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7日,步入师大附中,古樟悠悠,金桂飘香。文化长廊,附中文化,精彩纷呈。不必说那灿若星辰的校友,不必说那赫然耸立的大石头上校友朱镕基总理的题字,也不必说那任邦柱体育馆蹦跳的活力,单说那之谟图书馆静静伫立的《朗读者》栏目的“朗读亭”就让我无限的向往。</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至21日三天的跟岗交流,让我收获良多,以下内容就是我的工作汇报。我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这几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10月18日晚,在师大附中颐华学校参观结束后,回到长沙已是十点,微信联系高二年级组长王建老师,非常热情的帮忙协调跟岗交流学习的各科备课组长。高二语文备课组长刘芳老师十二点回复我的消息。答应第二天见面并且解释她第二天要去开政协会议,所以安排了另外一位老师与我对接。</p> <p class="ql-block">尽管刘芳老师上完第一节课就要赶着去开会,还是厚着脸皮要求跟着去听一节课。这一堂课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二课时。经过预习,让学生梳理内容,理清思路。第一位学生展示出来将第一段单独分开,第二段第三段放在了一起。刘老师帮助学生品读,梳理,逐步让学生知道什么内容应该放在一起,什么内容应该分开。我感觉到了课堂上“慢下来”的艺术。语文课堂有时候是“牵着蜗牛去散步”,不可以生拉硬拽,否则对师生都是一种伤害。</p> <p class="ql-block">刘芳老师去开会,给我引荐了高二年级副组长竞赛班班主任刘婧老师。然后我跟着去高一听了一节课。高一与我们对接的是备课组长谢兰萍老师。温婉干练的样子,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气质却很好的融合在她身上。上课的内容是《归园田居》和《短歌行》的写作特色。对比两种风格的诗人在手法上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下课后跟谢兰萍老师交流,问及备课组活动的开展和进展,详细的介绍,耐心的解答,</p> <p class="ql-block">下午是“饕餮盛宴”,附中开放周的大胆尝试,跨学科融合课,语文,英语和政治课的融合课例《汉英语言对比视角下的文学修辞赏析:以孟晚舟归国长文<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为例》授课老师:陈超 肖思宇 李云虎,俊男美女,养眼之极。中英文对译,中国古诗里的意象的翻译,中外语言文化的碰撞,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如痴如醉。也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文化。</p><p class="ql-block">第二堂课是语文、生物跨学科融合课例展示</p><p class="ql-block">授课地点:黎氏科技楼5307教室</p><p class="ql-block">授课课题: 《植物恋上诗》</p><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黄靖雅 易任远</p><p class="ql-block">这个课题取得巧妙,内容上暗含了生物和语文的元素,音节上也韵律和谐,有读诗的感觉。从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樟树切入课题,从而发现樟树在古诗里并不多见,因为樟树一年四季的变化不大,植物属性是常绿乔木。生物老师顺势说起樟树的植物属性。</p><p class="ql-block">从植物属性发掘树的人格属性,学生们对此写下自己的咏樟树诗行。老师展示了一首现代诗,一首古体诗。</p><p class="ql-block">由校园里的四棵古树少了一棵,语文老师感慨“美好为什么会消失,能不能永远留下来”,生物老师发起活动。</p><p class="ql-block">这种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各科知识无缝对接,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还是让学生有享受到畅游知识海洋的感觉。但是,可能在现实中,操作性不是很强。学生需要思维频频切换,可能有些接受能力不够强,思维转换不够快的学生会很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跟岗交流,收获满满,走在他们的校园里,学生也会礼貌的打招呼。从老师到学生,都能感觉到一种“有容乃大”的胸怀。他们从容淡定,也习惯了被围观。</p> <p class="ql-block">10月20日,跟刘婧老师约了课,上午在9班代刘芳老师课,下午在自己的班级上课。上午第一节课的学生有些慵懒,有学生插科打诨,被刘老师训斥。最后一排有位学生睡着了。可见,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也有学生睡觉。</p><p class="ql-block">下午是竞赛班的语文课。这个班很特别,女生只有六个,都是男生。他们用大量的时间训练奥赛。都是些聪明绝顶的孩子。我问刘老师,这样的孩子您对于他们的语文学习有什么特别的措施吗?她很认真的回答:少布置作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但是,他们毕竟是最聪明的孩子,未来四五十个清北生的班级。课堂上,积极讨论,认真阐述自己的观点。思维的敏捷,思想的火花。今天的课堂讲的是《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将军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救了两个日本的小女孩并送回去的故事。从梳理情节,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次要的情节能不能删去,反复锤炼学生分析情节的作用。在课堂上,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课堂自然生成,没有刻意课堂目标却水到渠成。我都想刘老师的学生了…</p> <p class="ql-block">20日下午是校本课程·卓越系列课程推荐活动日,语文组刘倩老师的经典文学作品导读《“摇”曳,生姿—小说鉴赏之情节的“摇摆》,刚毕业一年的研究生,语言简洁,老练。没有一句废话。学生的交流点评随机生成,却“点点到肉”。一语中的。通过《清兵卫与葫芦》鉴赏情节的“摇摆”。这部经典的外国小说作品特别适合鉴赏“摇摆”。合适的题材选择,上课材料选择对于课堂有“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接连听了三堂课。前面一二节听了高二语文组肖莉老师的课。我第一次听连堂课,可是坐得心甘情愿。第一堂是《长征胜利万岁》的收尾工作。预习作业检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长征的艰难险阻或者收集一个长征发生的故事。教师抽查一组,其余的小组组长检查,然后向老师汇报。</p> <p class="ql-block">特别喜欢他们的语文作业本,有摘抄,有反思,有读书的思考,有读书的积累,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一两千字,洋洋洒洒。</p><p class="ql-block">反思:我们的读书笔记应该细化,还要给时间,具体的指导。内容要丰富。最重要的,要有时间的保证,才有质量的保证。