!就这二十钱,让他一辈子不识泰山。你看是谁赢谁输啊!”</p><p class="ql-block">哈哈。</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适用于任何一条对于读经教育的反驳,但是独独把他放在这里,实在是觉得“喜欢不喜欢”与“泰山秦川”一样,是实在不应该提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汉学书店的Kevin老师说过一段话——</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怕小孩子(对读经)没兴趣是多余的。小孩子的兴趣是看大人的。大人有兴趣,孩子自然就有兴趣。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吗。</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不担心小孩子对数学没兴趣,而只担心对读经没兴趣呢?</p><p class="ql-block">原因是无论孩子对数学有没有兴趣,我们都要硬教,而如果孩子对读经没兴趣,老师就没有勇气教。</p><p class="ql-block">我们干嘛要问孩子是否喜欢读经?孩子学习的兴趣完全是大人培养出来的。“不管他从前是否喜欢,只要我当老师就让他们喜欢。”老师一定要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然后才能教好课。自己首先就没信心,那怎么能教好呢?</p><p class="ql-block">是呀,“只要我当老师就让他们喜欢”,这是引用玉鉉老师的一句话,我觉得它不亚于任何一句“豪言壮语”。如果每个为人师者都能以此为准则,何愁教育不兴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插入一段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儿童喜欢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就是游戏;另外,儿童最喜欢模仿,他们通过行为而非讲道理来学习;还有,儿童愿意做让父母高兴的事情,父母的鼓励是他们成长的动力。</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这里不存在儿童喜不喜欢的问题,只存在父母喜不喜欢,父母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喜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大陆,有两个在家自学成功的案例——十四岁上大学的辛蕴甜和八岁精通中外经典的侯鸿儒。甜甜的理想是做一个女科学家,而小鸿儒的理想是成为一个leader,领导人。他们说得如此坚决、如此自信、如此……开心。有人问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志向是你帮他选择的吗?父母无一例外的说,是他自己的选择,但是我们有所引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四岁和八岁,许多的孩子甚至尚在懵懂茫然的状态中学习,但这两个孩子,已经能够真正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如果把这两个孩子的父母交换,也许我们听到的又是相反的答案,但是他们将同样自信和快乐。</p><p class="ql-block">“不要问孩子喜不喜欢,只要我做家长(老师)就让他喜欢。”为什么不可以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