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 千年盐都 --------宁厂古镇印记

珊子

图片: 珊子(手机版) 小勤 往重庆巫溪以北的大宁河深处,紧靠陕西的深山峡谷中,有一条静静流淌的支流河-----后溪河(当地人也习惯称它宁河)。这里奇峰耸立,山峦叠翠,溪水奔流。它是远古传说中的“巫咸国”所在地。 千年盐都宁厂古镇就坐落在后溪河畔的深山峡谷中,高山横亘,峡谷透穿,依山傍水,幽静、深远而古朴。 听着奔腾溪河涛声,缓缓走过古老的悬索吊桥,时光便穿越到古老的岁月…… 宁厂古镇两面山壁陡峭,天空狭窄,古镇贴山而建,后溪河水从古镇前缓缓流过。 宁静残破的遗落古镇,断壁残垣,凋零破败,满目沧桑…… 沧桑古朴的院落串起一条蜿蜒起伏的青石河畔长街,柔绳般拖了七里多长,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七里半边街”。 古镇长街,风土韵味悠长…… 凤烛残年的古镇空寂安静,静得出奇,静得让人有一丝恐惧…… 厅堂茅草丛生,墙上长满青苔,石头垒砌的老屋倔强的伫立着向路人述说那古老的故事…… 阳光赶不走的幽暗,一切显得那么神秘莫测…… 残垣断壁,满目凄迷………… 古老的吊脚楼,一半扎进山崖一半踩在水里,错落有致,清明素雅。 走在长街放眼望去,整个古镇残角断垣、杂草丛生、支离破碎……唯有脚下长长的青石板街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繁华的场镇和喧闹的驿站。 这是一个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远古时期这里是“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的乐园。即:不事纺织却有衣穿,不种庄稼却有粮吃(来源百度)。这全得益于一眼盐泉。 在古镇对面的公路旁,一泓清泉从山涧里挂瀑而出,这就是整整流了几千年的宁厂白鹿盐泉。 盐泉水注入龙池,经龙池流到转卤渠,再由转卤渠通过很多藤索管道输送到熬盐的锅里,经过蒸煮、过滤、积淀而形成盐。据史料记载,“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 业兴“,宁厂成为巫咸国的本土和首会所在地,成为我国早期重要的盐产地。由此设置州、县衙府,专设官管理盐业。至清乾隆时期,仍有盐灶几百座,煎锅上千口,号称“万号盐烟”。鼎盛时期,宁厂盐行销川、陕、湘、鄂、黔等地,并作为贡品盐运往皇宫,盛及一时。(来源百度) 从盐泉流入宁厂就开始发展兴旺,直到改革开放的90年代前,宁厂一直在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家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一直亏损的宁厂终于停产、倒闭、解散了。几千年来,因盐泉而兴起繁荣的古镇,迅疾在短短的几年里衰落、颓废。 曾经热火朝天的盐厂如今破烂不堪。 当年熬治盐硝水的锅台已是绣痕斑斑…… 制盐厂房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当年古镇那种灯如海、人如潮的繁华热闹市景,如今已难觅踪影。而今,这里除了苍苔杂草是鲜活的,老街、古宅、木楼、门锁都在风化锈蚀,破落…… 文革时期的标语历历在目 唯有这些被人抛弃的植物,不畏严寒酷暑,依然昂首挺胸地站立在断垣残壁之间,顽强张扬着勃勃生机! 古街里还住着十几位老人,他们钟情于这里的山水,留恋这一座座斑驳离杂的土屋木楼。遇到游人,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宁厂的今生前世…… 路过这座木板屋,惊讶里面还住有一位老伯。老伯热心招呼我们进屋。打量着用都市人生活标准无法评价的简陋生活,看看这倾斜的老屋,不由担心的问“房子会垮吗?……”老人自信的回答“不会垮,破了再修!”…… 站在有些潮湿,光线微约暗淡的屋子里,听老人讲述那些过往繁华,老人的那份淡定,那份从容,那份气定神闲的生活,着实让人敬佩和羡慕。 ……老人以他劈柴的举动告诉我们,他仍还有一个不老的身板。 婆婆不愿搬出宁厂,她要守着这间老屋,守着她的柴火,守着曾经养育她的这片山水…… 跟着宁厂人的足迹,沿着古街,走过兴旺,走过繁华;走过衰落,走过沧桑,远处的山峦挡住了我的视线…… 千年古盐都,随着岁月流逝走完了曾经辉煌的那段历程。历史给了它一段韶华青春,时间却还给它如今的凋零破败。 宁河肃静、青山不语…… 唯有那千年盐泉依然涓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