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周 年 偶 感

缘起性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年年相约人渐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仿佛越过越快,身体却越来越衰。年年相约的聚会,今年人更是渐渐稀少。</p><p class="ql-block"> 五十七年来,从下乡那天起,缘份让我们之间有了一份守候。不言不语,总是淡淡相依;不倾不诉,总是不离不弃。</p><p class="ql-block"> 八年前,我们又有新的约定,在每年十月下旬,必须相约相聚一起。每次相聚如初见,不说再见! </p><p class="ql-block"> 虽然年年相约,还是有些许遗憾。因为有的知青,疏离了情感,不再前来参加聚会。我常担心,如果这次没有碰面,很可能今世再也不能相见。或许那些芝山印象,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淡忘。殊不知,他忘记了我们,而我们却时时把他提起。那时的我们,一夜间突然从城市来到了芝山。农村的一切看起来都觉得新异,甚至还有点害怕。我们常常像蜗牛似的蜷伏在宿舍里,连头都不敢伸出壳外。一直要过了很久,才敢小心翼翼地走进农民的家里。想到这些,盼望相聚的心愿,就更会时不时地泛上心头,每每都无法了却 。 </p><p class="ql-block"> 虽然年年相约,也会有些许遗憾。偶尔谈起往事,恩怨情仇,一些小事还在心中梗介,至今无法释怀。这时我总想说一声,忘了吧,朋友!老了,一念放下,让余生自在。我们都是凡人,即使毛蒋这样的伟人,争斗了几十年,晚年时还彼此牵挂。蒋走,毛并未开心。 </p><p class="ql-block"> 虽然年年相约,更有一些遗憾出现眼前。人生路上,曾经一起的知青,或因人在他乡,或因疾病,今天无法来参加聚会,有的更如秋后落叶悄悄地飘零谢世,至少今年又走了二位。阴阳相隔,缘散缘尽,是历史的必然。已经历过太多悲欢离合的我们,也只能淡定地挥挥手,说声再见,走就走吧。即使几年后我也离开了尘世,相信也是如此而已而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聚会·《缘网》·纪念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4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那一年的10月26日是我们一起去芝山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2014年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那一年是下乡50周年。</p><p class="ql-block"> 2014年有三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聚会,建群,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也就在那一年开始,我们总会在每年的10月26号前后,相约一个地方,纪念这场“因缘而聚,因情而暖”的下乡缘。我们先在城市广场边上的醉越楼,后来又去了绍兴大酒店,今年来到了府山大食堂。算起来应该是第8次聚会。</p><p class="ql-block"> 一年年的聚会,一场场的饭局。喝的不是酒,吃的不是饭,而是在找回失落的青春或是曾经懵懂的情感。聚会时凑到一起,重温乡下时的氛围,那不是单纯对当年的思念,也不是对农村的留恋,而是对自己青春的一种缅怀情愫。</p><p class="ql-block"> 每次大家相聚,回忆往事和过去,让自己可以暂时忘却眼下日渐衰老的身躯和疲惫烦忧的生活,回归当年的青春年少,那是多么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每次聚会,是一个句号,也是新的开始。不要问我们身体怎样,也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只要坚信,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一定重逢。希望在,人就会像乡下时一样的“年轻”。</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演绎了我们的七彩人生,沧桑如梦,霎间铸就了生命的永恒。从前的从前,身影的身影,仿佛的仿佛,依稀的依稀,忆昔的忆昔…每年聚会,白发掩不住真情,褶皱挡不住笑意。为岁月如水而悲,为沧桑巨变而哭,但更要为不变的真情而笑。</p> <p class="ql-block"> 也就在那一年开始,我们建起了QQ《缘》网。至今她仍安安静静地存在着,虽有点不愠不火,但我喜欢。我总觉得,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朋友圈是本世纪头一个十年中最伟大的社交发明。我们的《缘》网,不大,但很温䁔;单纯,而又纯洁。无论网上网下,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上网不用字斟句酌,可以随意挥发,乱七八糟也无所谓。有时甚至有点胆大妄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网下我们又时时相聚,延续网上的情缘。</p> <p class="ql-block"> 也就在那一年,我们还制作了50周年纪念册。除了我们能联系到的芝山知青人手一册外,我们还给绍兴档案馆送去了几本,让我们芝山的经历也在家乡的历史上留下浅浅一点。那时我们雄心勃勃地设想着,到60周年、70周年,再做第二本、第三本。然而岁月不饶人,现在我已经相信那本纪念册将永远成会孤本。</p> <p class="ql-block"> 三、年轮中的数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易经》是我国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的哲学著作。它有三个内涵:理、象、数。意思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理,也必定有它的象,同时每一个现象,又一定有它的数。历代来,有些先人还专门用“数”去解释《易经》和人生。 </p><p class="ql-block"> 例如,多年来盛传的8341部队番号,据说暗示了83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寿命,41则是他老人家执政的时间(从1935年遵义会议始到1976年去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经问过周总理这个问题, 总理是这么解释的,主席参加革命后分到的第一支枪的枪号是8341。当然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姑妄言之,姑妄听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时候想想,似乎又有点道理。你看,今年是下乡57周年,自己在人世间虚度了75年。岁月轻轻地把这两个数字颠倒了一下,我的大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我的人生许多重大的节点还真和5、7这两个数字有关。</p><p class="ql-block"> 我是5岁(虚岁)上学的,因为算命先生告诉父母,我命中单岁上学对人生有利。于是一个啥也不懂的5岁男小孩,天天穿着长衫,被母亲领着去私塾读书。放学回家时,常常因满脸被墨汁涂成了大花脸而引起母亲的大笑(那时读书只用毛笔,还没有钢笔和铅笔),然后就忙着给我洗脸。至于自己是如何度过这读书的日子,现在已无半点印象了。</p><p class="ql-block"> 命中注定我只能读12年书(5+7=12),所以高中毕业体检时,被第二医院体检医生误诊为三级心脏杂音,虽然在校医的陪同下,马上去第一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并且诊断结果为正常。但命运使然,仍被否决,理由是做心电图检查是一名实习医生。就这样我被挡在高考的大门之外。当同学们紧张地备考,高兴地交流着大学录取信息时,我孤独地躲在家里不知以后的岁月会怎样?