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不住的“芳华”里还能留下些什么——《芳华》观后感

老郑

<p class="ql-block">  期待已久的《芳华》终于上映了。急匆匆赶到影院,眼巴巴地看到终场还不肯离去。不是因为太过留恋,而是因为不甘心,也许期望太高,这与我的想象差距太大,与原作《芳华》差距太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冯大导演这个片子是仓促上马吗?是资金不够吗?是好演员难找吗?还是大导演根本没把这部小制作上心呢?同样是严歌苓的小说,张艺谋导演把《陆犯焉识》改编成《归来》,那叫一个高水准。冯小刚把《芳华》导成了这么一部碎片化的作品??逻辑呈现有点混乱,故事叙述缺乏点睛,人物表现缺点张力,时代感又有点勉强……还有编剧,作者本人做编剧,本应给影片加分,不想却是减分不少,不得不令人怀疑作家可能没有多少编剧的功力。总之,还是看小说更有感觉!(文后附上我之前写的《芳华》书评,欢迎查阅。)</p> <p class="ql-block">但我依然要推荐大家去看看。这可能是那一代人芳华的珍贵相册,可能是军人或军人家属或有军人情结的一代人的情感寄托。还是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芳华曾经眷顾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会拥有芳华,留不住的芳华里你唯一不能不想的就是,留些什么在芳华里。芳华不在,你那颗年轻的心变了吗?</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随意阅读,自由思想——《芳华》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人的阅读都不是自由的,思想都不是自由的,那还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呢?《芳华》这本书就是随意的选择,是因为严歌苓,是因为书名,是因为封面的设计。虽然读后没有原来期待的那种兴奋,严歌苓好作品印象深刻,如《陆犯焉识》,但依然是打开了一个对于自己绝对陌生的“”领域“”之窗,看到了光耀之下的凄楚,看到了人性扭曲背后的挣扎,更看到了绝望时代的芳华。</p><p class="ql-block"> 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骄傲与悲伤,回忆并述说曾经的时代,就会不可避免的“选择性记忆”,正如书中所说“记忆也要成长”。《芳华》作者无疑是选择了质问和抨击,无论是对“英雄”对“人性”对“高尚”对“善良” ,都有她的迟疑与笃定,信仰与迷茫。</p><p class="ql-block"> 那个造神的年代走远了,时代所造的英雄并未彻底走远,偶尔被拿出来敲打一下利用一下掩饰一下怀旧一下,但造出来的终究不会永恒。造出来的英雄不应该被指责唾沫,倒是造英雄的“时势”和左右时势的社会令人恐惧,能造英雄,必然能造鬼雄,或者是鬼怪祸害,人在这样的时代里还能抱有多少人性良知?天知道……</p><p class="ql-block"> 想起了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没有目录,没有章节,没有篇名,没有序言,没有后记。开头未必说明开始,结束不一定就是结尾。感觉是想到哪就写哪,写丁丁时来几页小曼,写刘峰时插一些淑雯,本来也是相互关联,但就是觉得随意,随意的书,随意的写,难道我们还不随“意”读吗?</p><p class="ql-block"> 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把这个故事浓缩成一幕戏剧一部电影会更好些,尤其是文工团排练的那些场景戏剧性很强,一定会很好看😄</p><p class="ql-block">(此文早于电影公映一年半前撰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