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花

@陪伴佐佑

<p class="ql-block">摄 影:彭 勇</p><p class="ql-block">撰 文:谢 建 新(@陪伴佐佑)</p> <p class="ql-block"><b>《芦花》</b></p><p class="ql-block">秋风起,</p><p class="ql-block">芦花飞,</p><p class="ql-block">缕缕芦花似雪飞。</p><p class="ql-block">日照芦花黄似金,</p><p class="ql-block">水映芦花白如玉,</p><p class="ql-block">风光自迷离。</p><p class="ql-block">穗如羽,</p><p class="ql-block">摇银旌,</p><p class="ql-block">暮云斜阳碧浪西。</p><p class="ql-block">波光潋艳江湖远,</p><p class="ql-block">落霞秋水夕阳醉,</p><p class="ql-block">旅人应忘归。</p><p class="ql-block"> ——孤村暮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夹 岸 复 连 沙,枝 枝 摇 浪 花</b></p><p class="ql-block"> ——观摄影作品《芦花》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读《芦花》时,歌者雷佳的一首抒情歌曲《芦花》回响在耳旁:“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这首歌,词简短、纯朴,借景抒情,情真意切,旋律优美,悦耳动听。摄影家彭勇拍摄的《芦花》给我的观感:意象化的芦苇影像韵味十足,天地之间,素装相依,秋意盎然,如梦如幻;唯美画面呼之欲出,夕阳下,芦花飘逸,如火如荼,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勇拍摄的芦苇在河湖之畔,湿地之洲;或婷婷玉立,随风摇曳。或阡陌纵横,沃野如绸;芦苇临水而居,旷世而独立。它们左手挽着河湖的衣袖,右手牵着大地的杨柳;站在秋里,既有朴实与温厚,又凝结生动与灵秀。秋风吹来,芦苇在河岸边婀娜多姿,美如油画。摇曳中透出了几分倔强,几多温柔……芦苇是一种高大的禾草,叶片宽且扁平。在古代,人们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意象,既可以表示思乡之愁思,又可以表示悲秋伤怀之情感,还可以拟人的淡泊名利与超凡脱俗。同时,芦苇也表达着一种隐士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发现:摄影人普遍偏爱芦苇,其摄影作品也屡见不鲜。在品读彭勇的摄影作品时,我看到他在构图与用光上十分用心。不仅立意新颖,构图严谨稳健,而且用光简洁自然、内藏筋骨。影像优美绰约,富含意境;画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充分彰显出摄影家彭勇平日里的观察与积累,万物已包孕、详熟于胸中,不需借助他物,已然达到了审美意象中的自然之境。我一直无意认真区分芦苇和芦荻,或许是潜意识里对两者品质共性的认可。无论芦苇还是芦荻,皆在湿地滩涂聚众而长,自带众志成城的磅礴气势,同样的朴实无华、平平凡凡,但平实中又透着逆风不屈刚毅坚韧的不凡,这正是摄影人偏爱它的原由。它最诱人的是:它们独立寒秋、柔中带刚、优雅高贵的天然气质将萧索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看到它,让人禁不住浮想联翩,边塞、烽火、狼烟、刀剑、金戈、铁马、铠甲……不仅百感交集于生死铁血、征人愁怨、思乡思亲,而且思绪万千,感慨万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来就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缱绻之意,凄戚、柔媚、淡定、从容。眼前的《芦花》影像画面,那片令人心动的蒹葭摇曳生姿,芦花乘风昂扬,优美绰约,形似诗词歌赋中的轻歌曼舞,实则是对生命不息的浅吟低唱。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芦苇虽是脆弱的,它只能随风起,依水生。然而,它坚韧,懂得为风低头,留下最美姿态;它渺小,从不和世界逞强;它美丽,但从不在春天争艳。芦苇总在秋天兀自美丽,在风中勇敢飞翔,在四季自由生长。人和芦苇一样,虽脆弱,但坚韧;虽渺小,但倔强,关键是:人还拥有“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时间的过客。我们只是来过,只有体验,只有感觉。而摄影,就是感觉的一种表达方式。一个摄影者是在用镜头说话,用影像表达思想。好照片是让读者感觉到一种氛围在弥漫,感觉到影像传递出来的情绪与思想。我想:当摄影家的镜头不再指向目的,而是放慢脚步,敞开心扉,融入自然万物、天地之间,摄影便不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目的追求,作品也不再是对大众景点的肤浅描述,而是更深入地表现自然万物与摄影人的亲密关系。而这种亲密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并不是走马观花能够建立的,它需要安静的心智,诚挚的态度,充足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倾注摄影人自身丰富的情感。我以为:摄影作品不单单是纪录片,好的作品呈现的一定是摄影人丰富的情感。而在天地之间、在数码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惟有摄影者的情感才是别人无法复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彭勇的《芦花》,影像给予的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 建 新(@陪伴佐佑)</p><p class="ql-block"> 2021年深秋于郑东新区龙子湖</p> <p class="ql-block"><b>彭勇:</b>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南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此篇摘自:《武大摄影群体研究》公众号</p><p class="ql-block">详情查阅:《武大摄影群体研究》公众号</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FhnDIjF9RpD3jtgzvRl_g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