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好书推荐人</p><p class="ql-block">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吕欣</p> 本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叶显得渺小。——德国《柏林日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内容简介</div><div>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br>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div> 推荐理由<div>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服力的了,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不得不来,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div><div> 富贵的一生命运坎坷,当过败家的二世祖,做过战场的唱戏郎,气死了爹,病死了娘,最后妻子儿女女婿外孙全没了,有些是天灾,有些是人祸,有些是命中注定。</div><div>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书名啊,不是生活不是苟且,只是活着,余华也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绝非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其他事物而活着。富贵送走了全家老小,在妻儿的墓旁为自己留了方寸之地,在枕头下为收尸人准备了酬金,淡然的与一头老牛相伴,孤独的活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活着更加美好,也没有任何事情,比活着更加艰难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记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后感</h3><div>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br></div><div> </div>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br> 家人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富贵被一次次的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理。<br>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延读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