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启思,以研促教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搭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成长平台,围绕“减负增效”的“双减”政策精神,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10月20日平利县城关第四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第一次研讨课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三、四年级教师以同课异构和评课议课的形式开展。</p> <p class="ql-block"> 《角的分类》这节课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更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让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1.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二年级时,学生都已有锐角,直角,钝角的知识基础。虽然不能直接用度数来表示他们的关系,但都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老师们引导学生回忆此知识,为后面用度数来描述三种角的大小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与“做”中学习数学,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经历“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才能积淀数学活动经验。例如:邹明老师通过在量角器上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得出平角就是180度;周惠老师让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直角和平角,再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平角与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王永学老师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具来旋转角,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角的另一种定义的理解,在旋转的过程中,还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几种不同角的大小关系。</p> <p class="ql-block"> 3.注重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平角周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空间跟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所以见的自然较多,把数学知识放于生活,不仅让学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例如王永学老师在让学生认识了平角、周角后,问学生: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角、周角吗?让学生从抽象的角回到生活中的实物,再从实物抽象出数学上的角,加深了学生对平角和周角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倍、分数、百分数、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倍”是后续这些概念学习的基础。听完两位老师上的这节课,有以下感受:</p> <p class="ql-block">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课一开始,李锦红老师用谜语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邓老师则以拍手活动导入,虽然两位老师都有这个环节,但我认为所起到的效果不同,邓帮国老师则是让学生在拍手中感受“倍”;而李锦红老师则是用拍手游戏来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相同的游戏,不同的目的,更是趣味性与实用性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两位老师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李锦红老师从最初的实物图过渡到条状图,再由动画演示条状图变成线段图,以这样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而邓帮国老师则是从实物图,过渡到小圆片,再让学生用小棒自己摆图。让学生从摆图到看圆片图,再到摆小棒,在说倍数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3.练习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如李老师的课堂中的练习题:长木棒是短木棒的几倍?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知,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了思考的方法。可以一段一段去比,这是估计的好办法,不仅要让学生会估计,更要让学生明白掌握方法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邓老师课堂中的练习题:移动小棒,使他们变成倍数关系。灵活性很强,让学生在不停移动小棒的过程中,对“倍”有了更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彼此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给予了赞扬与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研讨交流中,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双减”不减教研,“提升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我们一直在努力攀登!</p>