</p><p class="ql-block">从他们那里拿了一本他们编的作业手册。题量不多,都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精心挑选的。刘婧老师送了我一本。还说以后的再给我邮寄过来。</p> <p class="ql-block">高一杨茜老师讲《登高》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群文阅读。李白和杜甫的个性讲的透彻。《登高》的意象,语言风格。</p><p class="ql-block">收获:看他们的家常课,娓娓道来,重点突出。却巧妙各自不同。足见每位老师都学识渊博,胸中有丘壑,课堂自有大格局。</p><p class="ql-block">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多读书。</p> <p class="ql-block">下午,青年名师课堂展示,又是放大招丢炸弹的一天。第一堂是高一语文组谢兰萍老师的“进取”与“超脱”—从《短歌行》《归园田居》看魏晋时期的生命价值观。谢兰萍老师从诗眼入手,直击课堂,从“忧”字读到曹操的“志士之慨”,从“归”字读到陶渊明的“隐士之情”。再从二者的情感,从现代中学生的角度看待曹操和陶渊明的选择。从课堂上,沉醉于老师的教学艺术,宛如汝城的归程之路,山路十八弯,有高山有流水。更惊艳学生的表达,风大时要有“逆”的风骨,风小时要有“顺”的自然,跨越时代,谈中国自古以来士大夫的两种人生选择,涵养生命境界,兰萍老师,永远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思接千载·神遇庄周</p><p class="ql-block">当你深埋题海苦苦挣扎时,还有人会提醒你: 抬起头,去追求生命的气象和人生的境界。这就是附中孩子的幸运,这就是附中的大师风范。</p><p class="ql-block">青年名师课堂展示李显亮老师的“重读《逍遥游》”。</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高三课堂,不是刷题,不是技巧,是读书。从诵读开始,美读,享受语言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与庄子的对话,澡雪精神。</p> <p class="ql-block">课堂生成,随时指点学生分享思考的小问题,或者语境没注意,或者是没有直接对话庄子,交际语境的把握,润物无声的影响。大师的课堂,宗师的指点,并不都是高大上,而是把生活交际与答题无形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p> <p class="ql-block">思考:</p><p class="ql-block">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他乡再好不如自己的家乡变好。靠山山倒,老祖宗说“靠天靠地靠自己”,师大附中的学生优秀,老师优秀。我们当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可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p><p class="ql-block">太史公面对孔子如此感慨,而我,面对师大附中亦体会到了此种心情。现在我回来了,写下我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一是语文老师还是要多读书,读书才能在广阔无垠的美丽的语文世界思接千载,才能带学生上天入地,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p><p class="ql-block">二是研究教育的规律。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更好的结合。语文若是只有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因为语文必须是生动的。但是语文太有趣味性了而忽略了知识性也是不成功的,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毕竟是升学。</p><p class="ql-block">三是集体备课是可以更明确的,他们集体备课,共享课件,主题框架大体相同,可是我听几天课下来,每个老师的风格每个老师的处理都各有侧重,可是,还是围绕主要问题解决了单元研习任务。</p><p class="ql-block">四是单元研习任务和单元前的导读必须明确关注,教学设计必须围绕单元研习任务展开。</p><p class="ql-block">五是作业手册可以精简,多一些针对性练习,可以相应的设计些个性作业。但是,必须是扎实围绕单元研习任务来设计。作业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时间有保证质量才有保证。所以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检查要形成闭环,才能让知识巩固得以落地,得以实践。</p><p class="ql-block">六是精诚合作,互相体谅。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年纪大的老师应该得到一定的照顾,因为他们曾经为教育透支自己的身体,如今经验丰富,可以多指导年轻人。</p><p class="ql-block">年轻的老师不要怕辛苦,多干点事情,积累经验,从年纪大的老师那里虚心请教,是提升的捷径。我们是一个团队,斤斤计较搞不成事业。</p><p class="ql-block">就是格局要大一点,胸怀宽广一点。这是从他们的分工合作我思考到的。</p><p class="ql-block">七是要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必须自己多做题。但实际上,自己多做题,不如自己多出题。师大附中的老师必须原创出题,课间休息时间,没有学生问题目时,年轻老师就会围着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这个单元的题目我们怎么出题。星期三他们就讨论《春江花月夜》怎么命题,老老师指点说可以模仿高考真题,与课外相关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这就体现了新高考的思维,与教材,与新课标都密切结合。</p><p class="ql-block">总之,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条件不一样,我们的做法就不能照搬照抄。</p><p class="ql-block">“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p><p class="ql-block">这句话被师大附中刻在了大石头上,所以他们有一栋楼叫“惟一楼”。他们在认真的做教育,他们有这样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老师,二者相互促进也相互成就,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学校,学生资质差一点,教师相对封闭一点,可是我们也一直在兢兢业业,刻苦努力。</p><p class="ql-block">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努力靠近。人心与道心和合,</p><p class="ql-block">执中而行,就是遵循中庸之道,适合自己才好!</p> <p class="ql-block">撰稿:廖丽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