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湖中心小学红色经典诵读系列(二十)

美友59127580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新建区流湖中心小学以“学百年党史,传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每周由一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期红色经典故事,本周是由流湖中心小学鞠婷婷老师带来的《张思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色经典诵读系列(二十):《张思德的故事》 主播:鞠婷婷老师</p> 《张思德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百年党史,传红色精神,这里是新建区流湖中心小学开展的百年党史我来传活动,我是新建区流湖中心小学鞠婷婷,我今天为大家讲诉的是党史故事《张思德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千余人,在延安凤凰山脚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一名普通战士举行了庄严而肃穆的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追悼会、撰写挽联,并发表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悼念讲话。这名战士就是张思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思德,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他参加红军,在战火与硝烟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7年,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1940年春,张思德在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班长。作为班长,他总是承担全班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因为粮食不足,战士们经常吃不饱,通信班的战士又都是小伙儿,加上经常外出送信走远路,饭量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吃饭时,张思德总是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地,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在他的带领下,全班战士都干劲儿十足,工作成绩也异常出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2年10月,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因班干部需精简下派,所以领导决定将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面对职务上的调整,他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并说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自此,他便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中央领导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还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4年初,为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张思德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来到距离延安30多公里外的生产农场,并被选为副队长。他不怕苦、不怕累,处处树起模范标兵的大旗:白天,他巡视炭窑,掌握火候;晚上,他也要起来数次,观察烟色。窑里温度很高,有的木炭出窑时还带着火星,但每次出炭,他总是第一个钻进窑中作业。战友们见他大汗淋漓,脸被烤得通红,便一再请求他交换下位置,但他总是执意不肯。在张思德的感召下,战士们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烧炭5万多斤。9月5日,张思德带着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受雨水影响,炭窑突然坍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友小白推出窑口,小白得救了,年仅29岁的张思德却永远闭上了眼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天后,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主席站在土墩上,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打着强有力的手势,沉痛而坚定地发表讲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p> <p class="ql-block">稿件邮箱:1625427626@qq.com</p><p class="ql-block">主播:鞠婷婷</p><p class="ql-block">排版:任春瑜 </p><p class="ql-block">策划、责任编辑:魏小玲 </p><p class="ql-block">责任审核:魏春华 邹玉龙</p><p class="ql-block">签审:丁&nbsp; &nbsp;保</p>

张思德

战士

中心小学

红色

党史

婷婷

百年

故事

区流湖

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