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54年因为爷爷在家里办英语补习班,家里居住地方紧张,我们一家搬到了河北区民生路57号居住。民生路一带位于过去的意租界,现在改造建成了旅游热门的意式风情区,我们在那里居住了多年,对那里的一切司空见惯,也没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由黄纬路东兴里的平房换成了这里的小洋楼居住而已,至于生活各方面一切依然如故。我们家在民生路一直住到1980年秋,爸爸单位在河北区建昌道建家属楼,分给父亲一套房子,我们才搬走,在民生路这一住就是26年多。</p><p class="ql-block"> 民生路57号在光复道和自由道之间的民生路上。57号大院内分前后院,前院有一座三层高的主楼,带有地下室,楼的大门正对着院门,沿着十来级台阶拾级而下就来到前院;后院有个二层小楼,上下两层都有走廊和前楼连接,有门相通,不过在我们搬来这里居住后连通前后楼的门就从来没见打开过,所以住在后院的七八户人家也无法经过走廊通过前楼进出院门,而必须绕前楼进出院门。整个大院都归属于旧时某个达官贵人的三姨太。后院一带大概是过去佣人居住和干活的地方。大舅帮我们联系的租房事宜,我们家租住在后院的两间房,其中一间在楼下,屋内有个储物的小套间,屋外带个小后院,另一间在楼上。楼下这间过去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厨房,由于和前楼离得太近挡光,楼下的屋子光线不好,整天都显得黑乎乎的,墙壁上都是油腻腻的,搬进来后好一顿收拾。</p><p class="ql-block"> 我从来没见过三姨太本人,她住在前楼的三楼,深居简出。直到她“文革”前几年去世,在院里搭灵棚,极尽奢华,我才知道有这么个人。住在这里这么多年我从没进过前楼,前楼给我一种神秘略带阴森之感。每次收房租都是她的女儿出面收,后来房子交给河北区房管站了,租金归房管站收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的照片,都是由老照片用手机翻拍的,有的当时摄影时就没拍好,有的没保存好,翻拍效果不太理想。</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大跃进年代母亲走出家门参加了工作,成为了家附近纸盒厂的一名工人。</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夏天摄于父亲工作的单位——宁园。这是当年我们家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尽管父亲一直在宁园工作并担任部门领导,但是我们家人很少去宁园游玩,这是我们全家唯一的一次同时到宁园去游玩,很难得。民生路离宁园现在看起来不算远,可那时要从建国道坐5分钱的蓝牌电车到北站,显得挺远的,全家人一起去一趟,就象现在出远门似的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1972年春节期间拍摄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在民生路寓居时家庭的全部成员和部分准成员。</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摄于1976年1月31日——正月初二。</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1月26日(阴历腊月二十六)结婚,正月初二这天我们和母亲去滨江道上的中国照相馆照的这张照片,身后是照相馆布置的景。那年月也没拍什么结婚照,这是我们结婚那年拍的唯一一张照片,算是和母亲在一起的“结婚照”吧。</p> <p class="ql-block"> 照片摄于1976年2月。</p><p class="ql-block"> 母亲和军凤站在我们二楼邻居王家的阳台上,背景就是我们前院的主楼。后院的二楼只有两间住房,我们和王家各住一间,平时我们都在楼下那间屋里待着,只是到晚上才上楼上这间屋里睡觉。</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年月哪家能有照相机,都是找个题目从公家借出来,个人再买个胶卷,趁机拍几张照片留念。一个胶卷的钱在那年月也是掂量再三才舍得花的。再说那时的照相机拍照还得对光圈速度什么的,谁也没那么高的水平,所以这些老照片能拍出来并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显得异常珍贵。</p><p class="ql-block"> 下面的三张照片摄于1978年,拍摄地点是我们居住的民生路57号楼下的房间里。是大姐夫的大妹妹从香港回国探亲,来家中探访母亲,用她的相机拍摄的。当时国内还很少见到彩色胶卷,几乎没有彩色照片的冲洗业务,这些照片更显得弥足珍贵,可惜的是屋里光线太暗,拍照效果一般。</p> <p class="ql-block"> 那时家里已有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了,整个院里我们家是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改革开放前电视机可是稀罕的高档奢饰品,即使有钱没关系也很难搞到,一般家庭很少拥有。</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摄于民生路与自由道的交口处。</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旧时意租界繁华地带之一,道口四周的小洋楼各具特色。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属于危房部分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 摄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路第一工人文化宫附近(现在的马可波罗广场附近)。</p><p class="ql-block"> 过去这里是意租界的回力球场,赌博盛行,是意租界的繁华地带。现在是意式风情区的核心地段,整天游人如流。我们在这里居住时哪有这般喧嚣,紧挨着一宫有个小花园——工人公园,是一处休闲的好去处,我们小孩常到公园里玩耍。我们住在这里时的意租界这一带,给人一种安静祥和雅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1969年母亲也赶了把“时髦”,穿上“红卫兵”装束,手握毛主席语录本拍照,这就起“文革”那个疯狂年代的“标准像”,这样装扮你才是“革命派”,“造反派”,谁人敢越雷池啊!</p><p class="ql-block"> 照片摄于民生路57号大门斜对面民航大楼院外。</p> <p class="ql-block"> 在母亲的影集里保留了一张我的奶奶“文革”岁月中在民生路57号后院戴着伟人像章和一身“红卫兵”装束的炳意、炳全合影的照片。“文革”的影子永远地烙印在照片中。</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夏摄于民生路上。</p><p class="ql-block"> 母亲怀抱着一周岁的大孙子,祖孙俩笑得格外开心,母亲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幸福中。</p> <p class="ql-block"> 沿着民生路往南走,过自由道和博爱道到达海河边。夹在民生路和民族路之间的海河岸边是一个大广场,这就是天津市的中心广场,广场面对海河建有一座检阅台。在当时那年代这里就是天津市的中心,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每逢有全市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办,每年的“十一”和“五一”,游行队伍都要从检阅台前通过。由于中心广场离我们家很近,成为了我们常去溜达的地方,套用现在的时髦语就是我们常去那里“打卡”。</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心广场上民生路正对面的海河上架起了一座吊桥,代替了原来的摆渡船,方便了行人过河。后来在广场吊桥附近又建成了壮美的大沽桥,把海河装扮的更加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摄于1963年,刚刚过完国庆节,时年母亲39岁,炳全还不到一周岁。</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打卡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摄于中心广场海河边。</p> <p class="ql-block"> 1979年摄于海河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托人帮老姨买了辆轻型自行车,每当老姨来家里母亲都要和老姨来到中心广场,骑上几圈车过过瘾,母亲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这些照片是我在既没有三脚架也没有什么高档设备的情况下,只是用手端着普通 相机屏住呼吸稳住神抓拍的,拍摄效果还算是可以吧。</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母亲和家人同游中心广场及海河沿岸。</p> <p class="ql-block"> 摄于1976年2月。</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家里添置了汽车,刘宇趁周日常陪奶奶去民生路意式风情区游览。离开这里已经二十四年了,弹指一挥间,如今旧地重游,早已物是人非,不胜嘘唏。</p> <p class="ql-block"> 民生路寓居的岁月令人难忘,我们的家在那里生活了26年,在那里母亲度过了她的中年时代。在这26年里母亲和我们一起历经了火红的大跃进年代、熬过了艰苦的三年困难时期、闯过了“文革”天下大乱的十年、躲过了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在那里我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那是令我们刻骨铭心记忆的年代——民生路寓居的 26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