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姑姑,令人心碎,一一金秋《谢半仙认亲》读评

七月白荷74339290

<p class="ql-block">文字:七月白荷 </p><p class="ql-block">图片:万里行 金秋</p><p class="ql-block">音乐:无锡小调</p> <p class="ql-block">  金秋发表在《难忘的知青岁月》上的《谢半仙认亲》是篇真人真事。文章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反映出社会变迁,文中谢长庚及他父亲、老婆和孩子全用的真名,没用化名,几乎在所有细节上都是经得住检验的,成为“历史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谢长庚原本不用下乡,他在大跃进时就进厂当了工人,父亲“谢半仙”是位盲人,在无锡火车站旱桥下周山浜摆摊以算命为生。谢长庚从小在火车站跟人厮混,沾染了不少坏毛病,三年困难时期被厂里精简,成了一名社会青年。二十岁了,还在家里“啃老”混吃混喝,父子之间闹得水火不相容。</p><p class="ql-block"> 1963年,国家号召城市青年支边,支农,在这个大形势下,谢长庚被下放到苏北淮海农场务农,每月十几元的工资收不敷出,吃光喝尽两手空空,年底也没钱回无锡看望父亲,几年来互不来往,父子间形同陌路人。这就是金秋在文章中介绍的大背景</p> <p class="ql-block">  淮海农场地处旧淮河入海口,原是三野102师办的部队农场。三年困难时期无锡不少学校停办,有些应届毕业生也失了学,政府便把他们安置到苏北农场,当时统一称为"城市下放青年"。作者金秋也就这样到了淮海农场。</p><p class="ql-block"> 金秋写《谢半仙认亲》主题原本是宣扬知青在共同劳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事情。他给我微信中说:“文章想通过知青帮助谢长庚实现了亲人团聚,体现知青同舟共济,有情有义的良好风尚……”</p><p class="ql-block"> 文章确实用不少笔墨写了振兴,国強等热心知青到无锡下船以后,把随身携带的土特产交与他人,然后带小谢明去周山浜寻找”谢半仙”的曲折经历。现在从滨海县到无锡坐高铁最多两个小时,而1976年,淮海农场包租赁运驳船送知青回无锡探亲过年,水路走了三天三夜。而小谢明正是由这些知青叔叔一路操心着吃喝拉撒睡,才顺利到达无锡的。</p> <p class="ql-block">  写作的人都知道,每篇都要有主要人物,有时无心着墨一般人物,结果却是出乎意料。金秋在文章写了振兴、国強等知青不少有情有义的事,但没想到最出彩的人物却是巧凤。三年困难时期,十七岁的巧凤跟着爹爹从准河上游逃荒到了淮海农场,按当时官方说法,这些人就是″盲流”。</p><p class="ql-block"> 爹爹死在异乡,无依无靠的巧凤嫁给了淮海农场红星一队机耕队一操作工。在金秋笔下,巧凤当时面黄饥瘦,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缝,嫁人以后慢慢恢复,方露出细皮嫩肉的本来面目,不到两年生下一孩子,有希望的日子刚开头,孩子还未满周岁,丈夫却因工伤事故不幸身亡。</p><p class="ql-block"> 巧凤原以为嫁给农场职工一生便有了依靠,能吃上一口饱饭,谁料丈夫会出工伤事故,好端端地丢了性命。农场领导想息事宁人,决定破格替巧凤办理户口,并招收她进场转为正式职工,每月工资十六元,遗孤小孩每月领抚恤补贴到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  全队要为死者开追悼会,事前队长要求巧凤在会上讲几句话。一是丈夫去世自己很伤心,二是表示对组织上这样处理和抚恤待遇很滿意;三是感谢农场领导和工友们的关心与帮助。会前,队长教巧凤一字一句反反复复练了好几遍。</p><p class="ql-block"> 追悼会正式召开吋,巧凤在台上一把鼻一把泪,哭得稀里哗啦,引得台下妇女们陪着一起掉眼泪。哭了一会,队长暗示巧凤赶紧说下一句,巧凤这时早已蒙了,第二句、第三句忘得一干二净。她翻了几下白眼,突然破涕大笑,嘴巴里嘣达出这么几句令人异想不到的话,“我想想很开心,我伢子由政府养了,我有工作有饭吃了,我今后有老保了!”一席话让台下人目瞪口呆,队长连忙上前制止了巧凤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人生比小说更跌宕,生活远比文学精彩。金秋没进过什么文学创作班,他和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大多数话题作者一样,只是想把人生经历中沉淀在心底的回忆再现出来。巧凤不清楚什么是“劳保”,还以为叫“老保"。金秋如实写巧凤每月十六元的工资,无意中成了文章一根线,为巧凤退休后每月领取相当于当年工资几十倍的养老金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  巧凤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多有不便,这时有热心人想起红星六队还有位潦倒的“王老五”谢长庚,便把他俩撮合在一起,结婚成了家。</p><p class="ql-block"> 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谢长庚本对生活没多大期望,过一天算一天,日子过成了破里子。成家后,巧凤给谢家连生了两个带把的茶壶,大儿子谢明,小儿子谢亮。一家四口,每月靠夫妻俩三十三元钱工资,在巧凤的操持下,日子过成了新面子。</p><p class="ql-block"> 1976年春节前,淮海农场准备包租货运驳船运送知青回无锡过年,虽然驳船行驶慢,路途时间长,但集体出行,能够多带一些花生,黄豆,芝麻等农副产品直接抵家,省去了乘汽车换火车,关卡检查等好多麻烦事。</p> <p class="ql-block">  知青们冬季挖沟挑河泥时,津津乐道地谈论起即将回家探亲之事。有心的巧凤也在挑河泥,想起两个儿子经常要找爷爷奶奶,便恳求知青们做个善事,带小谢明到无锡去寻找爷爷。