</p><p class="ql-block"> 当然命运早就安排好我必须去农村生活7年,因为那里有一段500年前未了的姻缘。所以,虽然体检时身体条件连上大学的资格也被限制,但居委会领导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派人上门动员我上山下乡。并且不厌其烦地宣传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街道派出所指导员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组织上会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安排适当的体力劳动。当然后来事实告诉我,领导的话,千万不能当真,他们的承诺永远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当他闭上嘴时,就已把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在农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苦苦挣扎。</p><p class="ql-block"> 直到7年后,命运又让我回到了城市,接着就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35年(5×7=35)间,在不同的企业单位,转转反复,苦度岁月,终于来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站——退休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退休那年算起,至今又过去了15年(5×3=15)。诚如苏轼在《满庭芳·归去来兮》所说,“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按照5、7这两个数推算,我很可能会在下面三个年岁中离开这个世界。第一个是80岁、第二个是82岁、第三个是87岁。</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年岁,对我来说可能有点奢望了。如果是第二个年纪,现在的我,今后的日子已余日不多,岁月将不再方长。每一天都不敢说,自己肯定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那么我又将怎样度过在这最后屈指可数的日子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余生怎样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网上,谈老年人生活的心灵鸡汤真是多如牛毛,但人人条件千差万别,极大多数文章都是中看不中用。我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愿景,如能做到以下三点,该是不错了。</p> <p class="ql-block">  1、为自己再活几年。</p><p class="ql-block"> 说真的,人活在世上,真是很苦很苦。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那些虚假的荣耀,一辈子从小到老,哪天不是活得很累很累?哪一刻不是小心翼翼,心疲力尽!</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四岁多就泯灭了童心,中规中矩地坐在私塾的课堂上。那时的我哪会懂得读书是为自己今后生存的需要,只因父命难违而去上学。成年后,在社会上生活,更是在外活给别人看,在内为家为儿又为女。时时隐藏起真实的“自己”,用一付无奈的“假我”与人生抗争。</p><p class="ql-block"> 至今还记得杨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期盼得到外界的认同,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到今天,我也明白了世事皆因我而生,他人皆因我而来。无需悦人,只需悦己。</p><p class="ql-block"> 人说:“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智慧。”所以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用智慧让余生为自己活一下吧。从过去的悦人,活成今后的悦己。活出自我,享受一下懂自己心,做自己事的晚年生活。努力做到自爱自修,悦人先悦己。唯有如此,也不枉来尘世一番。</p> <p class="ql-block"> 2、时刻关注自己身体。 </p><p class="ql-block"> 余生关注身体,不是为了长寿,而是为了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减少痛苦,平静地告别。“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我们这把年纪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了。“病可治,而命无法医”。所以要明白看病只是为了活着时减少痛苦,而不是能够延命长寿。我讨厌没有质量的长寿,更不喜欢插满管子在病床上苟延残喘。有时我真有点羡慕那些猝死的人,他们在瞬间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长时间在痛苦中煎熬,至于死后的悲伤那是别人的事了。 </p><p class="ql-block"> 这里摘二节《黄帝内经》中对生活与疾病的辨证看法,不仿行之。 </p><p class="ql-block"> 上古知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p><p class="ql-block">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p> <p class="ql-block"> 3、活得快乐点。 </p><p class="ql-block"> 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无关。 余生一定要快乐,快乐在心态。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快乐何愁不来。</p><p class="ql-block"> 想快乐,就要糊塗一点。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因为清醒看世界太真切,容易较真。生活中烦恼遍地,只有多点糊涂才会少点烦事。</p><p class="ql-block"> 想快乐,就要知足一点。听听佛对“知足”的解释,佛说:“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是名知足。”人生如梦,唯知足是第一要务。尤其是老人。 </p><p class="ql-block"> 想快乐,就多吃点亏,最好能学会主动吃亏。老祖宗留下一句流传甚久古训:“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学会吃亏是福,是因为从七十余年的岁月中,从数不尽的为人处事中已懂得,吃亏而不去斤斤计较,获得的是自己内心的安宁。而内心的平和与安宁,那才是真正的福气。 快乐是生活最高的境界,吃亏则是智慧人生的哲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元代著名戏曲家马致远的一首 《夜行船·秋思》作为本文结束。《夜行船·秋思》共七节,这里只引用了第一节。</p><p class="ql-block">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人生百年就像一场梦幻,(梦蝶出是《庄子梦蝶》)回首往日,事事都值得长叹。今天春刚来临,明日花已凋残,还不如夜深灭了灯烛,急急地罚酒寻欢。。</p><p class="ql-block"> 如果明白了人生不过如此,吾辈更应在平日多聚会、多出游,才对得起今世这段缘,这份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