热心肠的知青都乐意帮这个忙,振兴、国強等人马上表态,一口答应成全谢家这件好事。</p><p class="ql-block"> 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巧凤本不识几个字,可她懂得人间亲情的重要,她当时可能想的是寻宗问祖,让谢半仙知道谢家有后,老人将会享受天伦之乐。她作梦也不会想到,三年后知青大返城,他们一家四囗能顺利落户,正是和这次谢明寻爷爷找姑姑重新与家人结缘有关。</p><p class="ql-block"> 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上天给我们赠送的每一件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看似从天而降的运气,其实都是懂得感恩之人事先给它做好了铺垫。”</p> <p class="ql-block">  还是回到《谢半仙认亲》中吧!探亲驳船到京杭大运河无锡三里桥米市码头后,振兴将自己给家带的年货交别人看管,先带小谢明来到周山浜。周山浜己变了模样,打听到谢半仙在周新村住处,可没见到人,寻仙无果。巧的是谢半仙名气大,有人告诉振兴,谢半仙有个女儿在后面一幢公房二楼住。</p><p class="ql-block"> 振兴他们己做好万一谢家人不认亲下步的安排。找到谢半仙女儿后讲清事情来龙去脉后,便说不方便他们可带小谢明去其它人家住。谢半仙女儿听清来龙去脉后,脸色便缓和下来,人啊,命中注定是手足之间的暖暖情怀,难以割舍的是血浓于水的心心相连。虽然姑姪二人从末见过面,但血脉相通,这时机灵地谢明上前大叫了一声“姑姑",望着虎头虎脑的谢明,明白过来的姑姑心被刺破了,紧紧搂住姪儿,俩人放声痛哭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声姑姑,令人心碎。</p><p class="ql-block"> 我们话题的作者常常抱怨自己写出的文章太平淡,不动人。美篇创作学院导师雪儿曾说:“生活中的′动情点`就蕴藏在人们的内心之处,只要我们注意生活情景的真情实感,用心用情,就能够捕捉到它。用朴实的文字,自然就可以抒发人间真情。”金秋写姑姪相认这一段,这个动情点选的准,它像根刺扎中了心中柔软处,所以让人泪眼。</p> <p class="ql-block">  小谢明去无锡时,金秋是这样描写的:“到了上船的时侯,谢明穿着一身虽陈旧,但是干净的衣衫,小书包里放了替换的内衣内裤,还有一斤多炒熟的带壳花生。”我们小时候过年,家里再穷,母亲都会做一身新衣服,大年三十晚上压在枕头下,初一起来穿新衣。巧凤只给谢明带了换洗的内衣内裤,而没带过年穿的新衣服,谢长庚一家当年生活的窘迫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后,知青们结伴来到周新村回访时,谢明已经上上下下穿上了新衣服。”这是金秋第二次的描写。第三次写的是“知青探亲返程的日子,谢明的姑姑把谢明直接送到了三里桥码头,还给谢明一大包饼干、糖果,让他带给弟弟谢亮。大家都说衣着整洁的谢明这半个月吃胖了。”金秋借助谢明衣着的变化,三次描写,层层展开,把寻亲的结果立体化地呈现给了读者。</p><p class="ql-block"> 创作学院雪儿老师说:"细节犹如人体的细胞,文章要感人肺腑,就必须注重细节。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观思想的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之感,会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据我所知,金秋没进过美篇创作学院去学创作技巧,但他是位有心人,在实际写作中注重细节描写,巧妙地运用技巧,从而使文章活了起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话题内其它作者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  “谢半仙寻亲"的结局,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大团圆结局。“春暖花开的季节,谢半仙跟随熟人坐无锡食品公司的顺风车到淮海农场红光六连,见到了分别十几牟的儿子谢长庚,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儿媳巧凤,小孙子谢亮。”谢半仙是盲人,这个见不是一般意义上们看见,而是团聚。祖孙三代吃了团圆饭,尽释前嫌,恢复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1979年知青大返城,谢长庚携妻带子又落户无锡周山浜,夫妻俩文化低,年龄偏大,双双被安排在环卫部门工作。谢长庚开运粪车,巧凤清扫周山浜的道路。环卫正式工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巧凤养老金比国营企业退休干部还要高。她再不会把劳保说成老保了。城市改造中,谢家祖孙三代一起住进了政府的安居房。时来运转,谢半仙生前逢人便说,“做梦也想不到我能苦尽甘来,真的是天开眼了!”</p><p class="ql-block"> 金秋在美篇最后部分还采用了谢家现居住花园小区的图片,这张彩照很漂亮,让我删掉了。这一点我想提醒我们的作者注意,今后写情感类文章时,最好不要用文中人现在居住的小区楼景,即便当事人同意,也要慎用。(完)</p> <p class="ql-block">  后记: 这个美篇本是通过讲评老知青作者金秋的文章,给我们话题内的几百名作者,讲讲怎样注重细节描写,供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后来想起我上次为“美篇管理手册"写的交流文章,大家都喜欢看,阅读者己经上万了,便把这篇也公布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欢迎美友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七月白荷 (2021/10/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